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英媒:中国富人为何逃离新加坡?中国不给脸,新加坡也就是个县了

0
分享至

前言

前湖北首富兰世立的人生,就像一部过山车。

他曾是新加坡最自豪的入籍富豪,享受着无遗产税的奢华生活,然而一场破产,却让他经历了四年牢狱之灾。

2021年被判无罪后,兰世立彻底醒悟了:"新加坡就是坑!"



编辑:AJY

从追捧到噩梦

曾经的新加坡,在兰世立眼中简直是个天堂。

2002年入籍时,他享受着外人羡慕的优惠,企业所得税从20%降到15%。

甚至能谈到3%,没有资本利得税,没有遗产税。



凭借着外籍身份优势,兰世立在2005年创办东星航空。

成为当时中国最大的民营航空公司,24亿元身价挤进福布斯富豪榜。



可好景不长,2008年一场金融危机,让东星集团陷入资金困局,最终破产清算,兰世立也锒铛入狱。

四年牢狱之灾,让他从天堂坠入地狱,这一变故不是偶然,而是新加坡"客栈式"经济的必然宿命。



兰世立的经历不是个案,而是无数中国富豪的缩影。

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字节跳动创始人张一鸣等商业大佬鼓动的不少内地富豪。

也有些沦落到了惨淡离场。



数据统计,2024年新加坡百万富翁流入还有3500人。

到了今年,预估计下滑的人数逼近1400人,差点腰斩了。



这些冰冷的数字背后,是一个个鲜活的人生故事,是一场场从天堂到地狱的噩梦。

富豪们用脚投票,说明新加坡曾经的光环正在褪色,那个曾经的亚洲金融中心新星,正在失去吸引力。



这种变化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深层次问题的集中爆发。

曾经争相入籍的新加坡国籍,在一些富豪口中变成了"坑",这个转变耐人寻味。



兰世立曾是中国企业家协会的常务理事,也曾任全国工商联旅游商会副秘书长。

位居高位,眼界更宽,说的话更有可信度。

他的觉醒,预示着更深层次的变化正在发生。



疯狂收紧——新加坡的政策自杀

30亿新币的洗钱案,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这起案件因为涉案金额巨大,不仅打击了新加坡本土百姓对新加坡监管效果的信心。

也让国际圈对新加坡的反洗钱机制存有疑虑。



新加坡政府敏锐的察觉到了这件事会让新加坡经济受到影响,便积极的采取应对措施。

只不过,新加坡的反应太过激烈,其中单单是《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就让不少商人头疼。



根据这个法案,没有持牌的加密平台将被强制停运。

而且家办申请人还要披露家庭成员,不仅包括现任和子女,还包括前任、继子女、养子女。

但这些还没完,法案还规定,如果企业要雇用新加坡本地员工,那资本门槛要比25万新元要高。



这样一来,不少在新加坡运营公司的华人凭空出来了不少成本。

手续也更加繁杂,隐私也暴露了出去,各种情况对于这些华人来说都不太有利。

所以不管出于对资本的考量,还是对隐私的保护,不少华人富豪就纷纷离开了新加坡。



这种政策摇摆,就像一把双刃剑,既想留住中国客户,又怕被美国盯上,结果两头都不讨好。

中国富豪们用脚投票,既然不被欢迎,那就走人。

渣打银行数据显示,过去一年东亚客户对迪拜的咨询量翻倍,这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新加坡的自救来得太晚了,口碑一旦失去,想要挽回就难了。

让人头疼的政策背后,是新加坡深层的战略困境。



一方面想让中国富人多来点钱,可政策上又不太敢"太放"。

一方面怕国际压力,担心被美国等西方国家盯上。

另一方面本地社会对中国资本的舆论也没那么友好,担心会不会被别人说"卖国"。

这种左右为难的状态,就让中国资本感到有点"不太舒服"。



钱是最聪明的,哪里有安全感,哪里政策友好,哪里才是"家"。

中国富豪们怎么想,他们的目标还是希望资产能安全、灵活。

有个"备胎"身份,生意做得顺风顺水。



新加坡一开始给了这样的环境,政策透明,资金进出自由。

生活舒适,说华语不用再费劲学外语。

可等到国际局势变了,特别是中美博弈升级。

新加坡夹在中间,很多政策开始收紧,银行KYC查得比以前更严,房地产投资也有了更多限制。



有钱人不是傻子,哪里不被欢迎,哪里政策一变,他们跑得比谁都快。

家族办公室的朋友私下聊得很直白。

新加坡现在"既想吃中国这碗饭,又怕吃多了被人盯上",这心态让人没安全感。



县城体量——新加坡的致命缺陷

新加坡的尴尬,说到底是体量与野心的错配。

700多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连中国一个大点的县城都不如,资源极度匮乏,连水和沙子都得进口。

本土缺乏全球性大企业,搞了20多年的电子产业、生物工程,拿得出手的几乎没有。



旅游业更是可怜,被人戏称为"一二三"。

一个红灯区、两个赌场、三个景点,这样的经济结构,能支撑起"亚洲金融中心"的野心吗?

