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罪了欧洲又惹恼美国,乌克兰还有出路吗?美国前军官突然发出“圣诞追杀令”,泽连斯基已经三面楚歌?
![]()
当地时间11月11日,《华尔街日报》援引乌高官消息称,基辅证实波兰曾协助北溪案嫌犯逃离,且由乌驻华沙武官负责护送。此前10月,波兰拒绝引渡涉案乌籍嫌疑人,德媒更披露6名嫌疑人与乌前军方高层关联密切。
一系列线索使外界将“涉案指向”锁定乌克兰,认为乌高官表述近乎承认北溪案调查相关进展。
美国前五角大楼顾问麦格雷戈11月9日透露,乌内部流传泽连斯基及核心团队正秘密策划外逃波兰;
及至10日,美国前国务卿办公室主任威尔克森通过非公开渠道向泽连斯基发出警告,称其若圣诞节前不离基辅,人身安全将面临“不可控风险”。
对此,有观点认为,北溪爆炸引发欧洲能源危机,乌疑似涉案且配合调查消极,导致欧洲多国援乌态度转冷;国内7月17城爆发大规模示威,退伍军人与现役士兵参与,扎卢日内支持率反超、政府高官更迭频繁,执政根基松动;美国不再无条件援乌,拒供“战斧”导弹并力推“就地停火”,三重压力下泽连斯基已“三面楚歌”。
也有观点指出,“基辅承认北溪案”非官方表态,泽连斯基与扎卢日内均否认,调查尚无实质结果;“圣诞警告”更属舆论博弈,且前线战局胶着,泽连斯基仍是西方认可的乌核心代表,短期难被替代。两种观点孰是孰非?局势后续将走向何方?
![]()
政治风波发酵之际,战场态势同样关键。11月11日,红军城(乌称波克罗夫斯克)成俄乌争夺焦点:俄军已控制该市95%区域,数百支3-5人突击队全力清剿;乌军退守数百米外的米尔诺格勒,依托地下通道维持后勤与兵力调动。
![]()
英国《金融时报》警告,乌军“不惜代价保红军城”的策略加剧兵力补给危机。
紧接着,俄军事频道同期曝光,在米尔诺格勒,乌军第38海军陆战旅防御据点遭FAB-3000UMPK高爆航弹精准轰炸,数十人伤亡;俄军无人机24小时监控,使乌军动向全程暴露。而当地大雾天气亦为俄军推进创造条件,乌军则试图猛攻罗金西克镇解围。
![]()
此外,当前美欧对乌态度呈微妙平衡:美国方面,特朗普虽曾放话“不再资助”,但美乌4月签署矿产协议后关系缓和,会晤多转闭门以避公开矛盾;欧盟方面,12月峰会“用俄资产援乌”计划通过概率低,援助规模或缩水,但英法德意波等主要大国仍坚定挺乌,未现根本性立场转变。
![]()
有分析认为,美欧眼中泽连斯基仍是乌“最优解”:一方面,他在西方建立稳定政治形象,是乌获取外援的核心纽带,短期无替代者能协调西方资源;另一方面,69%民众支持“尽快停火谈判”,泽连斯基提出的“韩国模式”方案——按现有接触线划停火线与缓冲区,搁置乌东四地争议,由美欧保障安全与重建——精准契合民众诉求,为其巩固支持率提供支撑。
![]()
更关键的是,地缘格局下俄乌冲突“长期对峙”概率更高,乌在美欧对俄战略中的价值未失,美乌、欧乌互动框架短期难颠覆。泽连斯基的存在既维系乌内部基本凝聚力,也为各方提供稳定沟通接口,即便冲突缓和,其政治角色仍具多种可能。
当然,若俄军3-4周内全面控制红军城与库皮扬斯克,或触发美欧态度生变、推动实质谈判——届时泽连斯基若拒谈引发美欧不满,局势恐再生变数。
![]()
种种迹象显示,未来三至四周是俄乌冲突走向的关键窗口期。乌克兰及泽连斯基的命运,与前线战局、美欧态度等多重因素深度交织,后续发展值得持续关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