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吃肉致癌是真的!内科医生提醒:最易致癌的肉,不是腊肉香肠

0
分享至

晚上6点,52岁的王大妈又像往常一样,烧上一盘色香味俱佳的回锅肉,热气腾腾,香味四溢,一家人的饭桌上总少不了一块肉。

一边夹菜,她一边安慰自己:“身边朋友就数我身体硬朗。这点儿肉,吃不坏。”可没想到,前不久老邻居阿姨刚确诊了肠癌,听说医生说跟“吃肉”有关。

许多人顿时紧张起来:难道吃肉真的会致癌?莫非腊肉、香肠、火腿这类加工肉才是罪魁祸首?还是日常餐桌上的普通肉类,也存在风险?



我们都习惯了把“吃肉等于补营养”挂在嘴边,却忽略了隐藏在某些吃法里的风险。问题到底出在什么地方?最近的研究和医生的最新提醒,或许能给出一个你意想不到的答案。

其实,“最易致癌”的肉,并不是许多人以为的那几样。到底是哪种肉最值得警惕?是哪些看不见的风险正悄然威胁着我们的健康?尤其是第3个误区,很多人至今还在“踩坑”,你家餐桌上也中招了吗?

吃肉究竟好不好?医生有不同的看法。让我们带着疑问,一起“拆解”一下真相。

上海交大医学院的一项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中国人每人每日平均红肉摄入量约为67克,高于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建议的“每日不超过50克”。

中国肿瘤登记年报的分析发现,结直肠癌10年间发病率上升了34.6%,而“过量吃肉”被列为重点相关因素。

医生指出,肉类并非“一概致癌”,但红肉和加工肉制品(如腊肉、香肠、火腿)与结直肠癌风险增加有明确相关。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将加工肉制品列为一类致癌物,把红肉列为2A类可能致癌物。



为什么会有风险?一是加工肉制品中普遍含有亚硝酸盐、苯并芘等致癌物,二是红肉高温烹饪时,肌肉蛋白和脂肪易形成杂环胺和多环芳烃,是已知的致癌因素。

但,这并不是说“只要是腊肉、火腿、香肠”才危险。真正被医生提醒风险更高的,是“油炸、炭烤等高温烹饪的普通肉类”!有学者做过实验,同等分量下,油炸的猪肉、牛肉所产生的杂环胺和多环芳烃含量比同类腊肉高出1.5-3倍。

也就是说,日常家常菜里,高温暴炒、反复油炸的肉,才是“最易致癌的肉”,远远超过腊肠火腿。很多人天天“炒肉丁”、“炸排骨”,自以为吃得健康,殊不知风险已埋伏在锅里。

肠癌及消化系统癌症发病率显著提升。

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一项随访数据显示,高温烹饪肉类摄入人群,10年内结直肠癌风险高出低摄入人群27.9%。



慢性炎症指标升高。

如C反应蛋白、白介素-6等炎症因子,明显高于“清淡饮食”的人,炎症风险提升了23.4%。

肝脏代谢压力加重。

长期食用高温、煎炸肉类,肝酶水平较其他饮食人群升高约16%。

体重控制难度上升。

一项包含8000人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喜欢炒肉、烤肉”人群,BMI均值高出同龄组1.3-2.4kg/m²。

其实,还有一点极易被忽略:肉类烹饪产生的油烟中同样潜伏致癌因子。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研究报道厨房高油烟环境,是非吸烟女性肺癌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很多家庭“灶台一响,油温噼啪”,不知不觉中,家人已成为健康隐患的“受害者”。

医生建议,关键在于三个转变。

“肉类多样”。

减少红肉、尤其是肥肉和加工肉制品,多选择鱼类、禽类与植物蛋白,如豆制品搭配。鱼肉、鸡胸肉等白肉富含优质蛋白和不饱和脂肪酸,更利于健康。



改变烹饪方式。

建议用蒸、炖、煮、煲汤替换油炸、炙烤、干煸、红烧等高温手法。相关专家建议,“全程控制油温不过200℃,能显著减少杂环胺、苯并芘等有害物的产生。”每周2-3次白肉、1-2次红肉即可满足营养需求,无需餐餐有肉。

搭配蔬菜与膳食纤维,降低风险。

蔬菜纤维可促进肠道蠕动,加快致癌物代谢。每日推荐至少400克蔬菜,50克豆制品。餐后喝一碗温水,兼具稀释和清洁作用,助力健康肠道环境。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股价重挫40%:理想汽车“中年危机”

股价重挫40%:理想汽车“中年危机”

财中社
2025-11-13 21:23:22
站着的霍金,罕见的李嘉诚,20岁的屠呦呦,这是朋友圈最珍贵的照片

站着的霍金,罕见的李嘉诚,20岁的屠呦呦,这是朋友圈最珍贵的照片

空间设计
2025-11-09 12:15:02
绝不容忍高市早苗在台湾问题上的越线挑衅(钟声)

绝不容忍高市早苗在台湾问题上的越线挑衅(钟声)

