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会议现场)
11月7日,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助力数字强省建设,省律协在“东数西算”国家枢纽节点韶关举办高水平法律服务助力数据要素市场高质量发展学术会议。会议邀请有关政府部门领导、企业代表与律师分别围绕“数据驱动算力创新”、“合规护航释放数据要素价值”两大主题进行圆桌访谈。
![]()
(圆桌访谈一:数据驱动算力创新)
圆桌访谈一以“数据驱动算力创新”为主题,聚焦政策协同、企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和数据确权等关键议题展开。
关于政府如何通过政策或项目引导算力产业发展,韶关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谢金保表示,韶关数据中心集群积极承接广州、深圳等地实时性算力需求,构建辐射华南乃至全国的实时性算力中心。通过3年多的规划建设,集群已初具规模。韶关高度重视算力合规和数据合法安全工作,通过积极构建“制度+技术+实践”相结合的安全合规体系,推动算力建设应用和数据资源的开发利用。他认为,政府、企业与法律界需要共同坚守“安全为基、协同赋能”的原则,在保障数据安全与隐私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促进数据要素的高效流通与价值释放。
算力服务的供给侧承担着算力资源统筹调度、高效供给的任务,面临着不少难题。中国电子数据产业集团数据合规专家周江华表示,要实现算力资源像水电一样“即插即用、弹性调度”,当前最大的非技术性障碍是标准不统一,直接导致算力资源难以实现跨主体、跨架构、跨地域的互联互通,进而影响调度效率和资源利用率。他认为,要推动算力资源高效供给需要从三个方面切入,一是加快制定全国统一的算力并网、调度、计费等技术标准;二是优化结算与交易机制,逐步探索、建立统一的算力计费规则,支持按需付费、动态定价等灵活模式;三是加强政策协同与试点,地方政府可结合产业需求,打造算力调度示范场景,通过实践验证标准可行性,同时推动跨区域合作。
智能科技企业的创新发展离不开数据与算力的强力支撑,离不开数据流通的合规保障,深圳市优必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数据合规总监肖少平表示,具身智能数据有着高动态性、高壁垒性、高稀缺性的“三高”特点,需要特别注意合规问题。一是具身智能的数据层面,由于具身智能与物理世界强相关,在数据的采集和标注层面面临的挑战比较大,需要建立合适的采集、标注、训练机制;二是算法模型层面,模型经过微调/蒸馏之后的安全护栏可能发生变化;三是应用层面,基于开源生态和二次开发的特点,要重点关注AI供应链安全和知识产权合规;四是产品层面,在伦理与安全防护机制上,除了一般性的内容安全以外,也要关注机器人与人类和与其他智能体互动过程中的物理、人身、财产、人类道德规范、组织约束规则。
当前,在算力的所有权界定、交易合同纠纷以及安全责任划分等方面,有着亟待厘清的法律“模糊地带”,广东省律师协会合规与风控法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蒋泽用表示,一是要健全数据产权法律制度,在《数据二十条》的基础上,在立法层面推动数据产权立法,保证数据“供得出、流得动、用得好”;二是要加大对数据权利的行政和司法保护力度,行政执法部门、法院、律师界应有意识地培养一批具备技术与法律复合背景的人才;三是要积极参与国际数据规则制定,推动国内数据规则与国际接轨,为企业参与国际数据流通创造便利条件。建立国际数据规则适应性评估机制,及时调整国内法律法规,保持国际竞争力。
![]()
(圆桌访谈二:合规护航释放数据要素价值)
圆桌访谈二以“合规护航释放数据要素价值”为主题,聚焦合规与业务的平衡、合规在数据资产化中的难点突破、有效合规体系构建、律师合规方案的落地等关键议题展开。
作为跨境数据业务的实践者,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两新”组织党委副书记、澳门/横琴跨境说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罗兴表示,数据合规是企业进入全球市场的“入场券”和“安全锁”,避免风险、保障业务连续性是实践中最基础、最原始的动力。为了应对未来的数据治理挑战,企业需要将合规思维从传统的“成本中心”和“防御底线”,彻底革新为“增长引擎”和“信任资产”,并以此为核心,构建面向全球市场的核心竞争力;需要拥有跨部门协作思维,通过打破数据、业务、技术等部门壁垒,形成数据治理的合力。
在企业内部推进数据合规,离不开专业法律服务保障,广东韶关数据产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文涛表示,除了基本的法律服务,企业更看重律师能否能真正理解业务逻辑和技术实现路径。一是律师业务理解与场景化能力,不仅要熟悉相关法律条文,更要深入业务场景,理解数据从何而来、如何流动、用于何处,将抽象法律规则转化为具体业务的能力,避免“纸面合规”;二是律师不必亲自写代码,但最好能“看懂系统日志”,理解“联邦学习”、“隐私计算”等前沿技术的基本原理和风险边界,能与数据技术团队进行有效沟通;三是具备商业思维与前瞻性视野,在合规框架内为业务寻找更多创新空间。
如何从传统法律顾问,转型为与企业同频的商业伙伴,让合规建议接地气、能落地,对律师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广东省法学会律师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广东数据资产登记合规委员会评审专家程珂昵认为,做好数据合规工作要做到动态配合、努力贴近企业业务决策。一是合规要有前瞻性,识别新业务、新产品、新市场模式下的数据风险(经验);二是法务与技术、业务部门要使用同一套“话语体系”,适应场景和业务特点要有定制化语言;三是要对企业进行“望闻问切”,实时调整处方配比;四是积极对法律法规及其适用性进行研究,了解企业业务特点进行适配化的设计。
广东省律师协会合规与风控法律专业委员会委员林旭君认为,律师不再是坐在办公室里等待咨询的专家,而是一个要懂商业思维的法律人,要用商业的思维理解目标,用法律的武器实现路径;一个风险的架构师,不仅要看到风险点,更能设计承载和疏导风险的系统;一个组织的翻译官,要在业务的语言和法律的语言之间无缝切换,促进团队协同。最终,一个“接地气”的解决方案,就是一个让业务团队觉得“好用”“能解决问题”的方案。它不凸显法律的深奥,而彰显商业的智慧。
圆桌访谈由省律协合规与风控法律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陈晓薇主持。
供稿 | 发展部
编辑、排版 | 李霞
校对 | 宣传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