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熬夜打游戏至凌晨3点,次日突发头痛呕吐并晕厥,12岁男孩小越的遭遇揭开了一个被忽视的真相:脑出血并非中老年人专利。当地医院头部CT及CTA检查显示,其左侧额叶先天性动静脉畸形在长时间大脑刺激下出血。广东祈福医院放疗中心专家刘秋华教授指出,青少年脑出血虽少见但后果严重,尤其当前已进入秋冬季,气温变化大,血管会自然收缩,血压更易波动,这一病例为所有家庭敲响了警钟。
凌晨3点的游戏与致命的血管畸形
广东江门的12岁男生小越非常喜欢打游戏,放假期间更是玩到凌晨3点才舍得放下发烫的鼠标入睡,直至第二天下午4点再起来吃饭。不料,这天4点刚吃完饭,小越突然脸色发白、剧烈头痛呕吐,还没等家人反应过来,小越已晕倒在地,任凭怎么呼喊都没有反应。
父母立即将他送到当地医院,检查结果让大家心头一紧:头部CT显示小越左侧额叶脑出血,进一步颅脑CTA检查显示左侧额叶动静脉畸形。小越原本存在先天性的左侧额叶动静脉畸形,而熬夜打游戏则成了导火索——长时间的大脑刺激使他的交感神经持续紧张、血压不断升高,最终诱发悲剧。医生建议尽快手术,但由于畸形血管团位置险要,周边密布重要神经,传统开颅手术极易引发大出血、神经功能损伤、癫痫等并发症。经过痛苦权衡,小越爸妈含泪拒绝了开颅手术方案。当地医院推荐小越转至广东祈福医院放疗中心接受射波刀治疗,120急救车把小越送到广东祈福医院时,他虽清醒但无法行走。
![]()
无刀手术后的重生与专家警示
根据检查结果,放疗中心主任刘秋华教授、谢荣辉医生等为小越制定了一套SBRT射波刀治疗方案。这种放射外科治疗技术不需开刀,不需麻醉,治疗时小越全程清醒躺卧,每次20分钟左右,射波刀通过精准射线照射病灶而不伤及周边组织。3次照射配合药物治疗,小越上肢无力症状逐渐缓解,出院时已能自行下床行走。如今三个月过去,小越回院复查,一家人十分欣喜:瘤床已缩小,畸形血管大部分闭合,没有新的出血灶产生。小越已顺利重返校园,重新拥抱他应有的少年时光。
![]()
刘秋华教授提醒:青少年脑出血虽少见,但一旦发生,后果严重。除了先天血管畸形等病因外,不良生活习惯也是重要诱因。尤其当前已进入秋冬季,气温变化大,血管会自然收缩,血压更易波动。在预防方面,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关键期,每天应保证8-10小时的充足睡眠,让大脑和血管得到充分修复。长期熬夜会使大脑持续处于应激状态,容易引起血压波动,增加血管负担。同时要适度使用电子产品,避免长时间沉迷游戏、视频,每日累计时长不超1小时,每隔20-30分钟务必起身活动,远眺放松,让大脑和眼睛都得到休息。还需保持情绪平稳,避免在游戏或观看视频时过度兴奋、紧张或愤怒,学会管理情绪,防止血压剧烈波动。日常应注意均衡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减少高油高盐食物摄入,每天保持适量运动,增强心血管功能。家长更需关注身体信号,若孩子出现从未有过的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单侧肢体麻木或无力、视物模糊或重影等症状,必须第一时间就医,这可能是脑出血的征兆。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王道斌 实习生 吴硕彦 通讯员 潘增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