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将兄/文
2008年,贺兰县引进盘锦辽蟹,成为当时宁夏第一个养螃蟹的县。猛将兄还记得,当时贺兰稻田蟹的照片,时常见诸于报端,成为农民增收、综合养殖、生态经济的典范。
![]()
▲当年贺兰的稻田蟹。 via 苏勇
如今十几年过去了,贺兰县螃蟹的名气越来越大。光今年10月和11月参加的上海蟹博会和全国河蟹大赛上,就斩获了多项大奖。诸如“最佳种质奖”“最佳口感奖”;如今贺兰县螃蟹的精养面积达9600亩,年产值突破1.2亿元,已构建起规模化、现代化、生态化的产业格局。
从稻蟹共生的稻田蟹到精挑细选的“贺兰湖蟹”,从过去论斤,如今论只售卖的销售模式,贺兰县蹚出了一条新的赛道。
0 1
根据资料显示,宁夏第一次养螃蟹还可以追溯到1974年。
银川晚报的报道称,1974年,宁夏水产所去上海崇明岛的八滧港采购天然蟹苗,一共买了10多箱,也就是20多万只蟹苗。第二年上市时,却遭遇了尴尬。
因为在当时的宁夏,许多人还不认识螃蟹。有回忆文章称,当时水产所的工作人员在羊肉街口叫卖,大家都凑过来好奇地问:“这是啥?”几乎没有人买。一直到后来当时的上海新村来了几个上海人,他们认识螃蟹,挑了几个母蟹。
没有市场,无人尝鲜,在银川养螃蟹的计划很快就偃旗息鼓了。
如今时代不同了,养螃蟹的县区、养殖户越来越多了。
via 黄小柱的天空
0 2
在猛将兄看来,贺兰养螃蟹至少有四大优势。
第一,贺兰很早便是宁夏渔业第一县,资料显示,该县水产养殖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区的17.1%和36.5%。说白了,这就是“家底殷实”,有养殖基础。
猛将兄和贺兰立岗镇一位养蟹大户聊天,他曾经是养鱼大户,如今华丽转身同样做的是风生水起。
其次,是银川本地已形成了吃螃蟹的庞大消费群体。无论是海鲜市场,还是早市晚市,甚至是和城管打游击的路边小商贩中,也有卖蟹人的身影。
想当初猛将兄第一次吃螃蟹,用牙咬,用嘴扒,总觉费劲万分,掀开蟹盖就让我想起铁血战士。如今我也成了吃蟹高手,手指缠绕工具上手,蟹黄蟹肉分离搞掂不在话下。
这说明本地的螃蟹消费市场已经形成了规模,曾经被鄙夷“只有一两肉”“吃起来颇烦死咧”的螃蟹,也成为了本地餐桌上的常客。
0 3
还有就是贺兰地处西北内陆,黄河水滋养的养殖水体清澈偏碱,pH值稳定在7.8至8.5的适宜区间,富集钙、镁等微量元素。充足的日照与较大的昼夜温差,延长了河蟹育肥周期,造就了“塞上湖蟹”“青背白肚、金爪黄毛”的优质品相及肉质紧实弹牙、香味浓郁、入口鲜甜的独特口感。
![]()
猛将兄前不久应邀也去贺兰县立岗镇转了一圈,吃了两枚640122打头的螃蟹,即便是个头不大,却是膏肥黄满,蟹壳坚硬,吃起来的确比我在早市上买的号称是江苏螃蟹更有蟹味。
▲吃蟹不忘养蟹人,点击地图查看。
最后,则是贺兰湖蟹的上市时间优势。
如你所知,螃蟹更喜低温,毛巾过水裹之,可在冰箱中冷藏数日。而相比酷热的南方,贺兰湖蟹更具生长优势,可提前20天上市。往往是南方的螃蟹还嗷嗷待哺之时,贺兰本地螃蟹就已成为了追捧的对象。
还是在立岗镇,猛将兄看到本地的优质螃蟹正在成箱成捆的发往上海、广州,当时南方蟹还在蜕壳,个个皆是软脚蟹,成不了气候,此时贺兰螃蟹就能占领市场。
0 4
不过略显遗憾的是,这些贺兰螃蟹到了外地,卖得了高价,却经常陷入“隐姓埋名”的状态。人们常以阳澄湖、太湖、巢湖螃蟹为推崇,高档餐厅追溯也很难和饕客们解释这只螃蟹来自宁夏。
正所谓——
紫蟹霜肥秋纵好, 无人知其源贺兰。
甚至不少本地人都会觉得,江苏螃蟹更正宗,价更高。
事实上,当南方的螃蟹抵达本地的时候,可以说大部分是边角料和不入流的。能进入寻常百姓餐桌上的南方螃蟹,几无可能是正宗货。中国产业信息网官方公布的阳澄湖大闸蟹各省市配额显示,宁夏能分到的正宗阳澄湖蟹只有0.5%。
这是贺兰湖蟹的机会;这也是塞上湖蟹全国拿奖的意义。
让更多的群体了解到,我们的本地的螃蟹无论是品质还是味道,都可以冠绝庞大的螃蟹市场,彻底改变“北蟹不如南蟹”的传统认知。
让贺兰的“塞上湖蟹”真的在市场中横着走。
最后我想对爱吃螃蟹,笃定南方螃蟹比本地螃蟹好的朋友们说一句,试一下贺兰螃蟹吧,尝一尝塞上湖蟹呗。
你肯定会感同身受的。
←点击这里

□校对:英子 摇摇
□审核:老六 金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