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下方播放按钮收听十点主播夏萌朗读音频
最近,综艺《再见爱人5》一经播出,路行、邓莎这对夫妻就处于风口浪尖之中。
节目中,邓莎抱怨婚姻长期处于“丧偶式”状态,两人甚至到了即使见面都不怎么沟通的程度。
究其原因,夫妻俩18岁的年龄差,让彼此的人生处于不同的节奏。
为了不打扰彼此的生活,两人基本处于半分居的状态,路行平时住在公司附近,周末才会回家。
尽管每周碰面机会很有限,微信沟通频次也很低,每周发消息不超过一条。
![]()
图源:综艺《再见爱人第五季》
即使到家两人也不怎么聊天,每天的说话时间都不超过12分钟;
连12岁的儿子大麟子都看出了这个家的问题:你们不吵架,但也不说话。
这样毫无情感流动的婚姻,让身处其中的邓莎感到绝望、窒息。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两人的婚姻逐渐变得相顾无言,沉默无声。
邓莎、路行的失语婚姻并非个例,很多人到中年的婚姻,都已进入精疲力竭的阶段。
很多人说,老夫老妻没有话说很正常。
但真的正常吗?
人与人之间,之所以能够建立一段关系,一定是有能量的互相流动,当一段婚姻已经走到无话可说的地步,那么就离终点不远了。
毕竟,漫长的婚姻里,新鲜感会退却,容颜会老去。
支撑这段关系走下去的,不是惊天动地的爱情,恰恰是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细水长流的“分享欲”。
![]()
分享欲,是亲密关系里最高级的浪漫,也是日复一日的人生里最长情的告白。
面对喜欢的人,每个人都有抑制不住的分享时刻,比如:
“我看到一朵好看的云,第一时间拍给你;”
“今天被领导批评了,好郁闷,好想被你安慰;”
“这个段子笑死我了,你快看。”
每一次的用心分享,都是一次情感的确认:
“邀请你进入我的世界,成为最重要的见证人。”
![]()
最近,翻看王小波和李银河的爱情书信集,被两人之间旺盛的分享欲深深打动。
在他们的往来信件里,大到哲学感悟,小到日常琐事,他们都能在彼此分享中收获共鸣和启发。
读到的罗素的思想哲学,他会激动地跟李银河讨论彼此想法;
想到一个巧妙的小说构思,他会迫不及待地让李银河给出建议。
如果没有特别的事情,就分享日常见闻:
“今天我上班,路上看到一棵奇怪的树,树冠那么大,像一朵蘑菇云。
我站在树下看了好久,想着你要是在就好了。”
即使没做什么事,也不耽误分享:
“今天我又写了点什么,写了又改,改了自己还不满意,你来看看好不好?”
最珍贵的是,王小波在信件中畅所欲言,无所不谈,而李银河总能接住他的所思所想,并给予自己的理解和回应。
两人就在一封封信件的来往中,更加确认彼此就是此生要找的灵魂伴侣。
![]()
亲密关系里,高质量的分享与回应,构建了一个健康的“情感循环系统”。
我抛出的球,你总能接住,我说的话,你都理解并抛回来,这个过程本身,就会让人产生巨大的愉悦感和安全感,让人不禁想要靠近。
更重要的是,成年以后,我们可能不会像孩子一样有事就说,面对外部世界,我们会表演、会伪装,但我们内心中小孩却依然渴望被看见和回应。
好的伴侣,就是彼此可以安放”内心小孩“的对象。
他们会理解你、接纳你、包容你,在彼此的分享、回应里建立共鸣和链接,人与人之间长久的亲密和信任,便是这样建立起来的。
![]()
人与人之间的爱意是流动的,分享欲也是。
电影《花束般的恋爱》里,男女主第一次见面时,仿佛在这个世界发现了另一个自己。
他们穿着同款小白鞋,喜欢同一个导演的电影,连日常习惯也很相似,都喜欢用电影票当书签。
两人之间也有聊不完的话题,从喜欢的书籍、电影,到曾经看过的展览,甚至有些别人无法理解的观点,他们也表示很有共鸣。
![]()
图源:电影《花束般的恋爱》
有一刻,他们觉得找到了此生最懂自己的人,两人也顺理成章地成为了恋人。
但随着毕业的来临,两个年轻人开始面临找工作、买房、结婚的现实压力,女孩由于生活优渥,依旧保持读书时的习惯,男孩则每天为工作努力加班,四处奔波,两人之间的关系逐渐出现错位。
女孩分享给男友出差路上看的书,被丢在汽车的后备箱;曾经一起催更的漫画,男孩早已不知剧情走向。
两个人的家里,从以前的欢声笑语,到彼此各忙各的,最后再也无话可说。
![]()
图源:电影《花束般的恋爱》
当我们陷入热恋,情感浓度达到峰值,此时的分享欲是最高的,即使鸡毛蒜皮的小事,也忍不住分享给对方。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情感的流转,人与人之间的倾诉的欲望逐渐退减,甚至最后偃旗息鼓。
那么,人与人之间的分享欲,到底是怎么消失的呢?以下三点,很多人都在亲密关系里踩雷:
1.消极反应,让人选择沉默
刚认识时,人们往往都喜欢展现自己最好的一面,随着了解的加深,彼此性格中的弱点就会逐渐显露。
