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没有觉得现在手里的钱越来越不经花?房价飞涨,教育医疗开销大得吓人,好多专家天天说通胀让货币贬值,100万块钱现在顶不上10年前的。
其实在日常消费上,现在的100万比2015年的更管用,买的东西更多更实惠。但问题出在,大部分人把钱砸错了地方,追着那些越涨越贵的玩意儿,结果越花越穷。
先说说货币的购买力变化。从国家统计局的数据看,2015年到2025年,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年均涨幅只有1.5%左右,甚至有些月份是负的。
比如2025年9月,CPI同比降了0.3%,食品降了4.4%。这意味着日常东西的价格没怎么涨,甚至有些还便宜了。拿100万来说,2015年它能买的东西,到2025年因为技术进步和生产效率高,很多商品的实际成本降了,购买力反而强了。
世界银行的数据也显示,消费者价格指数从2015年的基点只升到2025年的120点左右,涨幅不算猛。但为什么大家觉得钱不值钱?因为资金分了两条路走,一条是日常消费,另一条是资产投资,区别大着呢。
日常消费这条路,东西越来越便宜,主要因为大规模生产和技术优化。比方说家电产品,2015年一台智能冰箱平均3000块,2025年同档次的降到2000块,国家统计局工业指数显示纺织品和电子产品价格指数从100点降到80点。
为什么?工厂自动化线普及了,劳动力成本减了,海尔之类的企业数据也证实这点。电动汽车更明显,2015年一辆中档燃油车15万,2025年比亚迪汉EV顶配才10万出头,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报告说新能源汽车成本降了30%,电池技术进步是关键。
![]()
通信费用也变天了,2015年30块套餐只给500兆流量,超了还每兆收1块;2025年20块就能拿100吉,降幅90%,中国移动的记录清楚写着,用户数据用量从每月1吉升到10吉,但基本费没涨多少。
外卖配送费还停在5块一单,但骑手收入从2015年的月均3000升到2025年的7000,美团平台说算法让每小时单量从3单变8单,效率翻倍。
旅游国内线路也降了,2015年去张家界跟团4000块,2025年3000块以内,高铁覆盖率从60%到90%,文化和旅游部数据指出国内游客从40亿人次增到50亿。这些变化加起来,100万在消费世界的购买力至少升了50%,买衣服、电子、食品啥的,都能多拿不少。
可资产投资这条路,规则完全反过来,越稀缺的东西涨得越狠。房产就是典型,北京二环2015年每平4万,2025年7万,国家统计局住宅价格指数显示一线城市涨幅70%。深圳更夸张,2015年均价1.7万,2025年5.4万,安居客数据直观。土地就那么多,需求却从年成交5万套增到7万套。
![]()
医疗资源也紧,顶尖医院床位从10万张只增到12万张,挂号费从50升到100,国家卫健委说专家号需求翻倍。教育名额固定,清华北大招生7000人不变,但报考从20万增到30万,学费从5万升到8万。
结果呢,100万在资产领域的购买力降了70%,2015年能在二线城市全款买小两居加辆车,2025年在北京上海连车位都勉强。这些稀缺品没法无限复制,机器一天产10万件衣服,但医院建不了10个分院那么快。
钱到底怎么分的?这得看资金流动。央行2020年释放1.75万亿流动性,降准8000亿,但钱没平均分,而是通过银行贷款流向有资产的人。
企业主拿低息贷投房产股票,深圳房价那年涨30%,茅台股票从1000升到2000,股市指数从3000到4000。但菜市场猪肉稳在20块一斤,资金没进日常市场。
人民银行报告清楚,流动性推高了资产价,却没抬高消费品。供给差异放大这事儿,能无限扩的商品价降,限量的资产价升。结果,普通人觉得钱贬值,其实是分化了。
![]()
更坑的是,大家的注意力被引导到资产那边。社交平台上全是晒奢侈品、学区房的,学区房从2015年5万一平升到8万,但9块9的T恤没人发。
微信朋友圈数据说奢侈帖占比从10%到30%,长期泡在这种环境里,自然觉得钱不够。很多人把奢侈当必需,2015年星巴克10块算小资,2025年瑞幸5块成常态,但为“跟别人不一样”多花冤枉钱。其实付的不是东西,是心理满足。
时间成本也常被误认成贬值,2015年做个APP 3人3个月30万,2025年竞争猛需10人6个月200万,人力资源网说程序员月薪从8000升到1.5万,本质是行业复杂了,开销涨。
这些误区让99%的人花钱不对路,追资产竞争,被收割。外卖算法帮骑手多挣,但消费者费不变;通信降90%,但会员费从10升到50;旅游国内便宜,但国际从1万升到1.5万,支出从3万亿到5万亿。
货币投放倾斜有产者,他们投股票艺术,2020年后股市涨,但日常稳。竞争加剧误区,APP成本升因测试多,国家统计局服务业指数年涨10%。社交让奢侈成标配,资金流非必需。
![]()
看清这逻辑,普通人就能避坑。学会降维,花在日常消费上,享技术红利。买东西重功能不符号,实用不虚荣。100万最大价值是拒绝啥,2024年科技裁员潮,阿里裁上万、腾讯减3000,薪资降25%,脉脉数据显示无储备的接低薪,有100万的等好机会。
现金等于选择权,不确定时代里关键。更要投自己,物价涨资产跌,但技能健康永不贬。账户几百万却慌的人多,手头10万却稳的年轻人也多,差在懂世界规律。
时代焦虑常因认知错位。认清100万在两世界的价值,懂价机制,知钱是选择不是安全,就能站高地。财富不是终点,看清真相才控生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