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见习记者 杜嘉文
“我们穿的衣服,真的是塑料瓶子做的吗?”随着环保理念普及,“塑料瓶变服装”的说法逐渐走进大众视野。带着这一疑问,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专访了服装行业资深从业者、原在服装品牌H&M和Gap工作了23年的杜女士,为大家揭开服装原料背后的“冷知识”。
“说衣服是塑料瓶子做的,其实是种通俗化表达。”杜女士开门见山,首先厘清了核心概念。
大家常说的“塑料瓶服装”,本质是用再生涤纶制成,而涤纶(学名聚酯纤维)是合成纤维的代表,与尼龙、氨纶同属一类,区别于棉、麻、丝等天然纤维。
为何会有“塑料瓶”的说法?杜女士解释,塑料瓶的原材料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这种材料在塑料行业被成为PET,而在纺织行业它被叫做涤纶(或称聚酯纤维),所以塑料瓶和涤纶属于“同胞兄弟“。回收塑料瓶后,需经过清洗、再加工,最终织成面料。
但她特别强调,这只是涤纶的狭义来源。“目前国内市场上,大部分服装用的还是原生涤纶,直接从石油,天然气等石化原料提取制成。因为受制于生产成本和供需关系以及某些特定颜色的高要求,再生涤纶的价格甚至比原生涤纶更高,多被注重环保形象的快时尚品牌,按一定比例使用以践行环保理念。”
![]()
回收塑料瓶 后期织成面料
采访中,杜女士还纠正了大众对常见面料的认知误区。比如常被提及的“冰丝”,并不是一个标准的纺织材料名称,其主流材质是再生纤维素纤维(俗称人造棉或人造丝),仅部分产品是有涤纶或者锦纶(尼龙)制成。而“空气层”面料的核心是制作工艺,通过特殊结构设计,在织物内形成空气层以实现保温功能,并非特指涤纶材质。“像羊羔绒、雪纺、牛奶绒这些常见面料,才大多以涤纶为原料。”
![]()
网传衣服是塑料瓶子做的
谈及涤纶的特点,杜女士坦言,它虽不如天然纤维透气亲肤,但在结实度、耐磨性上优势显著:“我们穿的袜子很少是100%纯棉,通常会加30%左右的尼龙(合成纤维),就是为了更耐磨。”
随后,杜女士笑着说道:“把涤纶服装说成塑料瓶做的,就像用打比方让老百姓快速理解。”
杜女士进一步解释:“石油作为原材料,对普通人来说是抽象概念,它既看不见具体形态,也很难将黑色原油与彩色服装直接关联。但塑料瓶是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物品,从塑料瓶到衣服的表述,能快速建立形象的色彩认知,降低理解门槛。
下次看衣服标签,再听到“穿的是塑料瓶吗”,或许大家就能笑着说:“这事儿,我门儿清!”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