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11月11日消息,当美国财政部抛出要在2026年发行印有特朗普头像的1美元纪念币时,舆论场瞬间炸开了锅。这款号称纪念美国独立250周年的硬币,初稿设计处处透着"特朗普式"的戏剧张力——正面是特朗普的侧面头像,配着"自由""我们信仰上帝"的字样,还有1776年和2026年两个年份;背面更绝,特朗普握拳望向远方,活脱脱复刻了他在2024年宾州遇刺未遂后的经典姿势,连"战斗,战斗,战斗"的口号都原样搬上。
一、财政部官员亲自"认证",但法律争议悬而未决
![]()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财政部官员布兰登·比奇在社交媒体上拍着胸脯保证"这不是假新闻",还强调这是纪念建国250周年的首批初稿。财政部长贝森特也转发了这条动态,看起来像是给项目开了绿灯。但CNN立刻泼了冷水:法律争议像团乱麻,最终设计能不能落地还是未知数。财政部发言人更是谨慎,直接对CNBC说"设计还没定"。
这事儿最妙的地方在于,硬币把特朗普的个人叙事和美国建国史绑在了一起。1776年是独立宣言签署的年份,2026年正好是美国独立250周年,把特朗普的头像夹在中间,设计者想传递的信号再明显不过:这位前总统在美国历史上的地位,堪比开国元勋。
二、"战斗"口号上硬币,是纪念还是造神?
![]()
硬币背面的设计更耐人寻味。特朗普握拳望远的姿势,和他在宾州遇刺后向支持者喊出"战斗,战斗,战斗"的场景几乎一模一样。这种设计显然不是偶然——它把一次未遂的暴力事件,转化成了政治符号,甚至试图刻进国家货币的历史记忆里。
支持者可能会说,这是对特朗普"不屈精神"的致敬;但反对者肯定不买账:把一个在任期间多次被弹劾、卸任后仍深陷法律纠纷的政治人物,和美国独立250周年的纪念绑定,合适吗?更关键的是,法律允许吗?
三、纪念币的"合法性"存疑,设计权到底在谁手里?
![]()
美国法律对纪念币的设计有严格规定。根据《美国法典》第31篇第5112条,财政部有权发行纪念币,但设计必须"符合公共利益",且不能"误导公众"。把一个在世政治人物的头像印上货币,本身就容易引发争议——毕竟,货币是国家的象征,不是某个人的竞选海报。
历史上,美国确实发行过印有总统头像的纪念币,比如2007年的罗斯福·迪梅美元硬币,但那是为了纪念迪梅对盲人教育的贡献,且迪梅已去世多年。特朗普的情况完全不同:他不仅在世,还是2024年大选的热门候选人,这种设计很难不被解读为政治宣传。
四、财政部"关门"危机下的仓促操作?
![]()
比奇提到,等政府"关门"事件结束就分享更多信息,这暴露了一个现实:当前美国政治极化严重,政府运作时常陷入瘫痪。在这种背景下推出特朗普纪念币,很难不让人怀疑是财政部的"权宜之计"——既想蹭独立250周年的热度,又想讨好特朗普的支持者,结果可能两头不讨好。
更讽刺的是,特朗普本人对"被纪念"的态度一直很微妙。他曾在集会上说"我不需要纪念币,我需要选票",但这次的设计显然把他的政治形象和国家历史绑在了一起。这是他的团队在背后推动,还是财政部单方面的决定?目前没有明确答案。
五、纪念币该纪念什么?是人物还是精神?
![]()
这件事的核心争议,其实是"纪念币该纪念谁"。美国独立250周年,本应是纪念开国精神、民主价值的时刻,但把一个在世政治人物的头像印上去,难免让人觉得:这是纪念国家,还是纪念个人?
历史上,真正的纪念往往超越个人。比如林肯纪念堂、华盛顿纪念碑,纪念的是领导者的贡献,更是他们代表的价值观。而特朗普纪念币的设计,更像是在说:"这个人,就是美国精神的化身。"这种叙事,显然无法让所有人信服。
结语:纪念币可以有争议,但别丢了底线
![]()
美国财政部这次的操作,无论最终是否落地,都已经成了政治符号。支持者会把它当作特朗普"回归"的信号,反对者会视为对国家象征的亵渎。但无论如何,纪念币的设计都应该遵循一个基本原则:它是国家的,不是某个人的。
如果最终设计真的通过,这将是美国货币史上最具争议的纪念币之一;如果被否决,也说明法律和公共利益对政治操作的约束依然存在。无论如何,这件事都提醒我们:纪念历史,可以有温度,但不能没有底线。
(注: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纯属个人观点,无不良引导,热点来源于社交网站如有雷同纯属意外请联系小编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