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山市三乡镇古鹤村“绿色数字化光储充一体超级充电示范站”。孙嘉彪 摄
2025年来,南方电网广东中山供电局积极融入和服务“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截至10月底,已投产7项主网工程以及1242项配网项目,有力支撑中山电网迎峰度夏;同步实施电力迁改项目100余项,与四大运营商高标准开展23个镇街的“三线”整治,持续深化农村电网升级改造与人居环境整治;此外,建成中山市首个五星级充电站场,7座南网品牌超充站,投运60支充电枪、更新改造存量充电桩70支,实现中山“百千万工程”第一批典型村充电设施及欧标充电设施县区全覆盖,进一步加快现代化电网建设,推进农村能源清洁低碳转型。
升级改造
擦亮“百千万”文旅新名片
“人、从、众,到处都是热闹的烟火气!”这是中山孙文西路步行街改造项目正式完工,并对公众开放后首个假期景象。作为集文旅、消费于一体的核心区域,步行街呈现出“活动多、人气旺、负荷高”的态势,而这份火热态势的背后,离不开可靠稳定电力的支撑。
“不管是舞台灯光、美食摊位的用电,还是商铺里的空调、收银设备,全部都实现稳定供电。”南方电网广东中山石岐供电分局市场营销部经理梁剑鹏表示。这份“用电安全感”,在步行街改造之初便已埋下伏笔。
为匹配区域业态升级需求,早在一年前,石岐供电分局就主动融入香山古城活化改造整体布局,与区政府及城建局等职能部门紧密协作,创新构建“香山古城电力提升政企协同机制”,通过成立专项工作组、实施定期会商、开展联合现场办公等方式,高效推动规划衔接与项目落地。同时,积极协调解决电房选址与用地难题,通过多次实地勘察、方案比选和资源整合,最终落实4处共计490平方米的电房用地,预埋9回10千伏电缆管廊,该片区电网承载能力显著提升,可满足未来40年负荷增长需要。
此外,结合广东电网公司“雷霆行动”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石岐供电分局通过彻底更换老化线路、统一规整表计位置,186块电表焕然一新、整齐列装,46处电力风险点被连根拔除,一举清除了多年沉积的涉电安全隐患与维护盲区,保障步行街200余间商铺和周边居民的可靠用电,为文创、艺术、餐饮等新业态集聚发展提供坚强电力保障,有力支撑街区业态转型升级。
“以前店里外墙上的电线像‘蜘蛛网’,电表箱也歪歪扭扭,游客拍照都要刻意避开。现在电表整整齐齐贴墙装着,看上去顺眼多了。”在步行街经营文创手作店的张店主指着门前规整的电表笑着说。
智慧充电
闲置空间转型乡村绿能枢纽
湛蓝的光伏板配上储能设备,大功率充电堆配上21个充电车位,这是广东电网首个存量住宅盘活光储充充电站,实现了土地高效利用与智慧能源服务双赢。
据悉,充电站因地制宜集成应用了前沿综合能源技术,建设全液冷双超充、光伏车棚、储能及V2G等智慧能源设施,投运后预计年均充电量超100万千瓦时,光伏车棚年均发电量10万千瓦时,能为新能源车主提供停车、充电、放电、洗车、保养等一揽子服务。
充电站位于中国传统村落、广东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村——中山市三乡镇古鹤村,所用地块因机构改革、改造成本高等原因已闲置多年。“上级管理部门来村里检查时,多次提出这块闲置土地的问题,但我们一直没想到合适的用途。”古鹤村村委会副主任高伟贤说,去年,中山供电局提出打造充电站,并与当地政府、村委高效联动,成功盘活了闲置土地资源。
古鹤村历史悠久、依山傍水、环境优美,曾是岐澳古道上的重要驿站,留有上百处古建筑。近年来,古鹤村推动村容村貌升级和古建筑活化利用,原本杂乱的电线全部换成地下电缆,最大程度保护了古村落的历史韵味。
古鹤村也逐渐开始受到艺术家的关注,滋养出美术馆、音乐厅、博物馆、艺术工作室、民宿等一批文旅项目,让历史文化资源焕发新生。深中通道通车以来,古鹤村游客数量超过2万,为村集体带来了可观的文旅收入。
“村子里还没有超充站,新建的超充站能够有效满足居住、就业、旅游、物流等不同人群的补能需求。”高伟贤说。
“该充电站的投运为盘活土地资源、推动乡村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乃至城市更新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范本。”中山三乡供电分局副总经理李登垚说。接下来,中山供电局将着力打造更多智慧能源项目,为“百千万工程”建设注入绿色动能。
◆编辑:吴玉珍◆二审:郑沛锋◆三审:周亚平
来源:南方日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