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那天,联合国安理会原本是讨论“气候与安全”的会议,结果还没开几句,场面就火药味十足。
美国代表突然开始发难,直接把矛头对准中国,说什么“中国排放太多、污染地球、靠不正当手段搞经济优势”。
接着又开始自夸,说美国环保政策是“世界典范”,意思很明白——中国该多掏钱,美国才是环保好学生。
这话一出,全场都尴尬,毕竟,一个两次退出《巴黎协定》的国家,现在跑出来教别人环保,这画面太讽刺。
![]()
1、耿爽三次发言,全程高能
美国甩锅甩得溜,估计以为中国会忍气吞声,没想到,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直接三次起身发言,步步加码,把美方怼得没话说。
第一次发言,他还挺克制,语气平和地提醒,美方别忘了事实——中国人口多、经济体量大,排放总量高很正常,但人均排放可远低于发达国家。
中国在节能减排、清洁能源上干的是真事,不是喊口号,反倒是美国,历史排放全球第一,这账不能装聋作哑。
说完这段,耿爽给了美方台阶,可美国非但不领情,还继续甩锅,于是第二次发言,耿爽话锋一转,语气更冲。
![]()
“既然有人委婉,那我也委婉说说某个常任理事国。” 全场都听得明白——说的就是美国。
他点出美国两次退出《巴黎协定》,减排态度消极,行动靠喊口号凑数。
到这儿,气氛已经绷紧,但美方还不收手,第三次又点名中国,耿爽彻底不客气了。
“既然你不含蓄,那我也不含蓄了。” 他直接亮牌:中国排放多没错,但中国是最积极减排的国家之一。
反观美国,曾说气候变化是“人类最大的骗局”,这样的国家,还谈什么责任?
这一连串发言下来,气势稳、逻辑清、打点精准,美方彻底没词。
![]()
2、美国焦虑了,才爱甩锅
这事儿看着像气候之争,其实背后是大国博弈,说白了,美国焦虑了。
它总觉得减排会拖垮产业,让工人失业,影响经济竞争力,所以气候政策一会儿签、一会儿退。
上一届签了《巴黎协定》,下一届就跑,嘴上喊环保,背地里加大油气产量,这逻辑简直是左脚踩刹车,右脚踩油门。
![]()
更关键的是,中国这些年在新能源、光伏、电动车领域飞速发展,美国一看,心态失衡。
新能源车、风电、储能……这些新产业全被中国卷成了全球第一,美国想追,却追不上,就开始找理由——“你污染多、你破坏环境”,一句话,全甩给中国。
其实它心里门儿清,自己才是“老牌污染户”。
![]()
3、环保是假,控制是真
美国在气候问题上最擅长搞小动作,表面谈环保,实际上打的是权力牌。
它要的不是解决气候问题,而是定规则、控资源。
谁能掌控“碳标准”“绿色关税”,谁就能在全球产业链上拿话语权。
所以美国爱拉“小圈子”,什么“气候联盟”“清洁伙伴计划”,听着高大上,其实全是让别人照它的节奏跳舞。
别人减排,它扩产;别人出钱,它拿话筒,这种“双标环保”,说白了,就是霸权的另一种外衣,看着像环保,其实是经济遏制。
![]()
4、耿爽那句“不含蓄”,说出了全世界的心声
这场交锋,其实就像生活里的戏码,有的人看你过得好,就非得挑刺儿,“你吃太多”“你呼吸太猛”,其实就是不服气。
美国现在的姿态,说白了就是那种不想让别人超过自己的“老大哥”,一边扩油气,一边讲环保,一边怪别人不努力,这逻辑,连地球都看不下去。
![]()
而耿爽那句——“既然你不含蓄,那我也不含蓄”,太提气了,不只是怼美国,更是替那些被霸权压着的国家出了一口气。
气候问题要真解决,靠的不是谁话多,而是谁真干实事,世界早就变了,霸权那套不灵了。
这一回,中国赢得漂亮,也赢得有理。
素材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