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重庆又一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经验做法获全国推广

0
分享至

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消息,住房城乡建设部日前发布《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可复制经验做法清单(第二批)》,由重庆推荐的慈云寺—米市街—龙门浩历史文化街区榜上有名。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可复制经验做法清单(第二批)》是住房城乡建设部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决策部署,总结推广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好经验好做法而在全国范围内遴选形成,并印发给全国各地,供学习借鉴。

此前,磁器口历史文化街区已入选住房城乡建设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可复制经验做法清单(第一批)》,山城巷及金汤门传统风貌区入选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规划优秀城市更新案例和住房城乡建设部《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可复制经验做法清单(第二批)》。本次再次获得全国推广,既是对重庆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的肯定,也将进一步提升重庆城市形象和影响力,为重庆继续推动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修缮和活化利用提供参考样板。

慈云寺—米市街—龙门浩历史文化街区位于南岸区,与渝中区朝天门、解放碑隔江相望,包括慈云寺、米市街、龙门浩三个片区。街区内的慈云寺始建于唐代,觉林寺始建于宋代,现存建筑和遗迹主要恢复于清代和民国时期。清代“巴渝十二景”中“字水宵灯”和“龙门浩月”就位于慈云寺和龙门浩。重庆开埠以后,民族资本家黄锡滋在慈云寺片区黄家巷修建官邸、别墅和成立聚福洋行轮船公司。抗战时期,美国、比利时、意大利等国在龙门浩片区设立大使馆。中央电影摄影场于1937年底内迁至慈云寺片区第一茶厂内,拍摄了《中华儿女》等多部抗战影片和纪录片。街区是我市近现代工商业发展和抗战文化的见证之地,2014年被公布为重庆市历史文化街区。


慈云寺—米市街—龙门浩历史文化街区。建筑学报供图

2015年,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指导南岸区政府编制完成《慈云寺—米市街—龙门浩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划定保护范围20.37公顷,要求整体保护街区传统格局和街巷肌理,严格保护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等建筑物,以及大树、梯坎、崖壁等历史环境要素。实施中,指导完成街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和各片区保护修缮方案,要求建设单位保持原有街巷的空间尺度不变,织补修复街巷格局,重塑院落布局秩序,遵循“原址、原面积、原高度、原风貌”四个保护修缮原则,运用传统工艺手法,采用本地青砖、旧瓦、条石等原生建材对老建筑进行修缮提升,原状保护老石坎、老梯道、老墙、老树等历史环境要素,充分还原老重庆市井生活场景。2023年,龙门浩老街拓展区(下浩里)开街迎客。

慈云寺—米市街—龙门浩历史文化街区因“保护历史环境要素”成效突出,入选《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可复制经验做法清单(第二批)》。(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金台资讯 incentive-icons
金台资讯
报道全球 传播中国 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
1464798文章数 20077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