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患者门诊用药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门诊长期处方用药指南(2024试行版)》,为冠心病患者的长期药物治疗提供了明确的管理规范,特别是为基层医务人员开展冠心病长期处方工作提供了具体指导。掌握长期处方的适用标准、管理要点和转诊指征,将有助于基层医生更好地服务冠心病患者,在保障医疗安全的同时减轻患者的就医负担。
01
哪些患者适合长期处方?
![]()
符合以下全部条件的冠心病患者,可由医生开具4-12周的长期处方:
- 诊断明确:经相关检查,冠心病诊断明确
- 病情稳定:病情相对稳定,无需再进行复杂的治疗,可进入恢复阶段
- 方案稳定:心血管专科治疗方案确定,持续用药方案无调整3个月以上
- 指标平稳:冠心病相关临床实验室检查指标基本正常或平稳
重要提示:急性冠脉综合征6个月内不宜开具4周以上长期处方。
02
长期处方管理要点
![]()
01
危险因素控制
- 积极治疗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危险因素
- 遵循相关疾病管理指南管理血压、血糖、血脂
02
生活方式干预
- 合理摄入能量及营养
- 增加身体活动
- 戒烟、限酒
- 控制体重
03
定期监测与复查
实验室检查(推荐3至6个月为检查周期):
- 血常规、血生化、肌钙蛋白等
- 血糖、血脂等指标
影像学检查(推荐6个月至1年为检查周期):
- 心脏超声、颈动脉超声、冠脉CTA等
- 必要时转诊至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检查
04
特殊患者管理
患有多种疾病需要长期联合用药的患者,建议在上级医疗机构咨询药师门诊后,再进行长期延续治疗。
![]()
图片来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门诊长期处方用药指南(2024试行版)》
03
常用药物与转诊标准
![]()
01
冠心病常用药物
指南列出了冠心病长期处方常用药品,包括:抗血小板药物、调脂药物、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药物、钙离子拮抗剂、ACEI/ARB、其他药物等。
![]()
![]()
![]()
![]()
图片来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门诊长期处方用药指南(2024试行版)》
02
转诊标准
上转至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指征:
- 持续在基层用药1年以上,需要到上级医院进行冠脉或其他心脏相关检验检查
- 就诊时发现新发心绞痛症状原有症状加重
- 药物疗效不达标不良反应不能坚持原治疗方案,调整治疗无效者
下转至基层医疗机构标准:
冠心病患者经过急性期治疗后,临床病情稳定,且符合长期处方开具标准,可考虑下转至基层卫生医疗机构。
![]()
基层能力提升
![]()
温馨提示:本文内容由AI基于《骨关节炎患者门诊长期处方用药指南(2024 试行版)》进行整理和解读,旨在为基层医生提供学术参考,不构成任何医疗建议或诊疗方案或用药推荐。具体患者诊治请结合临床实际情况,并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医疗规范,在全面评估后制定。如有疑问,请及时转诊至专科医疗机构或咨询相关专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