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
肿瘤支持治疗迎来新进展
整理 | NIENIE
2025年11月6-9日,中国整合肿瘤学大会(CCHIO)在昆明隆重召开。本届大会以“肿瘤防治,赢在整合”为主题,汇聚国内外顶尖专家学者,共同探讨肿瘤诊疗的创新发展。会议期间,医学界特邀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张力教授就肿瘤支持治疗的发展现状、未来规划及理念传播等热点话题展开深度分享,本文整理如下。
![]()
进展显著,我国肿瘤支持治疗进入全球第二梯队
医学界:
作为中国抗癌协会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的荣誉主任委员,您如何评价当前我国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的临床效果?您认为未来应如何进一步优化患者治疗体验和生活质量?
张力教授:
肿瘤治疗体系包含抗肿瘤治疗与支持治疗两大核心组成部分。近年来,在国内专家的积极推动下,我国肿瘤支持治疗取得显著进展:通过临床指南的制定与推广,有效提升了肿瘤支持治疗的规范化水平;依托高质量临床研究,使多项循证医学证据在国际舞台获得认可;推动新型药物研发应用,在骨髓抑制、贫血、血小板减少、恶心呕吐及癌痛控制等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目前我国肿瘤支持治疗已进入全球第二梯队行列,但仍面临诸多挑战,包括肿瘤相关性疲劳的管理、心理社会支持体系的建设及营养支持标准化等方面。未来应进一步加强这些领域的研究与实践,推动肿瘤支持治疗理念在临床实践中的深度融合,从而持续改善患者的就医体验和生活质量。
![]()
标准化建设与理念推广并行,构建全方位支持治疗体系
医学界:
“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是本次会议的热点, 能否请您分享未来 1-2 年内,中国抗癌协会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在推动中国肿瘤姑息治疗事业发展方面的工作重点?
张力教授:
中国抗癌协会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作为我国肿瘤支持治疗领域的学术组织,始终致力于推动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为我国肿瘤支持治疗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未来 1-2 年,委员会将重点推进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加强标准化建设项目。我们将推广“无呕病房”建设标准,同时积极推进肿瘤营养标准化治疗病房建设。这些标准化建设项目的实施,旨在进一步提升医务人员对症状管理和营养支持的重视程度,建立规范化的临床路径和工作流程,确保各项支持治疗措施能够得到有效落实。
第二,聚焦重点关注领域。癌因性疲乏作为肿瘤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其发生率高达 70%-90%,但目前临床关注度相对不足,缺乏有效的评估和干预措施。因此,癌因性疲乏将成为我们未来重点研究方向。我们将组织开展相关的临床研究和学术交流活动,深入探讨癌因性疲乏的发病机制、评估方法和干预策略,努力建立标准化的评估和干预体系。
第三,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开展与国际知名学术组织和专家的合作与交流,引进国际先进理念和技术,同时向世界展示我国肿瘤支持治疗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提升我国在国际肿瘤学界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通过这些重点工作的实施,我们将努力构建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全覆盖的肿瘤支持治疗体系,为广大肿瘤患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
理念革新:从终末期关怀到全程支持治疗
医学界:
我们应如何向公众和基层医务工作者更有效地传递“姑息治疗应早期介入、并与抗肿瘤治疗同步进行”这一现代理念, 以打破将其等同于“临终关怀”的陈旧观念?
张力教授:
这一问题涉及肿瘤支持治疗理念的根本性转变。中国抗癌协会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在学术推广中,已将“肿瘤支持治疗”作为核心概念,该概念涵盖了姑息治疗及其他相关支持治疗内容。
这一理念转变体现了从传统终末期关怀模式向全程支持治疗模式的演进,代表了肿瘤支持治疗领域的重要发展趋势。在学术推广和科普教育工作中,我们将持续强调支持治疗贯穿肿瘤治疗全程的重要性,即从肿瘤诊断之初就应启动支持治疗干预,而非仅限于疾病终末期。
其次,我们将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加强对医务人员和公众的教育培训。对于医务人员,我们将通过专业培训、学术会议、临床实践等形式,帮助他们更新观念,提高对肿瘤支持治疗重要性的认识,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对于公众,我们将通过科普宣传、健康教育、患者教育等形式,提高他们对肿瘤支持治疗的认知和理解,消除误解和偏见,建立科学的肿瘤治疗观念,推动肿瘤支持治疗在临床实践中的规范化应用,为广大肿瘤患者带来更多福音。
结 语
张力教授强调,我国肿瘤支持治疗已进入快速发展期,通过标准化建设、理念革新和重点领域突破,正在构建全方位、全周期的肿瘤支持治疗体系。未来,随着整合医学理念的深入推广和多学科协作模式的不断完善,肿瘤支持治疗将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升整体治疗效果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专家简介
张力 教授
中山大学肺癌研究所副所长、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内科主任导师
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肺癌首席专家
国家杰出医师、“特支计划”杰出人才(南粤百杰)、广东省医学领军人才、 吴阶平-保罗·杨森医学药学奖获得者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药物临床研究专业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免疫治疗专家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非小细胞肺癌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肿瘤支持与康复治疗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精准医学研究”肺癌的诊疗规范及应用方案的精准化研究项目负责人
责任编辑:Sheep
*医学界力求其发表内容专业、可靠,但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做出承诺;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