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莫斯科的街头正上演着一场前所未有的汽车革命。
当欧美日韩品牌在制裁的寒风中仓皇撤退,留下一片巨大的市场真空时,来自我国的汽车品牌以前所未有的洪流之势席卷而来。
销量暴涨,市场占有率突破50%,经销商们笑逐颜开,展厅里人头攒动。
![]()
然而,一份来自俄罗斯主流媒体的深度测试报告,却如同一道冰冷的裂痕,悄然出现在这幅盛世画卷之上。
报告的结论尖锐而无情,直指在俄销售的我国车辆存在严重的腐蚀问题,其整体结构寿命甚至可能只有德系车的一半。
究竟是水土不服的偶然,还是一场因急于求成而暴露的深层危机?
![]()
车轮滚滚向北,一场突如其来的市场大洗牌
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后,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实施了史无前例的全面制裁,一场汽车行业的“大撤退”开始了。
雷诺,这个与俄罗斯伏尔加汽车厂有着深度捆绑的欧洲巨头,几乎是第一个做出反应,壮士断腕般地剥离了其在俄资产,包括其持有的伏尔加汽车股份,损失惨重。
紧接着,德国大众集团宣布停止在俄罗斯的生产和出口业务,其位于卡卢加和下诺夫哥罗德的工厂陷入停摆。
![]()
丰田、日产、马自达等日系品牌也相继发布声明,终止在俄生产和销售。现代和起亚这对韩系兄弟,虽然在初期试图观望和维持,但随着供应链的断裂和政治压力的加剧,也不得不黯然暂停了其在圣彼得堡工厂的运作。
一夜之间,那些曾经在莫斯科街头随处可见的熟悉车标,以惊人的速度消失了。
俄罗斯汽车市场,这个年销量曾稳定在160万辆以上的庞大市场,突然出现了一个巨大的、深不见底的真空地带。
![]()
正是在这样一种近乎“真空”的特殊历史背景下,我国的汽车工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当欧美日韩品牌争先恐后地逃离时,我国车企选择了逆向而行,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大举“北上”。
根据俄罗斯“汽车统计”分析公司的详尽数据,仅在2023年一年之内,就有包括北汽、海马、红旗、捷途在内的多达19个我国汽车品牌正式宣布进入俄罗斯市场。
![]()
这批“新军”与之前已经立足的哈弗、奇瑞、吉利等16个“老兵”汇合,使得在俄罗斯官方渠道正式销售的我国品牌数量达到了惊人的35个。
如果再算上那些通过平行进口等非官方渠道流入的阿维塔、比亚迪、高合、小鹏等新势力和高端品牌,活跃在俄罗斯市场上的我国汽车品牌总数已经逼近60个。
![]()
品牌的涌入带来了车型的爆炸式增长。2023年,各品牌官方推出的新车型就接近100款,从经济型轿车到硬派越野,从传统燃油车到混合动力、纯电动汽车,产品线覆盖之广,几乎可以满足任何消费者的需求。
俄罗斯的汽车经销商们嗅到了商机,纷纷“改换门庭”。
一年前,销售我国品牌汽车的经销网点占比还不到三成;一年后,这个数字飙升至56.3%,超过了一半。
![]()
昔日悬挂着大众、丰田标志的4S店,如今纷纷换上了奇瑞、吉利、长安的招牌。
在众多品牌中,奇瑞集团的布局尤为迅猛,其主品牌奇瑞、高端品牌星途,以及新推出的欧萌达、捷途和JAECOO等子品牌,以“多生孩子好打架”的集团军模式,迅速构建起庞大的销售网络。
奇瑞在俄的经销商数量达到205家,仅次于俄罗斯本土的伏尔加汽车,成为在俄网络最广的外国品牌。
![]()
吉利、长安、一汽等也紧随其后,编织起一张覆盖俄罗斯全境的销售与服务大网。销量的增长是立竿见影的。
2023年前11个月,奇瑞在俄销量突破10万辆,同比剧增2.4倍;哈弗售出近9.7万辆,增长2.2倍;吉利也卖出了近8万辆,增幅高达2.6倍。
我国汽车在俄罗斯的市场占有率,从2022年初的不足10%,一路狂飙至2023年底的超过50%。
![]()
冰雪与盐霜的考验,“半衰期”的刺耳真相
就在我国汽车产业为这场史诗级的“北伐”高奏凯歌,为占据俄罗斯市场半壁江山而欢欣鼓舞之际,一篇来自俄罗斯主流媒体《俄罗斯报》的深度报道,劈头盖脸地浇了下来。
这篇报道联合了俄罗斯多家权威测试机构,历时数月,对在俄销售的十七个主流中国汽车品牌进行了覆盖全国多个气候区的实地追踪和破坏性测试。
![]()
报告中披露的细节令人警醒。测试团队发现,在抽样的车型中,竟然有五个品牌的车辆在投入使用后仅仅一年多,不到两年的时间里,车身底部、轮拱、门板接缝等关键部位就开始出现肉眼可见的锈斑和漆面鼓包。
部分车辆的排气管、悬挂摆臂等底盘部件,更是呈现出与使用年限极不相符的严重老化迹象。
![]()
为了让对比更加直观,报告并列展示了一辆使用了同样年限的德系车的底盘照片,其状态依旧整洁,防腐涂层完好,两者形成了鲜明的反差。报
告毫不客气地指出,依照这种腐蚀速度推算,这些中国车辆的整体结构寿命,很可能只有同等条件下德系车的一半,这便是“半衰期”说法的由来。
![]()
