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十次缔约方大会(COP30)开幕,190多个国家的代表带着 “mutirão”(巴西土著语 “集体协作”)精神齐聚一堂,誓言加速应对气候危机。
唯独全球最大历史碳排放国美国,不仅未派遣高级谈判代表,更在推进第二次退出《巴黎协定》的进程。
![]()
作为东道主,巴西用实际行动诠释了 “mutirão” 精神。
副总统阿尔克明在会前宣布重磅承诺,2030年实现零非法毁林,2035年将温室气体净排放量较2005年减少59%至67%。
这一目标背后是巴西近两年将亚马孙毁林率下降近50%的扎实成果,也为大会奠定了 “行动导向” 的基调。
COP30的核心议程直指 “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这是《巴黎协定》的核心机制。
联合国气候负责人西蒙・斯蒂尔透露,结合各国最新提交的目标,预计到2035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将下降12%,但要守住 1.5℃温升红线,仍需 “翻倍努力”。
![]()
大会期间“中国角” 系列活动同步启动,通过数十场边会分享生态文明建设经验,为南南合作注入动力,成为多边主义的重要支撑。
就在全球凝聚共识之际,美国的操作堪称 “反向示范”。
特朗普政府签署行政令,2026年1月正式启动第二次退出《巴黎协定》程序,声称该协定 “损害美国工业利益”。
更令人震惊的是美国不仅缺席COP30,还在会前阻挠国际海事组织的船舶减排协议,威胁对支持该协议的国家实施港口禁令、签证限制等制裁。
![]()
小岛屿国家联盟(AOSIS)副主席柯林・贝克直言,“任何高于 1.5℃的减排方案,对我们都是亡国之灾”,并明确表态 “绝不接受温和协议”。
哥伦比亚总统佩特罗公开驳斥:“美国错了,科学证明脱碳是唯一出路,否则终将崩溃”;法国总统马克龙更提议 “绕过美国政府,与美国进步州直接合作”。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国内对此也分歧严重,新华社民调显示半数美国人反对退出《巴黎协定》,不少共和党人也不认同政府立场。
美国联邦政府的缺位,并未让美国完全退出气候舞台。
纽约州、加州等牵头组建 “美国气候联盟”,誓言坚守《巴黎协定》目标,加州的太阳能装机量已占全美三分之一,纽约州则计划 2040 年实现100%清洁能源供电。
苹果、谷歌等科技巨头也持续推进碳中和,成为 “民间气候力量” 的代表。
![]()
但专家普遍认为这些努力难以弥补国家层面的缺失。前美国气候特使托德・斯特恩直言:“联邦政府不参会反而是好事,他们来了也只会破坏合作”。
更关键的是,气候融资、技术转移等核心议题,离不开国家层面的协调。
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强调:“州和企业的努力值得肯定,但全球气候治理不能没有大国担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