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期要点
1、2家深企拟上市募资建研产基地
近日,上交所官网披露两则科创板 IPO 受理信息,深圳核心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 “核心医疗”)与深圳市恒运昌真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 “恒运昌”)相继启动上市进程,募资拟投资方向均聚焦研产基地建设、核心技术研发等核心业务领域。
核心医疗的科创板 IPO 由华泰联合证券保荐,此次拟募资 12.17 亿元,资金将用于四大方向:循环支持前沿产品研发、人工心脏产业化基地建设、营销网络及数字化建设,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核心医疗成立于2016年,注册地址在深圳南山,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公司专注于机械循环辅助装置(俗称“人工心脏”)等高端创新医疗器械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实现了在植、介入人工心脏领域全面布局,致力于为全球广大心衰患者打造全面解决方案。在人工心脏微型化方面,核心医疗自主研发的超小型全磁悬浮人工心脏——Corheart® 6的关键性能指标已达到国际同类产品的同等水平,有力提升了国产人工心脏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同时,在介入式人工心脏 CorVad 等产品线上,核心医疗也进行了研发创新,实现在较小的介入尺寸内产生较大流量,其自主设计的微型电机以及控制技术也进一步降低了溶血风险,提升了产品稳定性和长期运行可靠性。
恒运昌拟通过科创板上市募资15.5亿元,保荐机构为中信证券。募集资金将投向五大项目,包括沈阳半导体射频电源系统产业化建设、半导体与真空装备核心零部件智能化生产运营基地建设、研发与前沿技术创新中心建设、营销及技术支持中心建设,同时补充流动资金。
恒运昌成立于2013年,注册地址在深圳宝安,是专精特新“小巨人”、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作为国内领先的半导体设备核心零部件供应商,恒运昌主要从事等离子体射频电源系统、激发装置、直流电源等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技术服务。公司还引进真空获得、流体控制等相关核心零部件,为等离子体工艺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2、深圳罗湖拟招商宏济医疗建内窥镜研产基地
近日,深圳市罗湖发改局发布关于《罗湖区清水河片区05-07南地块重点产业项目遴选方案》的公示,项目拟建设全球一次性内窥镜研发生产基地,占地面积约1万㎡,用地功能为新型产业用地(M0),未来将助力罗湖区打造高端医疗器械制造产业集群,形成显著的规模效应与产业带动效应,推动医疗器械产业向智能化、高端化转型。项目意向用地单位为深圳市宏济医疗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简称“宏济医疗”)。
宏济医疗成立于2014年,注册地在深圳龙岗,是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公司致力于为全球提供前沿内窥镜诊疗方案,累计获得上百项发明专利,推出覆盖麻醉科、呼吸科、ICU、泌尿科、普外科、消化科、妇科等多领域的一次性与重复性使用内窥镜产品。公司产品现已通过NMPA、CE、FDA、MDSAP等多项国际认证,畅销国内及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成功在全球超过10.000家医疗机构实现安装与应用,持续为全球患者和医护人员提供高效、安心的医疗支持。
![]()
01/
产业招商企业拿地周报
好企业去哪?
1、深圳都市圈国有产业用地最新一周供应、出让大数据
深圳都市圈(深圳东莞惠州)三座城市最新一周工商产业用地出让3宗,新增公告10宗,合计供应30.8万㎡产业用地,出让产业用地产业监管效益合计年产值/营收≥10.3亿元,年税收/财政贡献≥0.3亿元。
1、深圳出让0宗,新增公告1宗。
2、东莞出让0宗,新增公告3宗。
3、惠州出让3宗,新增公告6宗。
![]()
出让地块信息如下:

出让地块1:惠州市仲恺高新区ZKD-010-29-05地块
用地性质:工业用地
用地面积:31,672㎡
容积率:2.5
建筑面积:79,180㎡
成交价:3,305万元
地面价:70万元/亩
准入产业:涂布机、涂布模头、涂布烘箱等设备的研发、生产及销售
产业监管:项目投资强度≥800万元/亩;年产值/营收≥6.35亿元,地均年产值/营收≥1,337万元/亩;年税收≥0.19亿元,地均年税收≥40万元/亩
竞得人:惠州市鑫鼎创科技有限公司
出让地块2:惠州市仲恺高新区ZKB-060-13-02地块
用地性质:工业用地
用地面积:17,098㎡
容积率:2.5
建筑面积:42,745㎡
成交价:1,775万元
地面价:69万元/亩
准入产业:导热管和均温板等设备的研发、生产及销售
产业监管:项目投资强度≥780万元/亩;年产值/营收≥4.0亿元,地均年产值/营收≥1,560 万元/亩;年税收≥0.11亿元,地均年税收≥45万元/亩
竞得人:惠州瑞捷科技有限公司
出让地块3:惠州市龙门县LH-01-13-02地块
用地性质:一类物流仓储用地
用地面积:12,613㎡
容积率:≥1.2
建筑面积:≥15136㎡
成交价:505万元
地面价:27万元/亩
竞得人:亨达利(广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02/
厂房及产业用房租赁周报
好企业租哪?
