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的一句“台海危机等于日本存亡危机”,像一颗投入东亚局势的石子,不仅激起了中国的强硬反击,还意外让俄罗斯也“顺手”给了日本一记重拳。短短几天内,日本同时面临琉球群岛归属争议和北方四岛主权风波,政坛上下慌作一团。这场由“嘴炮”引发的连锁反应,背后藏着二战后国际秩序的博弈,也暴露了日本在地区安全问题上的危险投机。
![]()
一、高市早苗的“豪赌”:从参拜靖国神社到插手台海
高市早苗上任后,就以“对华强硬”为标签频繁刷存在感。她不仅高调参拜靖国神社,试图淡化日本侵略历史,还多次在公开场合挑战“一个中国”原则。11月7日,她在国会更是语出惊人:“若台湾遭遇武力攻击,日本可能援引《安保法》行使集体自卫权。”
这番话之所以引发国际社会关注,是因为日本首相首次明确将“台海有事”与本国“存亡危机”绑定,甚至暗示可能军事介入。要知道,日美《防卫合作指针》明确规定,自卫队参战需经美国同意,连特朗普政府都不敢承诺“协防台湾”,高市这番表态,无异于在中美博弈的紧绷神经上“玩火”。
中国的回应来得又快又猛。外交部连发三问,直指其“向台独释放错误信号”;中国驻大阪总领事薛剑更放出狠话:“若把脖子伸到不该伸的地方,肮脏的头就该被砍掉。”言辞虽激烈,却精准戳中日本的野心——试图借台海问题突破战后和平宪法束缚,重走军事扩张老路。
![]()
二、中方“正名”琉球:从历史法理到现实布局
就在高市炒作台海话题的同时,中国早已在另一条战线埋下伏笔——重提琉球群岛归属问题。
琉球群岛(日本称“冲绳”)的历史命运,本就是日本近代扩张的产物。1372年起,琉球王国与中国保持了500年宗藩关系,历代国王均接受中国皇帝册封。1879年,日本武力吞并琉球,改名“冲绳县”,这一行为从未得到中国承认。1945年《波茨坦公告》明确划定:日本主权仅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周边小岛,琉球群岛不在其列。二战后,琉球由美国托管,1972年美国却私下将施政权移交日本,这种“私相授受”既无国际法依据,也未征求琉球原住民意见。
今年10月以来,中国在联合国接连发力:先是在人权理事会上揭露日本对冲绳原住民的歧视,要求正视历史罪行;随后在联大场合再次强调“尊重琉球历史地位”。11月,中国驻大阪总领事的强硬表态,更是将琉球问题推向舆论焦点。
值得注意的是,中方的行动并非“心血来潮”。2024年9月,大连海事大学成立“琉球研究中心”,汇聚历史、法理、国际关系学者系统梳理琉球问题;联合国场合将琉球人定义为“原住民”,更是首次在国际层面为其身份正名。这些铺垫,让日本媒体彻底破防——《读卖新闻》惊呼:“中国正系统性挑战日本对琉球的控制权!”
![]()
三、俄罗斯“补刀”北方四岛:普京一句话,日本幻想破灭
中国在琉球问题上的密集动作,让俄罗斯也看到了“机会”。11月10日,克里姆林宫突然放出重磅消息:普京新闻秘书佩斯科夫明确表示,“千岛群岛(即日本所称‘北方四岛’)的归属不容置疑”。
这句话像一盆冷水,浇灭了日本政界多年来“收回四岛”的幻想。北方四岛问题同样源于二战:1945年《雅尔塔协定》规定,千岛群岛划归苏联,战后一直由俄罗斯实际控制。但日本始终不承认这一结果,甚至在2024年将四岛定义为“被俄非法占领”。
俄罗斯此时表态,直接导火索是日本内阁大臣黄川田仁志的“失言”。这位负责北方领土事务的官员在北海道视察时,隔海遥望千岛群岛感慨“这里最接近国外”,被日媒解读为“暗示四岛属俄”。俄方向来对领土主权寸步不让,佩斯科夫的回应既敲打了日本的投机心态,也借机强化了对远东地区的控制权。
![]()
四、中俄“战术合拍”:维护二战秩序,还是敲打日本?
表面看,中俄接连出手像是“巧合”,实则暗藏对二战后国际秩序的共同维护。
琉球和北方四岛问题,本质都是二战遗留争议。《波茨坦公告》《雅尔塔协定》明确划定了日本主权范围,而美日当年的“私相授受”(如琉球施政权移交)、日本对四岛的无理主张,都是对战后秩序的破坏。中方重提琉球问题,俄方强调千岛群岛主权,本质上是在提醒日本:想要在地区安全中“刷存在感”,先得正视历史账。
更深层看,中俄的“默契”也是对日本危险倾向的警告。高市内阁一边试图修宪扩军,一边在俄乌冲突中对俄制裁,还想插手台海,这种“三面树敌”的操作,让周边国家不得不加强警惕。俄罗斯此次表态,既是对日本反俄立场的回应,也是向中国释放“战略协作”信号——在维护战后秩序问题上,中俄有共同利益。
![]()
五、日本的“赔本买卖”:野心越大,失去越多
高市早苗本想借“台海牌”提升支持率,却没想到“偷鸡不成蚀把米”。
琉球方面,中方从历史法理、原住民权益、国际舆论多维度施压,琉球本地独立呼声也随之高涨。这段时间冲绳县议会多次通过决议,要求日本政府“正视琉球特殊地位”,甚至有学者公开呼吁“重启琉球主权谈判”。北方四岛更不必说,俄罗斯不仅实际控制四岛,还在岛上部署军事设施,佩斯科夫的表态等于彻底关上了谈判大门。
更尴尬的是美国的态度。面对日本同时得罪中俄,华盛顿选择“沉默”——既不支持高市的台海言论,也未就琉球、四岛问题发声。这让日本看清:在大国博弈中,自己不过是美国的“棋子”,而非“盟友”。
![]()
结语:历史账该算清了
从高市早苗的“口嗨”到中俄的联手反制,这场风波撕开了日本的“遮羞布”:想要摆脱二战枷锁、成为“正常国家”,却不愿正视历史罪行;想在大国之间“渔翁得利”,却忘了自己身处东亚地缘博弈的漩涡中心。
琉球和北方四岛的争议,不是偶然爆发的“意外”,而是二战后国际秩序对日本的“历史提醒”。正如中国在联合国强调的:“任何试图篡改战后秩序的行为,都会遭到地区国家的共同反对。”高市早苗若继续执迷不悟,日本失去的可能不只是两岛争议,更是在东亚的立足根基。
这场由一句话引发的“连锁反应”还在发酵,但结局早已注定:在历史正义和国际法理面前,任何“豪赌”终将付出代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