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是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收官之年。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张玉卓在9月17日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国务院国资委聚焦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接续推进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和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改革成效。
在加快构建支持国有企业全面创新体制机制方面,中核集团高起点布局聚变未来能源产业,成立聚变专业化公司,联合34家央企、高校、科研机构组建聚变创新联合体,推动聚变产业加速培育。
![]()
国家电投分别组建涵盖148家、71家成员单位的“国和一号”、重型燃机2个产业链联盟,形成以国家电投为总体设计和集成创新龙头、以成员单位为主体的产业创新联合体。截至目前,“国和一号”具备整机100%国产化能力,CAP系列机组在建在运20台,形成高质量产业集群。
![]()
南方电网多措并举,实施基于战略引领、业务驱动的人才队伍规划,促进战略、业务与人才发展紧密耦合。推行筑巢引凤计划,在深圳、香港创建人才飞地,高效对接全球人才市场,灵活集聚和使用各方面优秀人才;实施人才托举工程,对高精尖缺人才“一人一策”精准支持,加大住房、医疗、子女教育等人才服务保障力度;建立“人才+项目”工作体系,在重点创新领域、重大科技项目、重点工程建设,重要攻关任务中集聚培养使用人才,为项目配“尖兵”,为人才搭“舞台”。近三年,新增省部级及以上人才140余人,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81人。
中国中车全面建设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综合型人才高地,加快推进长春、大连、青岛、长沙区域型人才聚集平台和重庆、南京、西安、成都、武汉等城市型人才聚集平台建设,构建中车人才高地“1+4+N”雁阵发展格局,吸引聚集多层级、多元化专业人才,打造央企人才高地建设的标杆及典范。
中国煤科建立专利从“精准确权”到“分类赋权”的管理机制,差异化设置赋权比例,即基础与应用基础类60%,技术和工艺类50%,产品类40%。近两年累计完成1200余项有效专利赋权,对1500名专利发明人分配转化收益超过3000万元,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研发创新积极性。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方面,国务院国资委指导央企深入实施产业焕新行动、未来产业启航行动,新一代移动通信、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等领域规模不断壮大,产业带动力持续强化,集成电路、新材料、工业软件等领域关键环节支撑保障能力显著提升,同时,大力实施“AI+”专项行动,中央企业在能源、制造等重点行业挖掘布局超400个应用场景。
国家管网集团加快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探索氢气、液氨、甲醇、二氧化碳以及数据输送,形成系列标准规范,甲醇与成品油顺序输送完成工业性试验。
煤电领域,中国华电开展“大规模工业软件焕新”、煤电“上大压小”、风电“以大代小”等专项行动,推进“三改联动”和煤电低碳化改造建设,加快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发展。
![]()
水电领域,三峡集团构建以工业互联网为核心的智能水电,发布智能水电蓝图,打通200余个生产管理系统,链接水电设备部件超过23万个,打造水电站运维向无人化、远程化、标准化方向发展的新质态,大幅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装备制造领域,“十四五”期间哈电集团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投资20.37亿元,建成13个数字化车间、5条数字化生产线、17个数字化生产单元,建成后生产能力平均提升35.3%、生产效率平均提高27.5%。
央企大都在产业链中居于关键位置,承担着促进产业融通发展的职责使命。国务院国资委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能源资源、高端装备制造等重点领域,持续推进现代产业链链长建设。
2024年11月6日,中核集团在四川省成都市发起并主办首届核技术应用产业链共链行动大会。中核集团党组成员、总会计师王学军在致辞中表示,中核集团愿勇当我国核技术应用产业链“链长”,充分发挥在核技术应用领域的产业和技术优势,在更高起点、更高水平上深化产业链务实合作,以核技术应用现代产业链建设引领和带动国家核技术应用产业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国家电网抓住科技先导企业培育关键“点”,公司系统累计46家单位入选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连通主体支撑“线”,系统梳理高端输变电等7条支链2000余家企业,设置19个研发专项,发力补链强链。拓展辐射带动“面”,建设国网智慧能源双创科技园等一批优势特色产业园区,以更强合力打开产业合作新格局、塑造互利共赢新生态。
![]()
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是布局优化、结构调整的重要抓手。国务院国资委聚焦服务国家战略,推动完成稀土领域、新能源动力电池领域资源整合。
地方国资国企结合自身产业布局情况,进一步推进重组整合。四川省国资委针对省属企业能源主业底子薄、规模小、支撑保障力弱等问题,采取新设合并方式,重组整合川投集团、省能投集团,组建四川能源发展集团,推动“物理整合”向“化学融合”转变,打造集源网荷储一体、水风光氢天然气等多能互补的国内一流大型能源企业,为国家战略腹地建设,增强能源安全保障提供战略支撑。
健全国有企业公司治理体系方面,中国中煤坚持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动态完善“四个事项清单”(党委会、董事会、总办会三个决策事项清单和党委前置事项清单),同步有机融入职权配置手册,形成“多单一表”,并“一对一”指导所属128家企业党委、60家法人企业党支部(党总支)动态完善前置事项清单和集体研究把关清单,推动各治理主体决策程序衔接运转规范。
构建灵活高效市场化经营机制方面,中国华电集团总部“以上率下”开展“一部一策”“一人一表单”全员绩效考核,在公司系统全面推行管理人员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制度,对认定符合考核末等或不胜任“情形”的管理人员实行常态化“退出”。
国家能源集团将“同一企业内副职间得分差距不低于5%”的管理要求内嵌为系统校验逻辑,差距未拉开无法提报,推动企业主动提高管理标准和要求。同时,打通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系统与认知领域系统数据壁垒,将有效成绩引用到领导人员综合考核评价中,真正做到考核结果的刚性兑现。
中国能建逐步将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拓展至各级企业独立核算分公司负责人、项目部负责人,2024年延伸至集团总部、各级企业部门负责人及以上管理人员,全面压实各级管理人员责任。
国务院国资委还指导央企和地方国企扎实开展价值创造、管理提升、品牌引领等专项行动,指导推动中央企业主动对标一流、补短锻长。在2024年11月7日举办的第七届中国企业论坛上,中国企业联合会发布11个行业世界一流企业评价指标体系。根据评价指标体系,中国石油、中国海油、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国家能源集团、中国中车集团等10家进入世界一流企业方阵。
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李镇表示,下一步,国资央企将对照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方案明确任务,一项一项攻坚,既抓进度更重质量,既抓总体也重视个体,确保改革任务高质量完成,交出一份经得起检验的答卷。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