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探寻美丽中国气候生态篇|江西气象“观”在云间 创新科技“落”入田野

0
分享至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 沈应时)从强降水“631”风险预警应对工作机制到“云盾”气象预警机,从无人机飞防到农业气象巡检机器人,气象赋能农业的创新图景正在展开……在赣鄱大地上,气象科技正悄然融入田间地头,以“观天”智慧激活农业现代化的汩汩清泉。

步入正大智慧橙园,一台灵巧的农业气象巡检机器人正穿梭于松软的田垄之间。它由江西省气象局与北京中科飞龙联合研发,采用模块化设计,适配四足、轮式、履带等多种移动平台,真正实现“因地施巡”,无缝守护每一寸土地。这位不知疲倦的“农田守望者”,可全天候自主完成气象与土壤数据采集、病虫害与长势早期识别、极端天气巡查评估等关键任务,成为智能化农业的“前沿哨兵”。



图为:农业气象巡检机器人在田间巡检

“新型农业气象巡检机器人很好地解决了传统农业巡检过程中人工巡检不及时、采集数据过于主观、复杂地形环境覆盖不足以及人员安全等问题,给智能化农业生产和农业巡检提供了很好的保障。”北京中科飞龙市场部总监马苗苗介绍道。

极目远眺,连绵的脐橙园上空,无人机在勤劳地“耕云播雨”,实施灌溉、施药、监测等一系列作业。“无人机在果业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已成为现代农业的‘空中力量’。”江西省通用航空与低空飞行气象中心副主任龙余良表示,为保障飞行精准高效,气象部门会提前制作逐小时果园作业气象服务产品,让科技真正“听懂农时、感知天气”。

在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赣州)分中心,气象与农业深度融合,以建立标准、技术推广、产业服务为抓手,助力粮食生产增产增效。

“我们聚焦推广农业气象适用技术,以气象智慧破解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难题。”江西省生态与农业气象中心副主任郭瑞鸽介绍道,例如“早稻早播技术”,通过分析长期气候资料,科学提早早稻播种期,优化品种结构,提升全年粮食产能。目前,该技术推广面积已超300万亩,示范区双季稻亩均收益提高80至100元。


图为:江西省生态与农业气象中心工作人员在田间调查

从无人机到机器人,从气象模型到智能终端,江西气象以“新质生产力”为墨,在田野间书写高质量发展的绿色篇章。

走进每一处果园与田间,都能遇见江西气象的“有形的手”——“云盾”气象预警机。它依托省气象数据中心的专利技术研发,旨在实现预警信息快速精准触达,将“无形气象”转化为“有形防护”。如今,它已迭代升级为“631”智能外呼终端,打通预警发布与应急响应的“最后一公里”,提升基层防灾减灾能力。

在农业领域,“云盾”为赣南脐橙定制“低温—降水—病害”预警模型,也为无人机作业提供精准气象导航,让气象科技从“晴雨冷暖”真正落地为“田间生产力”。


图为:江西“631”智能气象预警终端

从防灾减灾到产业赋能,江西气象正以新质生产力为农业插上“智能之翼”,让科技从“云间”进入“田野”,用“气象蓝”守护“生态绿”、点亮“农业金”,在赣鄱大地上绘就一幅天、地、人和谐共生的现代农业新图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环球网资讯 incentive-icons
环球网资讯
环球网,了解世界,融入世界
1276899文章数 270616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