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是世界肺炎日,秋冬季节一到,天气转凉干燥,呼吸道疾病就开始活跃起来。可能很多人都曾经被肺炎“背刺”过,咳嗽了几天,以为只是普通感冒扛一扛就好,结果一查竟然是肺炎。所以,为了避免这种“小病拖大病”的情况,有持续性咳嗽、脓痰、乏力、高烧不退等不适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
![]()
36岁小伙来看消化科却查出肺炎
最近,36岁的王先生因为上腹部不适、轻微咳嗽、乏力,来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消化科就诊。本以为是胃出了问题,没想到胸部CT显示肺部大面积感染,转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进一步就诊。主任中医师李朝娟接诊后,查看检查报告并了解完相关情况,最终确诊为肺炎,收住入院。王先生哭笑不得:“谁能想到最后竟查出来肺炎!”好在经过及时的抗感染治疗,王先生很快康复出院了。
火眼金睛辨感冒与肺炎:症状大不同
李朝娟特别强调,首先要搞清楚因果关系:是感冒或肺炎导致了咳嗽,而不是咳嗽几天就导致肺炎。普通感冒通常以局部症状为主,主要集中在鼻咽部,表现为鼻塞、流涕、打喷嚏、轻微干咳、咳白痰,可能伴有低烧,一般一周左右能自愈。而肺炎则呼吸道症状突出,咳嗽频繁且剧烈,可能咳出黄痰、绿痰甚至痰中带血丝;发烧起来持续不退,体温常超过38.5℃;还常伴有呼吸急促、胸痛、胸闷和明显乏力。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病情恶化出现呼吸衰竭、感染性休克、脓毒血症、多脏器功能损伤等,远比感冒严重。
秋冬防“肺”战:五重防护筑牢健康防线
预防肺炎的关键在于增强免疫力、减少感染机会。
1.疫苗接种:秋冬季节是流感高发期,特别是对于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和免疫力较低的人群,接种流感疫苗能有效预防流感及其引发的肺炎。
2.食疗养肺:其次,在饮食上可以遵循中医药食同源“白色食物入肺”的养生智慧,多吃梨、银耳、白萝卜、山药等食材,可以做成炖梨汤、银耳百合粥、排骨萝卜汤、山药炒木耳等既美味又养肺的时令佳肴。
3.穴位按摩:日常保健中,简单的穴位按摩也能帮上忙,比如反复揉搓迎香穴至发热能缓解鼻塞流涕,按压或轻敲足三里穴有助于健脾益肺。
4.生活调摄:生活习惯上,务必注意保暖,尤其是保护好颈部和肩颈部位的天突穴、风池风府等穴位,避免受凉,建议穿有领的衣服。同时,每天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出门佩戴口罩,勤洗手切断病菌传播途径。
5.运动强身:坚持适度的运动,如太极拳、八段锦等传统养生功法,能有效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为肺部健康筑起坚实的屏障。
记住,肺炎虽然凶险,但只要我们提高警惕,科学防护,就能安然度过这个呼吸道疾病高发的季节。
通讯员 殷舒月 罗鑫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张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