淡马锡2020年投资组合中,对中国的投资占比高达29%,超过本土投资25%,这种依赖性太危险了。



阿里、小米这些巨头,都选择在香港上市,而不是新加坡,这已经说明了一切。

没有市场腹地,没有核心产业,没有经济韧性。

新加坡就像一个用沙子堆起来的城堡,看起来壮观,其实一推就倒。



这种结构脆弱性,是新加坡与生俱来的基因缺陷。

为了生存,它必须奉行极致的重商主义,怎么吸引外资,给优惠,这是唯一的选择。

没有资本利得税,没有遗产税,个人所得税也低得可怜。

所以新加坡当年特别招中国新兴富人阶层的稀罕。



这种避税天堂的模式,在过去几十年全球化浪潮中。

让新加坡吃尽了红利,它也借着这么个契机,把自己打造成了一个外表无限光鲜的"账房先生"。

一旦新加坡觉得中国富人带来的"风险",它就会毫不犹豫地收紧政策,哪怕这么做会劝退客户。



久而久之,新加坡对富人的吸引力自然就下降了。

这就是客栈的宿命,它注定永远无法成为任何来客的家。

除了经济上的短板,新加坡在地缘政治上也玩得挺悬。

它一边吃中国经济红利,一边在安全上靠美国。

享受中美贸易的好处,但现在大国博弈白热化,这种骑墙策略不好使了。



回家真好——香港的绝对优势

相比之下,香港的优势就显得格外突出。

香港的底气,来自整个中国的支持,那里不仅是自家地盘,更是文化认同的归宿。



"家里人"这个身份,比任何优惠政策都更有吸引力。

兰世立说得对:"香港才是中国富豪们的'理想王国'。"

这不仅是地理位置的优势,更是文化的认同、情感的归属。

新加坡试图在经济上靠中国,安全上靠美国,这种骑墙策略在和平年代或许管用,但在大国博弈白热化的今天,注定失灵。



资本的流向最能说明问题,从新加坡到香港,这不仅是地理位置的转移,更是文明认同的选择。

迪拜的崛起其实也不是一夜之间的事,过去几年,迪拜通过免税、快速审批、隐私保护等政策,吸引了全球各路资本。



特别是俄乌冲突后,俄罗斯有钱人也大量涌入迪拜,国际资金一时间汇聚于此。

中国富人选择迪拜,其实是被新加坡的政策变化和国际形势倒逼出来的。

迪拜政府顺势而为,积极与我国企业合作,贸易额逐年上涨。

我国科技公司、金融企业在迪拜设点,推动了新一轮"出海潮"。



在迪拜,中国资本不仅找到了新家。

还带动了房地产、金融、科技等多个行业,迪拜成了中国海外资产配置的新高地。

和新加坡不同,迪拜对资金来源没那么多限制,身份审批效率高,生活环境也国际化。

有人开玩笑说,迪拜的豪车数量已经快赶上北京三环路。



迪拜的政策环境背后,是中东国家对全球资本的大门敞开。

新加坡的"金融中心"地位一旦松动,迪拜就顺势接棒。

香港再怎么样,它的背后是整个中国,它有中国给它兜底。

而新加坡呢,就那么点地方,一旦中国不给脸,它就露馅了。



前几年,新加坡媒体借疫情和贸易战嘲讽香港。

现在自己被打脸,富裕中国人精着呢,他们转去迪拜,就是投安全感和确定性的票。

说新加坡像个县,不是随便说说。

它体量小,没资源,没市场,没核心产业,却总想当全球中心。



人口就500多万,GDP靠金融和服务撑着。

但金融业现在面临香港竞争,中国投资占比高,但地缘风险大。

一旦东南亚整合,中国主导区域经济,新加坡就成边缘角色。

淡马锡调整投资,降中国比例,但整体还是亚洲锚定。



2025年,新加坡经济回暖,但富人外流让家族办公室关门,银行客户少。

富裕中国人转移资产,不光是钱的问题,是对未来的判断。

新加坡的脆弱外壳,一戳就破,这说到底就不是一个简单的"富人移民"问题。

这是一个安全感问题。

富豪们比谁都精,他们看得很清楚,香港再怎么样,也是自家地盘。

家里的事再怎么闹腾,闹完了终究还是家里人。



结语

兰世立的觉醒折射出时代变化,安全感正取代优惠政策成为首要考量。

香港凭借"家里人"的归属感,正重新确立亚洲金融中心地位。

这不仅是资本流向的转变,更是文明认同对功利选择的胜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26岁天才股神坦言:持有一只股,保留50%仓位,长期做T,稳赚不亏

26岁天才股神坦言:持有一只股,保留50%仓位,长期做T,稳赚不亏

股经纵横谈
2025-11-13 20:18:31
全运会乒乓球:4强对阵出炉!头号种子被淘汰,林高远4:1冲击金牌

全运会乒乓球:4强对阵出炉!头号种子被淘汰,林高远4:1冲击金牌

国乒二三事
2025-11-12 06:38:14
罗福莉入职小米引热议!网友神评:雷总厉害,不抄代码改挖王牌了

罗福莉入职小米引热议!网友神评:雷总厉害,不抄代码改挖王牌了

热点菌本君
2025-11-12 14:45:57
3200兆帕的超级钢已经冶炼成功?

