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科学星光照未来”——2025上海市“科普校园行”总结展示活动在静安区少年宫举行。本次活动以“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发青少年科学热情”为核心,通过成果巡礼、专家聘书颁发、科学家互动对话等多元形式,集中呈现上海校园科普工作丰硕成果,共同探讨人工智能时代青少年科学教育的创新发展路径,为现场师生带来了一场兼具知识性与感染力的科学盛宴。
著名科学家、全国劳模、“抓斗大王”包起帆出席活动。相关负责人在致辞中强调,青少年作为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理应传承科学精神火种,争做科技创新的先锋主力。
据介绍
“科普校园行”活动以科学家精神为引领,联动知名科学家与上海气象学会等专业机构组建高水平科普巡讲团,通过榜样故事宣讲、互动交流等生动形式,让科学魅力直抵青少年心灵,有效激发了孩子们对科学的热爱与不懈追求。截至目前,活动已陆续走进多所中小学开展60余场科普活动,吸引3万余名中小学生踊跃参与,为孩子们搭建了探索未知、亲近科学的优质平台,助力他们在励志报国的道路上坚定前行。
本次展示活动的核心亮点之一,是静安区少年宫深耕二十余年的品牌项目“科普百校行”系列成果的集中亮相。作为区域科普育人的重要载体,该项目始终坚持资源整合、普惠共享,二十多年来,每周定期走进辖区中小学,每年稳定覆盖全区40余所中小学校、1000余个班次,累计惠及近7.5万人次学生。活动现场设置“炬火赓续”“知行合一”“新质领航”三大核心板块,通过实物展示、案例分享、互动体验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呈现了静安区在科普课程研发、实践活动开展、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丰硕成果,构建起兼具广度、温度与深度的科学教育新生态。
![]()
在“榜样领航 薪火相传”环节
现场为新加入“科普校园行”讲师团的专家颁发聘书,邀请他们以专业学识与行业经验为青少年科普事业保驾护航。随后,小主播代表与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代表登台完成赠礼仪式,象征着科学精神在代际的传承与纽带加固。“小记者对话科学家”环节中,小主播们以真挚童声生动讲述了林飞卿与包起帆两位科学家的科研故事——从攻克技术难题的坚韧不拔到心系国家发展的责任担当,感人至深的情节让榜样力量直抵人心,让科学薪火在代代相传中愈发炽热。
![]()
“探索躬行 智耀少年”互动交流环节
围绕“新时代科学家教育精神”这一核心主题,小记者们踊跃向包起帆、李力刚、张冬梅等科学家提问,从“科研中如何面对失败”到“青少年如何培养科学思维”,问题兼具童真与深度。
![]()
包起帆结合自身科研经历,坦言创新突破的核心始终是“解决实际问题”,他当年的多项发明创造都是为了破解工人作业中的安全隐患与效率瓶颈。他寄语青少年:
“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在于敢于挑战未知、以创新破解难题,希望你们从小涵养探究精神、锤炼独立思维,树立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
中国科学院科学家李力刚分享了自身三次转换科研方向的特殊经历,从最初的专业领域到响应国家需求投身新的科研课题,他用亲身经历告诉孩子们:
“科学探索不必固守一条道路,要主动对接国家发展需求,充分利用社会科普资源,大胆提问、带着问题去寻找答案。”
上海市园林科学规划研究院植物研究所所长张冬梅则带来了花卉育种领域的前沿成果,她坚守该领域20年,克服上海气候潮湿、土壤黏性大等诸多不利条件,成功培育出抗病耐热的月季新品种及“上海市花”白玉兰的改良品种。她鼓励青少年:
“找到自己真正热爱的事,在不断试错与坚持中,科学家精神会自然生根发芽。”
据悉
静安区少年宫将继续承载科普育人的初心使命,赓续二十余年的深耕精神,坚守优质均衡、普惠辐射的核心原则,持续整合优质科普资源,丰富科普活动形式,助力更多青少年在科技强国的征程中勇攀高峰,在新时代青少年科学教育的版图上书写更加璀璨的篇章。
![]()
记者:彭旭卉
图片:肖鸣亮
视频:任超
编辑:叶苹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静安官方微信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