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那拉提瓦府有座体育场,2012年开工,预算1.81亿泰铢,到现在还没建好,
当地人给它起了个外号"百年体育场",意思是这辈子可能都看不到它竣工。
曼谷人民党议员鲁查诺·斯里诺克周日在Facebook上又提起这事儿。
她说这项目从一开始就埋了雷,现在雷一个接一个爆出来。
这座体育场是南部边境省份体育发展计划的一部分,当年一共规划了七个省级体育场,总预算19亿多泰铢。其他六个省的都建完了,就那拉提瓦这个卡住了。
2012年启动时,为泰党交通部长查鲁蓬·鲁昂苏万和泰国人民党旅游与体育部长春蓬·西尔帕阿查联手推这个项目。可负责监督施工的不是体育局,是公路局。
公路局是修路的,让他们去监督建体育场,这操作就跟让厨师去修电脑一样离谱。更离谱的是,体育局跟公路局签的不是正式采购合同,是份谅解备忘录。
这份备忘录没写清楚谁负责什么,预算怎么花,工期怎么卡。更要命的是,它不受《公共采购和供应管理法》约束,出了事没法按正常程序追责。
![]()
钱全拨了,工程才干了不到70%
2013年,项目预算1.81亿泰铢全部到位。可工程进度只做了不到70%就停了,停工后,体育场就这么晾在那儿,一晾就是13年。
这期间换了六个交通部长,八个旅游与体育部长,三个国家旅游局局长。这些人来来去去,项目还是原地踏步。
场地选址也有问题。那拉提瓦府这块地本来就低洼,土壤容易积水。设计时没考虑这些,也没做好排水系统。现在场地积水严重,土壤沉降,草皮大片枯死,建筑物出现裂缝。大部分区域已经没法用了。
2017年,相关部门找了个新承包商想把项目接下来。新承包商来了一看,评估完发现修复这些缺陷的费用超出了预算能力,直接退出了。
审计结果更炸。劳工工资单上列了200多个名字,可实际干活的人根本没这么多。这些"幽灵工人"的钱去哪儿了?
填土费用也有猫腻,发票上写着900万泰铢,实际成本估算只有400万。多出来的500万没人能解释。
![]()
鲁查诺在帖文里直接点出这些问题。她说国家审计署已经把调查结果交给国家反腐败委员会,现在反腐委员会正在询问200多个证人。这些证人包括当时的承包商、公路局工作人员、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调查预计要持续到明年。
体育局当初为什么要跟公路局签谅解备忘录,不是走正规采购流程?据说是因为正规采购流程太慢,审批环节多,手续复杂。为了赶进度,就选了这种"灵活"的方式。
灵活的代价是什么?没有约束力,没有追责机制。公路局接了这个活儿后也没当回事。他们的主业是修路,建体育场不在行。监督施工时走过场,验收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泰国《公共采购和供应管理法》规定,政府项目必须通过公开招标,签订正式合同,明确各方责任。可这份谅解备忘录绕过了这些规定,成了法律盲区。
体育局现在想追责,难度很大
![]()
体育局现在要求公路局返还剩余资金,还在考虑采取法律行动。可实际操作起来,难度不小。
首先,谅解备忘录不是正式合同,法律效力有限。体育局想告公路局,得先证明公路局存在明确违约行为。可违约的标准是什么?备忘录里没写清楚。
项目已经拖了13年,中间换了这么多领导,责任怎么划分?当年签备忘录的人早就调走了,现在找谁负责?
再次,公路局可以推说自己只是监督方,实际施工是承包商干的。承包商出了问题,不能全怪监督方。
那拉提瓦的居民对这座体育场已经不抱希望了,
还有人开玩笑说,这座体育场应该改个用途,直接当成反腐教育基地,让官员们来参观,看看烂尾项目是怎么一步步搞砸的。
![]()
可对当地政府来说,这座体育场就是个甩不掉的包袱。拆了吧,已经花了1.81亿,拆了等于白扔。继续建吧,修复成本比重建还高。
那拉提瓦府其实挺需要一座像样的体育场。当地年轻人想踢球、跑步,只能去学校操场或者临时搭建的场地,这座本该服务民众的体育场,现在就是个笑话。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