3200兆帕的超级钢已经冶炼成功?

基斯默默
2025-11-02 20:03:34
怪现象——观众一边倒支持林高远,王楚钦罕见没人气,原因有2点

怪现象——观众一边倒支持林高远,王楚钦罕见没人气,原因有2点

花心电影
2025-11-14 09:54:34
网红网红,性感性感

网红网红,性感性感

可乐谈情感
2025-11-13 14:09:26
公司为何不让你领失业金?HR藏着3个秘密,第2条老板最怕

公司为何不让你领失业金?HR藏着3个秘密,第2条老板最怕

慧眼看世界哈哈
2025-11-14 10:36:05
点球大战伊朗5-4佛得角

点球大战伊朗5-4佛得角

懂球帝
2025-11-14 02:25:02
医生劝告:一旦吃上降压药,这5种食物必须戒掉,再吃有中风风险

医生劝告:一旦吃上降压药,这5种食物必须戒掉,再吃有中风风险

医学原创故事会
2025-11-07 23:58:06
奥巴梅扬:当年我从巴萨去切尔西是一个巨大的错误

奥巴梅扬:当年我从巴萨去切尔西是一个巨大的错误

懂球帝
2025-11-13 17:44:40
河北省廊坊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张海川被查

河北省廊坊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张海川被查

新京报
2025-11-13 17:15:03
鸽武缘宣布将登上擂台:我不知道自己行不行,将会向专业拳手请教

鸽武缘宣布将登上擂台:我不知道自己行不行,将会向专业拳手请教

杨华评论
2025-11-13 21:01:46
打工时代结束了,到底是谁砸了我们的饭碗…

打工时代结束了,到底是谁砸了我们的饭碗…

慧翔百科
2025-11-12 19:17:41
赵鸿刚师父宣布登台比赛!口头承诺不情不愿,不设时间表尽显敷衍

赵鸿刚师父宣布登台比赛!口头承诺不情不愿,不设时间表尽显敷衍

一枚野球君
2025-11-14 07:50:06
中国唯一长盛不衰的城市,强到可怕

中国唯一长盛不衰的城市,强到可怕

最爱历史
2025-11-13 16:02:44
担忧!凯特王妃私人照,奇怪的发际线引关注,抗癌后遗症严重了

担忧!凯特王妃私人照,奇怪的发际线引关注,抗癌后遗症严重了

夜深爱杂谈
2025-11-13 23:33:29
“泰国人妖”明明是男人,接待游客之前为什么还要偷偷吃避孕药?

“泰国人妖”明明是男人,接待游客之前为什么还要偷偷吃避孕药?

刘小顺
2025-11-13 12:36:24
老人搭伙坚持AA制,60岁大妈:那是你的一家4口,与我无关

老人搭伙坚持AA制,60岁大妈:那是你的一家4口,与我无关

莎莉说情感
2025-11-13 17:35:03
“荷兰太坑,我们自己去找中国工厂谈…”

“荷兰太坑,我们自己去找中国工厂谈…”

观察者网
2025-11-14 11:51:03
全网都知道了!金鹰电影节刚开幕《沉默的荣耀》直接冲成全场焦点

全网都知道了!金鹰电影节刚开幕《沉默的荣耀》直接冲成全场焦点

乐悠悠娱乐
2025-11-14 09:51:24
2025-11-14 14:12:49
三石记
三石记
感谢关注、持续更新~
6726文章数 20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财经要闻

统计局:前10月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4.7%

头条要闻

大陆发布"台独"打手悬赏通告后 岛内网民的反应来了

头条要闻

大陆发布"台独"打手悬赏通告后 岛内网民的反应来了

体育要闻

40岁C罗肘击染红 离场时怒骂对手主帅

娱乐要闻

《国色天香》编剧发长文质疑古二?

科技要闻

火箭成功回收 贝索斯终于追上马斯克一小步

汽车要闻

小鹏X9超级增程动态评测全网首发 高速实测车内65分贝

态度原创

游戏
艺术
亲子
公开课
军事航空

索尼高管:PS5仍有大量潜力 最畅销游戏尚未推出!

艺术要闻

伟人写给宋庆龄的信:狂草艺术的巅峰之作

亲子要闻

恭喜!香港知名女星怀孕九个月临盆在即,大方透露是人工受孕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美军多海域再现“航母真空”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