1、深圳村集体厂房等产业用房最新一周租赁成交大数据
深圳最新一周(1103-1109)村集体厂房等产业用房租赁成交25宗,出租建面约13.8万㎡,位于龙岗、坪山、宝安、龙华,平均月租金为21.2元/㎡。
![]()
03/
产业融资周报
好企业在哪?
1、深圳最新一周“20+8”战兴产业集群及未来产业新获股权投资企业汇总表
深圳最新一周(1103-1109)“20+8”战兴产业集群及未来产业有9大产业领域共12家企业新获股权投资,其中高端装备与仪器、机器人、智能机器人企业各2家,半导体与集成电路、高端医疗器械、合成生物、人工智能、智能传感器、智能终端企业各1家。
![]()
2、按深圳“20+8”战兴产业集群及未来产业分类的国内最新一周新获股权投资企业汇总表
最新一周(1103-1109)国内统计口径内共发生82起投融资事件,已披露的股权投资总额合计约34.7亿元。其中按深圳“20+8”战兴产业集群及未来产业分类统计口径,过去一周国内共有81家企业新获股权投资,已披露的股权投资总额合计约34.7亿元。
![]()
3、按深圳“20+8”战兴产业集群及未来产业分类的国内最新一周IPO及已披露并购汇总表
最新一周(1103-1109)国内重点监测到国内11家公司IPO,位于上交所、港交所;国内披露已完成的并购事件13起,其中按深圳“20+8”战兴产业集群及未来产业分类统计口径,过去一周国内共有10家公司IPO和11起并购事件。
![]()
![]()
备注:本表格中仅统计符合深圳“20+8”产业集群类型的企业,不含股权融资企业;统计口径上,最新一周(1103-1109)对应财联社创投通数据周报(1101-1107)、私募通数据周报(1101-1107)、睿兽Pro投融资周报(1101-1107)和36氪融资周报(1101-1107)等平台数据。
4、900亿元中长期基金群落地深圳
近日,“深圳创投日”三周年:“AI时代”主题活动在南山区举办。活动当天,超900亿元中长期基金群落地深圳,涵盖银行系资本、险资资本及专注早期的科创种子基金,实现了对科技企业全成长周期的资本覆盖。在各方代表共同见证下,基金群正式启动,将作为关键支撑,精准赋能人工智能、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深圳“20+8”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04/
工改工及工业上楼项目动态
ONE INDUSTRY
1、深圳:规划修改公告1项。
![]()
2、东莞:无。
3、惠州:无。
05/
城市产业动态
ONE INDUSTRY
1、深圳:网络数据安全合规实验室落户前海。
近日,网络数据安全合规实验室签约暨建设启动仪式在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期间举行。仪式上,中央网信办数据与技术保障中心、深圳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和深圳市前海管理局共同签署了《共建网络数据安全合规实验室合作协议》,正式携手建设网络数据安全合规实验室。此次签约标志着该实验室正式落户深圳前海,也是全国仅有的三个、广东省唯一的网络数据安全合规实验室。
2、深圳:罗湖全面优化产业政策。
近日,针对深圳市人大代表提出的《关于扶持本土与招引落地的中小微企业,助力健康产业经济发展的建议》,罗湖区人民政府发布汇办意见,称已全面优化产业政策体系,大幅降低政策门槛,使政策覆盖更多中小微企业。据悉,该政策构建了从“创业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创产用房—主题楼宇(园区)—产业用地”的全生命周期办公空间支持政策,为中小微企业提供创业空间及孵化器加速器空间,最高可免租三年。
3、深圳:宝安加码扶持数字文娱软件和互联网企业。
近日,宝安区工信局启动“2025年第二批数字文娱软件和互联网企业入驻数字文娱基地”申报工作,申报面向主营业务为数字文娱业务且属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互联网和相关的企业开放,今年成功入驻前海科兴科学园等园区的企业,将享受12个月免租的优惠。
4、深圳:深圳综改创60多个“全国第一”。
近日,广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在广州召开第一场“‘十四五’广东成就”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期间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情况。发布会上获悉,深圳综合改革试点创造60多个“全国第一”;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获得国务院批复;推动民营经济蓬勃发展,企业数量、增加值、进出口、税收等多项指标都稳居全国第一;连续4年获全国营商环境最佳口碑省份。
5、深圳:南非贸工部首个海外办公室落地南山。
近日,以“中南携手·共赢未来”为主题的深圳(南山)南非投资对接活动在全球服务中心圆满举行。现场,南非贸易、工业和竞争部与全球服务中心正式签署谅解备忘录,南非贸工部在海外首个办公室正式落在全球服务中心。本次南非贸工部与全球服务中心的合作,不仅是两地经贸关系深化的体现,更是南山区践行双向开放、构建“内外联动”开放型经济新格局的生动实践。
06/
产业政策规划
ONE INDUSTRY
1、广东:从“给政策”到“给机会”迭代升级,广东为“AI+制造业”精准配对
近日,《广东省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简称“方案”)正式发布。方案将围绕强化关键供给、促进应用推广、构建支撑体系、优化要素保障等方面,广东出台16条政策措施,推动支持方式从“给政策”向“给机会”迭代升级,精准引导“人工智能+制造业”供需高效对接,加快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制造业”融合发展示范区。
信息来源:
https://www.gd.gov.cn/zwgk/wjk/qbwj/ybh/content/post_4787001.html
《方案》重点内容如下:
一、强化工业人工智能关键供给
(一)推动工业模型创新发展。以“百行千模”为牵引,聚焦电子信息、智能家电、汽车、机器人等重点行业,支持工业企业、人工智能企业培育一批适应制造业复杂任务环境、具备跨模态数据处理能力的垂直领域大模型,研制一批质量检测、工艺优化、设备运维等场景专用小模型,对于符合条件的工业模型项目择优予以资金支持。鼓励地市设立“模型券”,支持企业购买工业模型服务。依托专业机构建立工业模型评测体系,评估工业模型综合能力。(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科技厅、省国资委按职责分工负责,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落实。以下均需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落实,不再列出)
(二)加强工业数据开发利用。围绕电子信息、装备、原材料、消费品等行业,支持工业企业、平台企业、数据服务企业建设高质量的行业通识和行业专识数据集,构建生产工艺参数、设备运行数据、质量检测报告、故障诊断记录、供应链信息等工业知识语料库,将工业领域数据集和工业知识语料库纳入重点项目支持范围。支持企业承担和建设可信数据空间创新发展试点。推进建设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广东分中心,探索构建制造业领域数据资源交换体系。(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政务和数据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支持工业智能算力应用。支持企业利用韶关数据中心集群、各地市算力基础设施等各类智算资源,训练开发工业模型。发挥省市合力,通过“算力券”“训力券”等政策工具,对于符合条件的企业予以资金支持,降低算力使用成本。支持工业企业、电信运营企业、通信设备企业建设边缘数据中心,推动端侧设备智能化升级,在感知设备、生产装置、控制单元、无人运输车辆等部署轻量化算力模块,实现工业云端训练、边缘推理、终端感知等多场景算力综合应用。(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政务和数据局、省发展改革委、省通信管理局、中国电信广东分公司、中国移动广东公司、中国联通广东省分公司、省广电网络公司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打造高价值工业智能体。聚焦研发设计、生产运营、运维服务、节能降耗、供应链管理等重点场景,支持工业企业、人工智能企业打造一批具备数据处理和智能决策能力的工业智能体,创新规划决策、工具调用、长期记忆、任务执行等原生应用范式,对于符合条件的工业智能体项目择优予以资金支持。支持广州、深圳等地市建设智能体领域创新中心,培育一批感知、需求、执行、决策、评测类智能体。鼓励研制多智能体互联互通规范,制定和推广工业智能体主流协议标准。(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市场监管局、省国资委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培育工业软件和智能装备。推进核心软件攻关等工程,实施一批技术攻关项目,推动人工智能赋能重点工业软件迭代升级。推动人工智能与工业互联网协同赋能,支持企业建设融合人工智能的跨行业跨领域和特色专业型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模型即服务、智能供给插件等创新模式。实施先进装备攻关等行动,加快工业大模型与数控机床、机器人、网络终端设备、工业控制设备、传感与检测设备等深度融合。(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科技厅、省国资委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推动工业人工智能规模化应用
(六)加强咨询诊断和改造指引。依托专业力量运用人工智能工具,为工业企业提供咨询诊断和“建档立卡”服务。分行业梳理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和实施路径,推动编制细分行业数智化改造指南。开展“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地市行”活动,组织供需对接和标杆访学,支持新技术和新产品首发、首展、首秀。编制发布“人工智能+制造业”融合发展典型案例集。(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国资委按职责分工负责)
(七)打造人工智能应用标杆。实施“人工智能+制造业”标杆建设行动,聚焦消费电子、高端装备、汽车、石油化工、金属制造、先进材料、泛家居、服装箱包、生物医药、食品、玩具等细分行业,支持工业企业加强“行业模型+专用模型+智能体”的渗透应用,征集遴选和认定发布省级人工智能融合应用标杆,对符合条件的标杆项目择优予以资金支持。开展智能工厂梯度培育行动,支持工业企业推进单机装备精准执行、制造单元自主决策、生产线动态优化、制造车间数字孪生等智能化升级,高标准建设一批先进级、卓越级、领航级智能工厂。(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科技厅、省国资委、省通信管理局、中国电信广东分公司、中国移动广东公司、中国联通广东省分公司、省广电网络公司按职责分工负责)
