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空军成立76周年之际,用一部名为《梦远》的微电影,向世界展示了令人震撼的未来空战图景。影片中,歼-20A、歼-16D与神秘的"玄龙"无人机组成的战斗编队,首次揭开了中国空军"有人-无人"协同作战的神秘面纱。
![]()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中国空军公开协同作战场景,展现先进的“有人-无人”作战模式)
1、解放军“三龙合一”,练成歼敌杀招
影片中那句简短的无线电通话"玄龙08已达6号阵位,威龙1号收到",就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未来空战的大门。"威龙"这个代号我们早已熟悉,指的是中国最先进的第五代战斗机歼-20。
而"玄龙"这个首次在官方宣传中亮相的代号,正是影片中那架造型科幻的飞翼式无人机——攻击-11。这个命名颇有深意,"玄"字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代表着幽深、神秘,恰如其分地体现了这款无人机在战场上的角色定位。
值得注意的是,影片中出现的歼-20S双座型战斗机,后座飞行员专门负责指挥操控无人机群。从编号"08"来看,攻击-11无人机的列装数量已经相当可观。
![]()
(九三阅兵上,攻击11已经亮相)
这种配置不禁让人联想到科幻电影中的场景:一架有人驾驶的战斗机,带领着数架无人机组成智能化的作战集群。这不再是单纯的武器升级,而是作战理念的根本性变革,相比之下,美军从卫星图窥视但又无能为力。
2、攻击11,什么来头?
说到攻击-11这款无人机,就不得不提它那令人过目难忘的科幻外形。它采用了与美国B-2隐身轰炸机相似的飞翼式布局,整个机身就像一片光滑的三角形飞翼,完全取消了传统的垂直尾翼和平尾。这种设计不仅让它看起来像是从科幻电影里飞出来的未来战机,更重要的是赋予了它极佳的隐身性能。
从技术角度分析,攻击-11的隐身能力甚至可能超过了歼-20和歼-35这类有人驾驶的隐身战机。这主要得益于其独特的气动布局和先进的隐身涂料。
![]()
(飞行中的攻击11,飞翼式布局清晰可见)
整个机身表面光滑平顺,没有任何突出的部件,雷达波照射上去就像打在水面上一样难以形成有效回波。再加上经过特殊处理的进气道和尾喷口,使得它在雷达屏幕上几乎就是个"隐形人"。
但攻击-11的价值远不止于隐身性能。它机腹的内置弹舱可以携带相当数量的精确制导弹药,既保证了火力输出,又不会因为外挂武器破坏隐身外形。据推测,它的最大飞行速度能达到0.9马赫,这意味着它既能在战区上空长时间盘旋待命,也能快速突入敌方纵深执行打击任务。
3、协同作战体系,延伸到了海上
当我们还在为空军"有人-无人"协同作战体系惊叹时,中国军工已经将这套作战理念延伸到了辽阔的海洋。不久前亮相的攻击-21舰载无人机,正是攻击-11的海军版本,它的出现预示着中国海军航空兵即将迎来一场深刻的变革。
![]()
(攻击21,可以看作是攻击11的舰载版)
这款舰载无人机最显著的特征就是采用了折叠翼设计,这使它能够适应航母甲板上有限的空间。想象一下,在狭小的航母甲板上,攻击-21的机翼可以像海鸟收拢翅膀一样折叠起来,大大提高了甲板利用效率。这看似简单的设计改动,背后却是整个海军航空兵作战理念的革新。
从作战性能来看,攻击-21的作战半径接近2000公里,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它能够为航母战斗群争取到宝贵的预警和反应时间。在现代化海战中,先敌发现、先敌打击往往决定着整个战局的走向。攻击-21就像是为航母装上了一双能够远眺的"千里眼",让敌方舰队无所遁形。
从攻击-11到攻击-21,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完整的无人作战体系正在形成。这个体系不仅覆盖了空中战场,更将触角延伸到了广袤的海洋。这种全域作战能力的构建,标志着中国军队正在向智能化、无人化的未来战争形态快速迈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