人民网
2025-11-14 06:25:12
一条狗引发的命案后续:案发当晚视频曝光,律师透露一审重大进展

一条狗引发的命案后续:案发当晚视频曝光,律师透露一审重大进展

吭哧有力
2025-11-13 15:13:22
李连杰返老还童越扒越有!好友证实王宁也做了大血净,官媒早披露

李连杰返老还童越扒越有!好友证实王宁也做了大血净,官媒早披露

古希腊掌管月桂的神
2025-11-13 15:23:54
9系SUV收官之作,上汽旗舰大六座智己LS9正式上市

9系SUV收官之作,上汽旗舰大六座智己LS9正式上市

GeekCar极客汽车
2025-11-13 22:34:45
网红博主称从柬埔寨飞北京途中丢失350万元手镯和手表,悬赏百万现金寻找失物,航司和警方介入

网红博主称从柬埔寨飞北京途中丢失350万元手镯和手表,悬赏百万现金寻找失物,航司和警方介入

极目新闻
2025-11-13 21:51:21
“公安局要求取现超1万元扫码登记,超过2万元还要手工登记”,银行主管诉苦:客户取钱被骗,我们要被追责

“公安局要求取现超1万元扫码登记,超过2万元还要手工登记”,银行主管诉苦:客户取钱被骗,我们要被追责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3 18:35:09
广东省传记文学学会副秘书长林峰突发疾病逝世,年仅41岁

广东省传记文学学会副秘书长林峰突发疾病逝世,年仅41岁

澎湃新闻
2025-11-13 14:24:26
50元的外卖工服,把中产三宝的体面戳破了

50元的外卖工服,把中产三宝的体面戳破了

金错刀
2025-11-12 15:47:11
1000多万枚未兑换出去,多地延迟兑换时间,80周年纪念币何去何从

1000多万枚未兑换出去,多地延迟兑换时间,80周年纪念币何去何从

方寸年华
2025-11-13 08:00:17
廊坊7397万体彩巨奖得主买彩票时衣着怪异戴墨镜口罩?疑当事人发声,河北体彩回应

廊坊7397万体彩巨奖得主买彩票时衣着怪异戴墨镜口罩?疑当事人发声,河北体彩回应

潇湘晨报
2025-11-13 13:59:58
哈马斯开始在加沙收取“帐篷税”,真是内战内行!

哈马斯开始在加沙收取“帐篷税”,真是内战内行!

环球热点快评
2025-11-13 10:28:37
81岁林豆豆现状:已退休23年,独居在北京老房子,用阅读打发时间

81岁林豆豆现状:已退休23年,独居在北京老房子,用阅读打发时间

揽星河的笔记
2025-11-12 12:36:17
停航!限速!江苏多个高速入口临时关闭

停航!限速!江苏多个高速入口临时关闭

鲁中晨报
2025-11-14 08:51:06
记者直击张家界七星山荒野求生选手“刀疤哥”制作钻木取火工具,他称每天吃30多个野生猕猴桃,将坚持到底

记者直击张家界七星山荒野求生选手“刀疤哥”制作钻木取火工具,他称每天吃30多个野生猕猴桃,将坚持到底

极目新闻
2025-11-13 18:05:15
1444.49吨!我国探明首个千吨级金矿

1444.49吨!我国探明首个千吨级金矿

界面新闻
2025-11-14 08:32:00
争议!C罗肘击+做哭泣动作被直红罚下,国家队生涯226场首张红牌

争议!C罗肘击+做哭泣动作被直红罚下,国家队生涯226场首张红牌

念洲
2025-11-14 06:10:04
C罗肘击染红,葡萄牙0-2爆冷!无缘提前直通世界杯,仍排小组第一

C罗肘击染红,葡萄牙0-2爆冷!无缘提前直通世界杯,仍排小组第一

侃球熊弟
2025-11-14 04:42:31
沈伯洋人在德国,妄称“永不退缩”,却没想到,大陆重拳已经开始

沈伯洋人在德国,妄称“永不退缩”,却没想到,大陆重拳已经开始

策略述
2025-11-13 19:06:03
2025-11-14 09:15:00
章幃户外
章幃户外
硬核户外的使徒行者! 开车山路狂飙,古溶洞探秘,航拍大好河山
1429文章数 8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血液科专家揭秘白血病七大误区

头条要闻

俄军对乌克兰首都发动大规模袭击 基辅传出密集爆炸声

头条要闻

俄军对乌克兰首都发动大规模袭击 基辅传出密集爆炸声

体育要闻

跟豪门传了十年绯闻,他却偏要“择一队终老”

娱乐要闻

王鹤棣孟子义真要搭?

财经要闻

深夜!全线崩跌,发生了什么?

科技要闻

火箭成功回收 贝索斯终于追上马斯克一小步

汽车要闻

具备高阶辅助驾驶功能 欧拉5预售价10.98万起

态度原创

手机
本地
时尚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手机要闻

苹果Apple Store应用迎来“液态玻璃”焕新设计 全新图标同步上线

本地新闻

云游安徽 | 江声浩荡阅千年,文脉相承看芜湖

别这样P图了,真的好假!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美军多海域再现“航母真空”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