(八)推动数智化“链式改造”。支持工业企业建设数智化供应链,基于工业大模型开展协同采购、协同制造、协同配送等应用,带动供应链相关企业智能化改造。支持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开展技术创新、产品开发和标准制定,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供精准适用的人工智能解决方案。推动工业互联网与重点产业链“链网协同”,加快工业数据汇聚、知识库建设和模型运用。支持地市培育一批产业链供应链数智化转型行业平台,对于符合条件的平台项目择优予以资金支持。(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商务厅、省国资委、省通信管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九)带动中小企业普及应用。提速推进广州、深圳、佛山、东莞、中山、江门等6个国家级和14个省级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聚焦智能终端、新能源汽车、纺织服装等一批试点行业,推动模型算法在研发设计、视觉检测、参数优化、能耗管理、智能分拣等中小企业重点场景落地应用,组织试点城市对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智能化改造项目予以资金支持。建设核心软件中小企业服务平台,推动中小企业应用融合人工智能的工业软件。(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财政厅、省国资委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建设智能化工业园区。围绕先进制造业集群核心承载园区、国家级高新区、国家级经开区、省产业园等重点园区,打造一批高标准数字园区,推动先进计算中心、新一代通信网络、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应用。支持人工智能企业、数字化服务商等,推动园区企业智能化改造,发展个性定制、协同制造、众包众创等新模式。鼓励建设智慧园区管理平台,实现招商引资、项目管理、企业服务、安全环保、经济监测的智能化管理。(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科技厅、省商务厅、省国资委、省通信管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构建工业人工智能支撑体系
(十一)发展壮大赋能应用载体。支持深圳、东莞等地市建设国家级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开展工业模型应用、中试验证、系统适配等工作。支持广州、深圳等地市建设具身智能训练场体系,提供数据训练和验证支撑。建设人工智能开源社区和开源生态中心,推动企业基于开源大模型开发工业模型。培育省级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提供产品选型、场景孵化、应用推广等一站式服务,创建国家级促进中心。鼓励建设人工智能赋能中心、大模型中心、工业模型超市等平台载体。(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发展改革委、省国资委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二)加快创新平台提质升级。创建一批人工智能领域制造业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开展模型算法技术攻关、场景孵化、适配测试等工作,培育一揽子人工智能软硬件产品和解决方案,将人工智能能力作为新设平台的重要参考,对成效突出的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平台优先推荐为国家级平台,对符合条件的国家级、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予以资金支持。(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省国资委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三)推动技术成果落地推广。支持建立“人工智能+制造业”产品和服务场景的培育和对接全流程工作机制,分行业分领域促进人工智能场景创新应用和供需精准对接。开展工业操作系统应用推广行动,推动工业企业更新换代智能化工业操作系统。依托产业基础再造工程,支持技术攻关主体、需求企业等牵头,推动制造业领域人工智能核心技术的工程化应用。组织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揭榜挂帅”攻关,支持企业承担国家重点攻关任务。(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国资委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优化工业人工智能要素保障
(十四)加强财税金融支持。依托省市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等专项资金,发挥省级产业发展投资基金引领作用,支持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支持地市通过贷款贴息、风险补偿、融资租赁等方式,助力企业数智化改造。鼓励金融机构推出支持人工智能产品开发应用的融资服务,打造“粤智贷”品牌矩阵。落实支持加大技术改造和研发投入等相关税收优惠政策。(省财政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科技厅、省委金融办、省税务局、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广东金融监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五)培育复合型人才队伍。发挥各级产业人才专项政策效能,引进和培育高层次、复合型、实践型人工智能人才和团队。设计智慧工匠培训课程体系,发布人工智能实训工具集,塑造“粤工AI学校”等培训品牌。聚焦“人工智能+制造业”方向,举办人工智能职业技能赛事,选树一批智慧工匠典范,鼓励校企共建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探索授权链主企业自主评审高级职称。