问题的根源,直指俄罗斯独特的、严酷的用车环境。
俄罗斯的冬季漫长而酷寒,大部分地区常年被冰雪覆盖。为了保障交通安全,市政部门会在道路上大量抛撒融雪剂。
这种融雪剂通常是氯化钠、氯化钙等盐类化合物的混合物,它们在融化冰雪的同时,也形成了一层具有极强腐蝕性的盐水薄雾。
![]()
当车辆高速行驶时,这些盐雾会被甩到底盘、车身缝隙等各个角落,对金属部件构成持续性的化学攻击。这种环境对车辆的防腐蚀能力提出了极为苛刻的要求。
德系品牌进入俄罗斯市场数十年,早已吃透了这里的气候特点,在车身钢材选择、电泳涂层厚度、空腔注蜡工艺等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极高的标准,其产品能够从容应对盐霜的侵蚀。
然而,部分我国车企在“出海”过程中,显然低估了这种环境的破坏力,或者说,在成本控制的压力下,选择了“标准缩水”。
![]()
一些厂家为了在激烈的价格战中获得优势,可能在车身钢板的选择上没有采用防腐性能更优的镀锌钢板,或者镀锌层的厚度不足。
更关键的是车身的电泳涂装工艺。这是一个决定车身基础防腐能力的核心环节,车身白车身需要完全浸入电泳漆池中,通过电化学反应,在所有内外表面形成一层均匀、致密的防腐底漆。
![]()
如果电泳漆的品质不高,或者生产线为了追求节拍而缩短了电泳时间、烘烤温度控制不当,都会导致这层“金钟罩”出现瑕疵,留下腐蚀的隐患。
此外,像车门内部、门槛梁内部等空腔结构,是水汽和盐雾最容易聚集但又难以排出的地方,必须通过“空腔注蜡”工艺,将高温熔化的防腐蜡注入其中,形成保护层。
而这项在德系车上早已是标配的工艺,在部分追求成本的车型上被减配甚至取消了,直接导致车辆“从内到外”地生锈。
![]()
除了肉眼可见的腐蚀问题,报告还提到了发动机等核心部件的预期寿命。
根据对维修数据的统计分析,部分我国品牌车辆的发动机在行驶了大约五到七年后,便开始出现烧机油、动力衰减、故障率增高等显著的老化现象。
相比之下,保养得当的欧美品牌发动机,其稳定运行的周期普遍能达到十到十五年,甚至更长。
![]()
出租车司机群体的反馈则更加具体:在零下三四十度的极寒天气里,一些我国车型存在冷启动困难的问题,车载的各种电子系统,如中控大屏、驾驶辅助功能,也更容易在低温下出现卡顿、黑屏或失灵的故障。
![]()
一场知耻后勇的品质追击战
面对俄罗斯媒体毫不留情的批评,以及市场上逐渐显现的口碑分化,我国汽车工业并没有选择回避或辩解,而是迅速展开了一场深刻的自我剖析与品质补课。
以一汽-大众、上汽大众为代表的合资企业,几十年来在中国市场树立了极高的防腐标准,其“十二年防锈穿保证”的承诺深入人心。
![]()
他们的成功经验被我国自主品牌拿来逐条对标学习。第一步,是在钢材上“下血本”。越来越多的新车型,开始将高比例使用双面镀锌钢板作为宣传亮点。
这种钢板在钢基材的两面都有一层锌层保护,即使外层油漆被石子磕破,锌层也会通过“牺牲阳极”的电化学原理,优先被腐蚀,从而保护内部的钢板不生锈。
![]()
第二步,是升级电泳涂装生产线。吉利、长城、比亚迪等头部企业投入巨资,引进或升级了最先进的阴极电泳技术。
整个白车身在进入巨大的电泳池之前,会经过多道严格的预处理工序,确保表面绝对洁净。
在电泳过程中,通过精确控制电压、电流和时间,确保漆膜在车身的每一个角落,包括那些最细小的缝隙和内板,都能形成厚度均匀、附着力强的致密保护层。这层底漆的品质,直接决定了车身防腐蚀能力的下限。
![]()
第三"空腔注蜡"这一过去常被忽视的“里子工程”,如今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在长城汽车位于俄罗斯图拉州的工厂里,人们可以看到专门的注蜡机器人,将加热到110摄氏度以上的防腐蜡,通过预留孔精准地喷射到车门内部、纵梁、横梁和A、B、C柱等所有封闭腔体内。
![]()
这些防腐蜡冷却后,会形成一层弹性的、不透水的保护膜,将金属与潮湿空气和盐雾彻底隔绝。这项工艺的普及,从根本上解决了车辆“从里烂到外”的顽疾。
如今,像吉利、长城等品牌的车型,在俄罗斯市场使用四五年后,底盘和车身状况依然保持良好,已经有不少车型在当地跑了超过十年,接近十二年,其耐用性表现开始获得当地车主的认可,逐步扭转了最初的负面印象。
![]()
为了打消消费者的疑虑,各大品牌纷纷在俄罗斯市场推出了极具诚意的长期质保政策。过去那种三五年或十万公里的基本质保,已经无法满足市场的期待。
现在,主流品牌普遍提供七年或更长时间的整车质保,并效仿德系品牌,明确推出了“十二年车身防锈穿保证”。
![]()
从最初依靠价格优势野蛮生长,到遭遇品质危机后的深刻反思,再到如今通过技术升级和责任承诺重塑形象,我国汽车工业在俄罗斯市场的经历,堪称一部惊心动魄的产业进化史。
那篇尖锐的俄媒批评,如同一次痛苦但必要的“压力测试”,它刺破了虚假的繁荣泡沫,迫使我们直面自身的短板。
参考资料:俄媒:2023年成为俄罗斯车市“中国年”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