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是高级职称,在国内高校中,70 后、80 后教授是主流群体,90 后能晋升到这一职称的,真的是屈指可数。
当然这也是因为很多人在博士毕业的时候都已经快三十岁了,而博士毕业进入高校任职,一开始是助教,如果按正常晋升路径稳步前行,从助教逐步晋升至教授,即便一切顺利,也需要近十年。因此,多数人往往要等到四十岁左右,才有机会晋升为教授。
![]()
近日,90美女刘灿破格晋升为了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这个消息公布后就引起了大家的热议。
中国人民大学是我国顶尖985高校,成为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难度非常高。
刘灿在2022年入职中国人民大学,在2025年就破格晋升为了教授。这样的晋升速度很多人想都不敢想,所以大家想知道刘灿究竟有何实力能破格晋升为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
从公开照片来看,刘灿老师长得很漂亮,如果不知道她是教授,还以为是才毕业的大学生。
而刘灿老师本人不仅颜值高,履历背景更不一般。
据公开信息显示,刘灿在2014年本科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本科毕业后来到北京大学读博,在2019年获得北京大学博士学位,并且以优异表现成为了北京市优秀毕业生。
在博士毕业后,继续在北京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在2022年入职中国人民大学物理学院,受聘为副教授。
按照正常情况来说,从副教授晋升为教授的难度更高,正常来说需要多年时间。刘灿仅用三年时间就破格晋升为教授,这是因为她产出的学术成果十分丰硕。
刘灿老师主要从事芯片用二维材料制备及光谱学研究,虽然她是一位90后,但近年来却发表了30多篇一作/通讯作者论文,其中包括Science 3篇、Nature子刊9篇,还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16项。
![]()
注:Science作为与Nature和Cell齐名的三大顶刊,其论文发表被视为科研生涯的重大突破。说实话能够发表一篇Science就已经非常厉害了,而刘灿老师发表了三篇,这真的是巾帼不让须眉。
Nature子刊的含金量也非常高,致力于发表高质量原创研究,许多子刊影响因子远超普通SCI期刊。
刘灿老师还主持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北京市基金委重点项目、基金委优秀青年科学基金等。曾获麻省理工科技评论“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亚太区奖项(2025年)、“未来女科学家计划”(2020年度)、“2DM新锐青年科学家奖”(2025年)等荣誉。
当然刘灿老师的研究并不只是“纸上谈兵”,其科研成果还入选了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重大成果”。
可能很多人并没有看懂刘灿老师的研究到底是什么,不知道研究成果对国家科技发展有何帮助。下面就为大家解释一下。
大家都知道在人工智能发展下,这些前沿应用对计算机算力也提出了很高要求,但传统硅基晶体管技术已经无法满足芯片在性能、能效等方面的持续提升,所以这个时候就需要发展新型半导体沟道材料突破硅基技术瓶颈。
而刘灿老师的研究团队做的工作就与此有关,在今年7月份的时候,刘灿老师和合作者的研究成果首次实现了高质量二维硒化铟(InSe)半导体晶圆的制备,研究成果全面优于目前最先进的英特尔3纳米节点技术。该研究成果以 “用于集成电子学的二维硒化铟晶圆”为题,在线发表于《科学》(Science)。
![]()
由此来看,刘灿老师所从事的研究,对国家科技发展非常重要。
而刘灿老师今年才33岁,非常年轻,她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去进行科学研究。按照她目前发展情况来看,她成长为顶尖科学家也是迟早的事情。
![]()
相信刘灿老师能够继续产出优秀的科研成果,为国家科技发展作出贡献。
最后让我们再次祝贺刘灿老师破格晋升为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希望国家能够涌现出更多这样的优秀人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