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小米汽车旗下SU7 Pro与SU7 Max两款电动车型的交付周期出现显著优化。根据最新数据,消费者订购上述车型的等待时间已从原先约30周缩短至6-9周,效率提升约70%。这一变化或与工厂产能提升及订单结构优化密切相关。
![]()
本次交付效率提升主要集中于中高端车型。SU7 Pro与SU7 Max作为小米汽车的主力车型,交付周期缩短意味着现阶段下单的消费者有望在年底前完成提车,相较于2026年交付的车辆,可能享受更优的购置税优惠政策。
![]()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车型的交付周期呈现明显分化。入门级SU7标准版仍维持29-32周的交付周期,而基于标准版打造的性能车型SU7 Ultra自2025年9月起持续保持6-9周的稳定交付节奏。另一款热门车型小米YU7的交付周期仍长达32-38周,反映出市场对不同车型的需求差异。
这一交付效率的提升与小米汽车的产能布局规划相契合。根据2025年11月8日新浪财经报道,小米汽车正加速推进生产基地建设。北京二期、三期工厂及武汉工厂的陆续投产,将推动其2026年产能突破百万大关,目标达成年产120万辆的规模。
现有生产数据印证了这一发展态势。2025年初数据显示,小米汽车工厂利用率已接近200%,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其中北京一期工厂设计年产能为15万辆,通过双班制生产模式实现实际产量大幅提升。同样具备15万辆年产能的北京二期工厂若保持相同利用率,两地合计年产量可达60万辆。
更宏大的产能扩张计划已在实施阶段。北京二期Plus工厂(即三期总装车间)预计将于2026年春节后投产,而武汉一期工厂计划于2026年5月启动生产,至同年10月实现月产3.5万辆的目标。若产能爬坡进展顺利,配合潜在并购计划,小米汽车年度总产能有望达到120万辆。
分析人士指出,交付周期的优化与产能提升形成良性循环,既缓解了市场供需矛盾,也为企业持续扩大市场份额奠定基础。随着新工厂陆续投产,小米汽车的产品交付能力或将迎来新一轮飞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