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
建造于1935年的龙门邨,是上海现存最大的近代新式里弄建筑群,1999年被列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被誉为“没有围墙的老城厢历史文化博物馆”。
![]()
追溯历史,龙门邨建邨之前,这里是1865年创建的龙门书院,即上海中学前身。书院搬迁后,原址被划分成53宗地块分别出售,由业主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喜好聘请建筑师设计建造,形成古典折衷式、装饰艺术派、现代风格等风格各异的流派,在民间素有“微缩万国民居群”之称。龙门邨现存各类中西合璧式公馆76幢,西班牙式、苏格兰式、古典巴洛克式和中国江南民居相邻而建,相得益彰,毫无违和感。
![]()
![]()
作为黄浦区老西门街道“一街一路”环龙门邨大林路街区改造的一项重点,百年龙门邨通过局部改造、外立面焕新,正以全新面貌“闪亮返场”。
![]()
![]()
![]()
![]()
在环境整体提升项目中,设计团队先后与社区居民代表召开4次座谈会,了解居民对龙门邨“新生”的诉求,丰富环境整体修缮内容,同时邀请对建筑历史有深入了解的“原住民”对龙门邨的“前世今生”进行解读、剖析,为后续建设提供文化素材。
![]()
龙门邨内的“衡庐73”经过设计修缮,打造成了职工之家、新就业群体服务驿站居、民共享空间。该空间项目是老西门街道和“两新”组织众筹共建社区空间的一次全新尝试。
![]()
![]()
![]()
如今,走进龙门邨,这座百年老里弄焕发着新活力,路面青砖恢复了往日模样,各具特色的门头逐渐清晰,历史建筑重现历史风貌。近千居民生活在此,烟火气十足,延续着老城厢的历史文脉。经常有游客慕名前来,感受最地道的里弄风情。
![]()
![]()
![]()
![]()
原标题:《老里弄续写新篇章,百年民居建筑群龙门邨“焕新返场”》
栏目主编:王蔚
文字编辑:王柏玲
本文作者:文汇报 袁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