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艺中国”全国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服务团“非遗中国行”将于11月18日走进红河州,聚焦“彝乡非遗+紫陶文化+田园文旅”的特色线路串联弥勒、建水,以阿细跳月、紫陶制作、烟盒舞等国家级非遗,融合东风韵艺术气息、双龙桥古桥底蕴与稻田公园诗意,让嘉宾在“滇中后花园”感受非遗温度与文旅活力。

![]()
红河首站弥勒以“非遗+小镇”展现彝乡活力。森林覆盖率超80%的可邑小镇中,嘉宾们沉浸式体验国家级非遗阿细跳月——伴大三弦旋律与村民共舞,感受这项曾登维也纳舞台的非遗魅力;傍晚尝省级非遗八大碗,了解民俗内涵。如今小镇靠非遗带动350余人就业,61户发展文旅产业户均增收5万元,成“非遗助振兴”典范。
![]()
东风韵特色小镇则是艺术与产业融合的标杆。万花筒艺术馆、国际艺术中心等建筑彰显特色,嘉宾漫步文创㗊市,感受弥勒10万亩葡萄资源衍生的红酒文化与艺术碰撞,小镇年接待游客超700万人次,成滇东南文旅名片。此外,嘉宾们还将观摩省级非遗弥勒卤鸡制作,见证滇味美食的匠心传承。
![]()
线路第二站建水聚焦千年古城的文化沉淀。在省级新阶人士实践创新基地“紫陶匠心荟”,嘉宾们深度体验国家级非遗建水紫陶——从揉泥、拉坯到刻填、烧制,跟随陶艺师亲手创作,感受“土与火”的千年对话。这里整合7家陶企、200余名从业者,培育90后非遗传承人,单场直播销售额破百万元,200余类“陶创”产品畅销全国,实现“守匠心”与“赶新潮”双赢。傍晚漫步紫陶街夜市,137间商铺中,陈绍康、马成林等名家作品尽显“中国紫陶之都”活力。
![]()
建水的“古今交融”更具韵味。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双龙桥(十七孔桥)上,青石板纹路见证泸江、塌冲两河变迁,尽览茅以升赞誉的“全国大型古桥”风采;毗邻的稻田公园里,嘉宾乘小火车赏景,看彝族、哈尼族同胞田间展演国家级非遗烟盒舞、铓鼓舞,实现“非遗+田园”沉浸式体验,公园配套亲子乐园、稻田餐厅,推动农文商旅融合。
![]()
晚间“围炉夜话”点睛。和院酒店庭院中,嘉宾们与非遗传承人、文旅从业者畅谈紫陶传承与非遗创新,为活动注入思想碰撞温度。
红河线路以“弥勒彝乡活力+建水古城沉淀”为核心。既展现阿细跳月、建水紫陶等非遗的活态传承,又呈现东风韵、稻田公园等文旅创新实践,传递“非遗助振兴”“新阶人士促文化传承”的意义。
![]()

昆明信息港
记者:闫羽柯
编辑:李贵芳
审核:戴 兴
终审:宋建波
点推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