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治护航 助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
初中生陈某因性格内向,长期遭受同学孤立及侮辱性外号侵扰,出现情绪低落等状况。近期,在聆听完“湖北省12338妇联维权服务”项目团队带来的“拒绝校园霸凌” 普法讲座后,陈同学意识到自身正遭遇关系霸凌,遂利用学到的“求助-取证-沟通”应对方法,主动向班主任及学校心理咨询师反映情况。学校迅速介入处置,对霸凌实施者开展教育引导,并安排心理教师为陈同学提供持续心理支持。目前,陈同学已逐渐走出阴影,性格逐渐开朗。
![]()
以上案例是省妇联深入基层一线,以法治力量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一个缩影。湖北省妇联高度重视妇女儿童心理健康工作,今年以来,在实施的“湖北省12338妇联维权服务”公益项目中专门开设《防欺凌、防诈骗、防性侵》等系列课程。近期,项目团队先后深入市县学校、乡镇一线开展宣传宣讲。授课专家们结合中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通过情景模拟、案例讨论等互动方式,帮助大家了解校园霸凌的性质、表现形式及危害,认识到霸凌并非“玩笑”,而是可能涉嫌违法行为。既传授实用防护知识,更强化法治意识。不少学生纷纷表示“此前觉得起外号、孤立同学没什么,现在才知道这就是霸凌,必须坚决杜绝”。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课程丰富了校园安全教育中霸凌防治领域内容,既提升了学生的法治观念和自我防护能力,也为学校建立健全相关预防处置机制提供了专业指导,对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发挥了积极作用。
心理赋能 帮助女性走出婚姻与成长困境
![]()
李女士长期遭受丈夫辱骂,且行为多次升级为肢体冲突。因缺乏经济独立能力且顾及家庭完整,李女士一直选择隐忍。近期,在参与妇联组织的《家庭关系与冲突解决》专题讲座后,李女士深刻意识到家暴绝非“家务事”。在详细了解人身安全保护令等法律救济途径后,来到基层妇联寻求帮助。妇联工作人员第一时间介入为其提供心理疏导,协助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并为其链接法律援助资源。目前,李女士已脱离危险环境,重新树立生活信心。
![]()
![]()
像李女士一样,许多妇女在参与“湖北省12338妇联维权服务”赋能培训后认识到,当权益受到侵害时,要拿起法律的武器。通过《女性职场压力与应对》等课程学习,她们还掌握了心理健康自助与互助的实用方法。妇联干部纷纷表示,心理学在调解中的应用等课程就像“及时雨”,直接解决了她们在工作中“说不清、劝不动”的困惑,让她们在调处家庭矛盾纠纷、邻里纠纷时有底气、更有方法。
持续深耕 以专业力量和人文关怀服务万千家庭
![]()
“湖北省12338妇联维权服务”公益项目自今年启动以来,紧紧围绕妇女群众在法律知识、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核心需求,精心开发菜单式课程体系,采用基层“点单”,妇联“派单”送学模式,深入基层一线开展覆盖全省的赋能培训和宣传宣讲。同时依托12338省妇联维权服务中心阵地,通过“线上预约+线下服务”提供一对一心理咨询和个案服务。截至目前,项目结合荆楚“巾帼普法乡村行”,以“法律普及+心理赋能+个案服务”的方式,累计赴武汉、黄石、十堰、荆州、宜昌等地企业、机关、学校和乡村等基层一线开展活动30余场,服务基层妇联干部、妇联执委、爱心妈妈、职场女性、中学生及其家长等群众3000余人次,为170余人次提供个性化心理咨询、法律咨询,努力将妇联组织的心理关怀和法律支持精准送达妇女儿童身边,切实打通服务妇女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下一步,项目将持续扩大服务范围,优化课程体系,加强个案服务,持续为全省妇女儿童及家庭提供更精准、更专业、更温暖的维权服务,让妇女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THE END
本文来源:湖北省妇联权益部
本文属于政务公益宣传,对于文字或者图片有异议的,请联系删除!
转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