你说“喜欢大海”,他说“大海淹死过人”;
你说想要美美出片,他说美照全靠p图。
如此种种,聊天中的扫兴让原本的好心情荡然无存,也让人瞬间失去沟通的欲望。
跟这样的人聊天,过不了多久就会想要远离。
2.单方面分享,最终浇灭热情
成年人的散场,多数是从敷衍的回应开始的。
你热情地跟对方分享自己的生活,想让对方以这种方式参与自己的生活,然而对方永远只有“嗯啊哦”,或者干脆毫无反应。
分享欲是靠回应延续的,当你一次次地主动分享,换来的是对方如同铜墙铁壁般的冷漠,既无法穿透,也毫无回应。
人的热情就是这样被一次次浇灭,最终心灰意冷。
3.生活的压力,让人无奈失语
人到中年,很多夫妻活成了纯粹的“生活合伙人”,话题只剩下孩子、房贷、水电费。
那些属于两人之间的 “无用”和“幼稚”的分享被生活的重量挤压殆尽,生活变成搭伙过日子,没有了往日的情感互动。
感情的建立,往往是从无话不说开始,而感情的终结,多数也因相对无言而结束。
分享欲,就是一段关系的内在生命力,当一段感情逐渐失去分享的欲望,那便是散场的开始。
![]()
关于分享欲,有一个真相是:
无论再炽烈的关系,都会面临逐渐失去分享欲的可能。
当我们跟一个人的关系到达情感的峰值之后,身体分泌的荷尔蒙便会回归均值状态,表达的欲望就会随之减少。
而分享欲的消退,某种程度上是关系能量的晴雨表。
那么,如何让进入关系平淡期的两人,依旧保持源源不断的分享欲,这就需要我们拥有经营关系的智慧。
观察身边那些仍旧热恋的中年夫妻,发现以下几个共同点:
1.创造两人“分享时刻”
无论每天多忙,都会空出一段时间,要么下班的路上,要么睡前10分钟,两个人不谈家务琐事,只聊今天各自一个开心的瞬间和一个糟心的瞬间。
保持每天固定分享的仪式感,持续的情感流动,才能让情感链接始终不间断。
![]()
2.永远做对方的“捧场王”
最好的关系,两人不仅是亲密的爱人,还是互相打气的战友。
学会接收和回应对方的分享,多用情绪感受和共情对方的处境,尽量少讲道理。
比如,当对方分享烦恼时,先共情“听起来你真不容易”,而不是直接给出解决方案“你应该”。
很多时候,对方要的并不是解决问题,而是伴侣的一句肯定和接纳,以及无论何时都会站在一起的偏爱和底气。
3.创造“信息差”,保持新鲜感
亲密关系里,双方需要保有各自的兴趣爱好和社交圈,有点“不一样”,才有“新东西”可以分享。
我们也要保持对世界的好奇心,主动为对方创造“可分享的素材”,比如一起看部电影、玩一个双人游戏、去一个没去过的地方打卡。
共同的新体验,是分享欲最好的燃料。
婚姻是一场漫长的对话,当最初的激情褪去,生活的琐碎铺天盖地,能让婚姻保持温度的,便是这些说不完的话语,以及分享不完的小确幸。
正是这些微小的分享瞬间,日复一日地积累了丰厚的情感余额,让彼此的关系变得愈加稳固可靠,且坚不可摧。
![]()
作为普通人,我们终其一生,都在寻找一种“被看见”的感觉。
而分享欲,就是那束照亮彼此内心角落的光。
在内心最深处,有人看见你的成就与坚强,疲惫与胆怯、以及那些无法与外人言说的古怪与柔软。
这些想说出口的瞬间,以及那些渴望被理解的时刻,都弥足珍贵。
它让我们暂时卸下成年人的伪装,可以肆无忌惮地袒露幼稚,也可以安全地交付脆弱。
他们“看见”了完整的你,并通过积极的回应告诉你:
“我看到了你,你怎样都很好。”
而能让你卸下所有防御盔甲,坦然说着“废话”的人,他的存在本身,就是人生最深刻的抚慰。
所以,请务必珍惜那个愿意与你分享,也热情回应你分享的伴侣。
这份看似平常的能力,也是我们对抗人生虚无的灵药。
因为每一次分享,都是一次微小的解救,解救生命的遗忘,命运的漠然,以及时间终将带走一切的虚无,和生命深处不可避免的孤独。
下一次,当夕阳美得让你心头一颤时——不妨停下来,拿起手机,告诉你在乎的人:
“你看,这多美。”
然后,等待那个温柔的回复:
“是啊,真美,跟你一样。”
这种微小的连接,或许正是我们在这个孤独世界里,彼此温暖的方式。
点个,这人间烟火绚烂,山河高远壮阔,所有美好的意义,都在于有人分享,有人言说。
作者 | 苏善书,不会讲道理只会说故事。
主播 | 夏萌,用我的声音温暖你的睡前时光。
图片 | 视觉中国,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026十点读书·听书×夜灯日历
2026年,十点读书×人民日报出版社,从上万本好书中精选出365本好书,承包你一整年的阅读清单。
诺奖作品、经典名著、影视原著…各类型全覆盖;
雨果、莎士比亚、加缪、老舍、萧红…一次读过瘾。
扫码即听,省去一切挑书、选书麻烦。

而且每本日历都可以绑定3个手机号,全家都能听。
自带的小夜灯,轻轻一触、即可照明,照亮每一位认真生活的普通人。
现在下单,直接“拍1发9”不要错过~
「 2026十点读书·听书×夜灯日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