
近日,养乐多被爆出将在十一月底关闭在华首家生产基地。
这消息一出,引起了外界对养乐多品牌现状的热议。
有人说:爷的青春结束了。
也有人分析:这是日企败退的又一个信号。
其实这不是养乐多第一次宣布关闭基地了,去年底其上海生产基地也宣布正式停止运营。
商业领域的硝烟无声,却一样残酷。
从曾经风光无限的顶流品牌到现在尽显败退之势,背后究竟原因如何?
![]()
1955年,代田稔在日本创建YAKULT集团,养乐多是旗下的品牌。
2002年,企业在广州设厂生产,初期以“益力多”名称推广产品。
次年是个重点节点,企业为加强在中国的布局,正式以“养乐多”为名在沪运营发展。
那段时间,养乐多可谓风光一时,因为声称产品含有乳酸菌,能促进肠胃蠕动,畅通身体,一时间成为业内顶流。
据数据,在国内市场上,产品甚至创造过一天时间平均卖出760.9万瓶的超高记录。
![]()
不过近年来,养乐多的发展之路曲折多舛。
2021年,养乐多全年销售额跌幅将接近60亿元,经营利润大幅下降。
连续几年,养乐多的销售额不断下降,行业份额也在锐减。
下降到什么程度呢?
![]()
打个比喻来说,你家楼下的小卖部,往昔一日就能售出两箱可乐,现在却连一箱都卖不出去了。
大量的人力物力成本每天在消耗着,结果自家的货却卖不出去了。
闭厂是壮士断腕,也是无可奈何。
目前,养乐多生产基地共6家,全国拥有约6000名员工。
并且结合官方最新发布的停厂通知,11月30日后生产基地将沦为5家。
大众普遍认为:养乐多品牌的市场影响力明显进入了衰退周期。
![]()
养乐多的销量下跌,最重要的原因之一便是本身产品的明显缺陷-高糖。
网友更是直接锐评:“这就是纯纯一杯糖水”。
现在这个“健康焦虑”的时代,年轻人正处于一边熬夜刷剧、一边喝着无糖气泡水的另类养生阶段。
养乐多成分排最前的是水和白砂糖,100毫升的液体中碳水化合物(糖)含量占比高达15%。
![]()
而同类型的蒙牛“优益C”每100毫升仅有5克的碳水化合物(糖)含量。
消费者的滤镜碎了,曾经被视为健康之选,原来却是高糖刺客。
消费者发现养乐多在背刺自己后,理所当然也选择放弃养乐多。
上海目前正在试点的饮料“营养分级”中,他甚至被归类为最糟糕的等级。
养乐多也陷入“成功者的诅咒”,因为它太成功了,也太经典了。
![]()
企业认为自家产品就是顾客的万中挑一,即使不断尝试产品升级创新,但是基本没有跳出典型产品的窠臼。
市场上审美在进步,产品也层出不穷,堪称“万花筒”,强烈的竞争下企业还是选择了“躺平”。
消费者喜欢新鲜感,看不到一些新东西,也不免对此审美疲劳。
此外,企业还被爆出过虚假宣传的事件。
疫情期间,养乐多居然宣称此款饮料可以防治新冠病毒,因此被相关部门罚款45万元,相关话题当时也直接冲上热搜。
![]()
高糖、产品单一、宣传夸张等,诸多因素叠加下,人们开始远离这款产品。
![]()
近年来,蛋糕越做越大的同时,吃蛋糕的人却开始变了。
曾经由外资品牌为主的行业结构,逐渐受到国内本土企业的震荡影响。
国内本土品牌凭借地缘和价格优势,不断冲击养乐多,导致其市场份额和销售量双双下滑。
国内传统乳业品牌的“优益C”“畅意”“每益添”等,饮品市场多家企业异军突起。
更关键的是,出自乳品企业的“优益C”和“每益添”自带健康标签,而养乐多的配料却把乳酸菌写在倒数最后一个成分。
对于健康认知越来越高的现代消费者,看到这一页配料表后,果断撒手跑得远远的。
其次,高糖、不健康的养乐多价格却不便宜。
![]()
如同样买100ml的乳酸菌饮料,20瓶优益C只需花费30元,而20瓶养乐多则需要支付52-60元,价格相差接近50%。
有顾客吐槽:“一小瓶价格贵到离谱,按蛋白质和益生菌含量,打折都嫌贵。再加上高糖,没啥意义的产品。”
在日趋理性的消费背景下,许多用户理所当然不想当冤大头,选择转向购买国内本土产品。
而对于企业而言,却错把时代红利当作产品优势,以为消费者钟爱的就是他的产品,只能错过一波波发展时机。
养乐多的关厂浪潮,不仅是自身的市场退步,更传递出一个强烈的行业信号。
现在的消费者已经不是盲目从众的那批人,他们开始审视配料表,开始追求低糖低脂的健康选择,对自己的身体更加负责。
你要抓住他们的心,就更要站在他们的角度去生产产品。
唯有真诚才是打动消费者的必杀技。
参考材料
1.《行业观察销量腰斩、工厂关停!日本“顶流”饮料卖不动了?》
2.《中华网财经:日销量大幅下滑,养乐多北京、上海、广州业务被陆续重组》
3.《三联生活周刊》曾经风靡全国的“顶流”饮品,为什么没人买了?
作者:巫丸
编辑: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