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1月的北京,将迎来一位罕见的客人——泰国国王哇集拉隆功应邀于13日至17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
这将是1975年中泰建交以来,泰国国王首次踏上中国土地;也是哇集拉隆功登基后首次正式访问主要大国。
从曼谷到北京,恰逢“友谊黄金年”,泰王此行为何而来?又将为中泰50年外交历程刻下怎样的时代印记?
双重首次
哇集拉隆功是泰国先王普密蓬与王太后诗丽吉的独子,1952年出生,2016年登基。
访华消息一出,泰国舆论称,这是“王室外交与亚洲关系史上的金色篇章”。
其实,这并非哇集拉隆功首次访华。
早在1987年至1998年间,他曾以王储身份四次访问中国,会见多位中国领导人,足迹遍及北京、上海、江苏、新疆等十多个省区,为中泰关系留下浓重一笔。
不过,登基后,他未曾来过中国,也未造访其他主要大国,仅在今年4月对不丹展开首个国事行程。
回望半个世纪,自1975年7月1日建交以来,泰国王室始终是中泰友好的稳定支点——诗琳通公主访华逾50次,诗丽吉曾以王后身份访华。然而,“在位国王访华”一直是一块空白。
如今,这一历史空白即将被填补。泰国外交部在新闻稿中写道:“此次国事访问,象征泰中历经半个世纪的深厚友谊与持续信任,将为下一阶段的合作开启新篇章。”
对哇集拉隆功而言,这是他登基以来重要的外交首秀,或折射泰国在大国关系方面的外交布局。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研究员许利平从中泰关系、泰王经历与王室外交等角度,解读此访的时机、意义和信号。
时间上,此访恰逢中泰建交50周年这一“黄金节点”,具有里程碑意义。
中泰是亲密友好邻邦和命运共同体。泰王的访问标志着“中泰一家亲”迈向更高层次、更高质量的发展阶段,彰显泰方对中国的高度信任,以及中国在泰国大国外交中的突出地位,也反映出两国关系在地区与全球层面的重要价值。
情理上,泰王登基前曾多次访华,对中国有着深厚情感和鲜明印象。
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局势下,他将作为在位君主的首次大国国事访问选在中国,既顺理成章,也体现出他着眼未来的战略眼光。
象征上,从王室外交的角度看,泰国国王是国家权力与文化认同的象征,其形象具有软实力价值。
此次访问将有助于强化泰国王室在国内外的积极形象,进而提升泰国君主立宪制在国际舆论与社会认知层面的软实力。
“三通三样”
据泰国官方介绍,哇集拉隆功此次访问行程丰富,13日正式启程,为期五天四夜。
抵达北京后,国王夫妇将出席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正式欢迎仪式,与中国领导人举行会晤,并共进国宴。
这将是2022年泰国主办APEC领导人会议期间,两国领导人温暖互动的重现。当时,泰王与王后在曼谷大王宫亲自接待习近平主席夫妇。如今,时隔三年再相聚,更添深意。
访华期间,泰王夫妇将向人民英雄纪念碑敬献花圈,访问灵光寺等重要文化和宗教场所,参观北京航天城、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等科技机构。
离开北京前,他们还将前往故宫博物院,参观“庆祝中泰建交50周年的特展”等。
从行程安排看,许利平指出,此访展现“文化与科技并重”的思路,体现出双方有意将传统友谊延伸至未来合作领域。
一方面,泰王自认为是“婆罗门的化身”,在泰国社会享有崇高威望。他对佛教文化高度重视,此次参访中国佛教场所,体现了中泰两国的文明互鉴、文化相通,也呼应中国在佛教传播方面对泰国的重要影响。
另一方面,作为东南亚第二大经济体,泰国正推动经济转型,希望从传统产业向高科技产业升级,实现高质量增长。中国在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等领域具有比较优势,泰国希望借助中国科技优势实现“弯道超车”,激发自身经济潜力。
走过“金色50年”,许利平将双方合作的新机遇和增长点概括为“三通”“三样”。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核心是推进中泰高铁项目落地,并与中老铁路对接,可形成区域交通网络,促进经济一体化。
规则与制度互联互通,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协定3.0框架下,推动双方标准、规则、政策的协调与衔接,提升双边经贸合作的制度化水平。
民心相通,即以旅游、教育、医疗等领域为抓手,促进两国人民交往。
同时,中国“新三样”(如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在泰国的投资持续增长。泰国正成为中国相关产业的重要区域生产中心,双方合作前景广阔。
相处之道
今年是中泰建交50周年,也被确定为“友谊黄金年”。中泰关系不止于经贸伙伴,更在于两国民间的深厚情谊。
从历史上看,中泰往来可追溯至西汉时期。
建交50年来,两国交往之密,在东盟国家中独树一帜。留学生、影视、美食、宗教……多层次的民间互动,让“中泰一家亲”早已超越外交辞令,成为两国人民的生活日常。
“泰中之间有着特殊的情感纽带,我们视他们为兄弟,而他们视我们为家人。”泰国前外长德·汶纳说。
许利平认为,与其他东盟国家对比,中泰关系或有三大独特优势:情感纽带、政治互信、安全合作。
“中泰一家亲”具有特殊的亲和度,两国关系如同亲戚般紧密,情感连接更为深厚。
两国无领土争端,无安全冲突,互信基础稳固。近年来,在两国领导人的战略引领下,中泰关系保持高水平运行。
与部分东盟国家侧重对华经贸合作不同,中泰安全合作更为紧密,传统与非传统安全领域合作并进,形成“安全与经贸”双轮驱动的合作格局。
值得一提的是,“泰国虽是美国盟国、承受美国压力,但长期奉行‘大国平衡’战略,坚持不选边站队。”许利平指出,即便政局时有变化,但历届政府都注重发展与中国的友好关系。这种“平衡”符合泰国根本利益。不过,第三方的干扰因素也不容小觑。
从更宽的视角看,当前地缘政治紧张升温,泰王此访不只是友谊的延续,也被视为一种战略姿态,对其他东盟国家而言,既是示范,也是提醒。
示范在于,“它向地区国家释放出清晰信号——中国是搬不走的邻居,是好伙伴、好兄弟。这样的关系经得起时间考验,也符合地区利益和一体化趋势。”许利平说。
提醒在于,真正稳固的伙伴关系,从来不止于利益交换,更在于摒弃零和思维和以大欺小的逻辑,以尊重换信任,以合作促共赢。
“这正是中国与周边国家一贯的相处之道。”许利平说。
(编辑邮箱:ylq@jfdaily.com)
原标题:《深度 | 建交50年来首访,泰国国王为何而来?》
栏目主编:杨立群
本文作者:解放日报 安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