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妞出生的时候,除了刚出来那一刻哇哇哭了两下,后来就一直睡着。
但等到了晚上,她却不肯睡了,一直哭。宝爸抱着她在医院走廊走来走去,走了一晚上。
一进来就哭,出去就不哭,可把宝爸累坏了。
而我隔壁床的那个宝宝,却安静得很,一直是吃了睡、睡了吃,丝毫不见哭一下。
为啥有的宝宝出生会一直哭,而有的宝宝则出生一直睡呢?他们有什么区别?
![]()
一:适应方式不同
宝宝出生,都需要哭一哭。
因为在妈妈肚子里时,他不需要用肺呼吸。这时候,他的肺里,还充满着羊水。
但离开妈妈的肚子,来到外界环境中,没了胎盘和脐带的帮助,他需要靠自己呼吸。
所以,他必须哭一哭,将肺泡打开,吸入氧气,然后开启肺部循环。
若他不哭,医生才要担心呢,得动手将他拍哭。若还不哭,则可能需要进行紧急处理了。
只是,有的孩子,他需要哭的时间长一些,强有力地激活肺部力量,让身体血液和氧气循环得更多一些。
在医生看来,只要他各项指标没问题,哭一哭,反而是健康的信号。
而有的孩子,他除了喝奶,其余时间都是呼呼大睡。
同样的,只要检查没问题,一直睡的孩子,也很健康。
相比起哭得多的孩子来说,他适应用肺呼吸的方式更温和。他们可能天性更平和,面对自身变化,反应没那么激烈。
当然,除此之外,还有另外的差别。
![]()
二:环境不同
还有一种可能,是他们的外界环境不同。
比如一直哭的宝宝,他从恒温、黑暗、安静的子宫里,来到明亮、吵闹、温度不一的环境中,会有些不适应,所以他会哭得多。
尤其当环境还让他不舒服时,他会哭得更厉害。
比如我就后知后觉,布妞到了晚上一直哭,是因为,当时病房只开了一盏灯,而且,那盏灯就在她婴儿床的正上方。
白天没开灯,她还好。但到了晚上,那明晃晃的灯直接照着她,她不舒服,所以就不愿睡,一放下就哭。
而且,当时屋子比较闷,而我们床位又靠里边,对外界还很敏感的她,自然觉得进屋子睡觉是件很不舒服的事。
所以,她要宝爸抱着她在外面透气。
而出生一直睡的孩子,则可能是,环境让他很舒服。
比如出生时比较顺利,他所在的屋子温度、空气、光线、声音等,都很适宜。
所以,他能安心地舒舒服服睡大觉。
除了环境不同以外,还有一个来自宝宝内在的差别,常常被我们忽略。
![]()
三:需求不同
有些孩子,天生需求比较多一点。
他需要多抱抱,不抱,就哭;
他需要安静的环境,谁大声说话,把他吓一跳,哭;
他需要及时喝奶,稍微晚一点点,他不满意,哭。
这类孩子,需要我们给予更多的关注,妈妈带娃时,也会更累一点。
而有的孩子,他一出生就是传说中的“天使宝宝”。他们需求没那么多,也更有耐心一些,只要吃饱穿暖,他没别的太多要求。
这样的孩子,会很好带,妈妈也会相对轻松一些。
只是,如果宝宝一直哭得声音很尖利、持续不断地哭,我们还是要及时询问医生,看宝宝是不是哪里不舒服,要怎么调整。
同样的,若孩子一直睡得太沉,吃奶都叫不醒,我们也要提高警惕,多问问医生。
当然,每个宝宝,都有他的独特性,不管哭得多还是少,都是他们开启生命之旅的独特方式。
你家娃出生后,是哭得多,还是睡得多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