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麦坪镇大坡村的“议事法宝”:干部群众坐一起,难题化解日子甜

0
分享至

“以前办事跑断腿,现在干部主动上门听意见;以前闲置的办公楼荒着,现在开了超市、餐馆,出门买东西方便多了!”说起村里的变化,大坡村村民陈大爷笑得合不拢嘴。在花溪区麦坪镇大坡村,一场场“村民论坛会”正让这个曾经受困于治理难题的村寨,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曾经的大坡村,可不是如今这番景象。村民居住分散、年轻人外出务工多、流动人口杂,矛盾纠纷时不时冒头;上一届村“两委”班子不团结,工作推进慢;新建的办公综合楼大部分区域闲置,集体资产“睡大觉”……这些难题像堵在村民心头的石头,也成了村庄发展的“拦路虎”。2024年,大坡村探索设立“村民论坛会”,用“议事”破“难事”,走出了一条乡村治理的新路子。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论坛会“聚合力”:干部拧成绳,效率显提升

“以前各管一摊,遇到交叉事容易推来推去,现在半月一碰头,啥问题都能摆上台说清楚,工作效率大幅提升。”村党支部书记指着“村民论坛会”的记录册说。大坡村定下“干部半月谈”规矩,每半个月组织村“两委”干部开一次论坛会,大家围坐在一起谈工作思路、摆存在问题、议解决办法、聊个人感悟。为了让讨论更深入,还专门设了“争议席”,鼓励大家打破“老想法”,哪怕意见不一样也能敞开说。按照“问题摆上台、原因共分析、方案齐制定、责任同落实”的流程,最后投票选出最优方案。

这一坐一谈,彻底打破了以往“各管一摊”的壁垒。如今,干部们主动协同办事,村民反映问题再也不用“多头找”,响应效率比以前快了不少。2025年,大坡村党支部还在花溪区麦坪镇基层党建“排队抓尾、双整双创”工作中脱颖而出,成了全镇的先进村党组织。

论坛会“解民忧”:问题聚起来,民生不搁置

“以前老人出门不方便、邻里闹矛盾,反映上去总没下文,现在不一样了,村里专门找我们问情况!”村民李大姐说。为了摸清群众的“心头事”,大坡村构建了“支部收党员意见、坝坝会集群众声音、干部入户访民情”的三维问题收集体系,把收集到的问题全都放进“问题池”。每次“村民论坛会”,都会从“问题池”里挑一个问题深入讨论,确保每个问题都能“精准聚焦”。

截至目前,靠着“村民论坛会”,大坡村已经化解了30多件矛盾纠纷,解决了10多个实际问题。就连村里“治风”工作中的难点,也通过论坛会找到了解决办法,相关经验还被天眼新闻、贵阳文明网、贵阳日报等媒体报道,成了周边村寨学习的榜样。


论坛会“活资产”:集体增收百姓乐

“以前郭家冲工业点又脏又乱,现在环境干净了;以前闲置的办公楼,现在能给村里赚钱了!”说起村里的资产变化,村民们满是自豪。大坡村把“村民论坛会”从会议室开到了一线,围绕郭家冲工业点管理问题,收集村民和租户提出的环境治理诉求,整理成“诉求单”,再组织双方代表开论坛、谈意见。目前已经解决了8条村民诉求,有效改善了工业点“脏乱差”的面貌。

针对办公综合楼闲置问题,村党支部更是动足了脑筋。他们联合职能部门、辖区商户、党员群众,把综合楼的闲置门面、停车场推向市场出租,引进了超市、餐饮等商户。这下,原本“沉睡”的集体资产彻底“活”了过来,不仅方便了村民生活,每年还为村集体增收50余万元,让闲置资产从“低效负累”变成了“稳定增收源”。

如今走进大坡村,干部干事有劲头,村民生活有盼头。曾经的治理难题一一化解,闲置资产变成“金疙瘩”,村寨朝着产业兴旺、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稳步前进。大坡村的实践证明,只要干部群众坐在一起、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没有解不开的难题,没有过不好的日子。(图片由麦坪镇党建办授权提供)

来源:中国日报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中国日报网 incentive-icons
中国日报网
网站及本账号运营主体为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
365164文章数 39102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