(省教育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科技厅、省国资委、省总工会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六)筑牢信息安全防线。建设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省级工业信息安全服务平台,提升工业互联网安全技术保障平台实战能力,开展安全态势感知、风险评估预警等公共服务。推动企业建立人工智能安全工具库,促进人工智能安全产品服务应用。组建工业和信息化领域信息安全应急支撑队伍,聚焦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定期开展诊断服务和应急演练,提升企业安全防护和应急保障能力。(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通信管理局、省国资委按职责分工负责)
07/
全国经济指标大数据
ONE INDUSTRY
1、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购进价格涨跌指数
2025年10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2.1%,降幅比上月收窄0.2个百分点;环比由上月持平转为上涨0.1%。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2.7%,降幅比上月收窄0.4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1%,涨幅与上月相同。1-10月平均,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上年同期下降2.7%,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3.2%。
![]()
![]()
2、全国工业生产者价格主要数据
2025年10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中,生产资料价格上涨0.1%,影响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08个百分点。其中,采掘工业价格上涨1.0%,原材料工业价格持平,加工工业价格上涨0.1%。生活资料价格持平。其中,食品、衣着价格均下降0.1%,一般日用品价格上涨0.7%,耐用消费品价格下降0.3%。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中,有色金属材料及电线类价格上涨2.4%,黑色金属材料类价格上涨0.2%;农副产品类价格下降1.3%,化工原料类价格下降0.6%,建筑材料及非金属类、纺织原料类价格均下降0.2%,燃料动力类价格下降0.1%。
![]()
3、全国货物贸易出口指数
据海关统计,2025年前10个月,我国货物贸易延续平稳增长态势,进出口总值37.31万亿元人民币,同比(下同)增长3.6%。其中,出口22.12万亿元,增长6.2%;进口15.19万亿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10月份,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7万亿元,增长0.1%。其中,出口2.17万亿元,下降0.8%;进口1.53万亿元,增长1.4%,已连续5个月增长。
备注: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中国海关总署。
企业如有深圳、东莞、惠州产业拿地需求,或者如需了解产业更新运营全流程服务以及更多的投资机会,欢迎垂询。
合一城市更新集团,广东省三旧改造协会副会长单位,深圳市城市更新开发企业协会副会长单位,深圳市房地产租赁行业协会副会长单位。合一城市更新集团创始于2013年,致力于成为专业领先的策略型城市更新全流程服务商。集团业务聚焦于将城市更新、产业升级以及资产管理进行高度融合发展。
集团旗下的深圳市合一产业运营有限公司,拥有丰富的全过程产业园区开发运营实操经验及案例,致力于通过 “旧改+ 运营”、“园区 + 基金”双引擎驱动模式 ,整合资源打造产业要素闭环流通的生态圈,为中国房地产下半场从增量开发转型存量改造提供系统性的解决方案。公司目前正深度服务深圳全市 十个区超过50个工改工项目的产业规划策划、产业资源导入、产业申报与全程申报等,为深圳、惠州、中山、成都等城市的地方政府及其平台公司提供产业转型升级政策规划、产业用地政策以及村级工业园区改造升级政策等专业咨询服务。
![]()
免责声明
本公众号所发布的内容均根据现行有效的国家法律法规与地方城市更新政策规定,按照行业专业标准原创而成,所用数据基于合一城市更新集团的市场监测以及对公开信息进行的综合整理与分析,力求公正客观的反映城市更新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因数据统计时间与统计口径的差异,合一城市更新集团不保证公众号所载内容的完全准确性与完整性,如后续发布内容与前期内容存在差异,合一城市更新集团可随时更改且不予特别通知。本公众号所载内容均不构成对任何机构或个人的建议,仅供大家决策参考,任何机构或个人使用本公众号所载内容,请自行判断是否符合特定事实与前提。
本公众号所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合一城市更新集团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更改或以任何方式翻版、复制、转发或引用本公众号所载内容。未经授权私自转载或者转发本公众号所载内容的,所引起的一切后果和法律责任由私自转载或转发者承担,合一城市更新集团保留随时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