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居正在《权谋残卷》中写过一句实在话:“制怒者,成大事之本。”
可惜在生活中,很多人都不明白这个道理。
可现实的道理却是,一个人最失败的表现,往往就藏在这四个字里:情绪暴躁。
情绪失控,就像一匹脱缰的野马,迟早要带着人冲下悬崖。
暴躁让人失去判断
一个人在愤怒时,往往是智商最低的时候。
然后,对于事情的判断,对于一些问题的看法,都极有可能是错误的。
明末将领洪承畴率十三万精兵,主动围剿李自成。
在潼关战场上,他本已布下天罗地网。
但是呢,李自成派出小股部队夜袭,故意在营外辱骂。
最后,洪承畴被激怒了,不顾部将劝阻,提前发动总攻。
结果真的是中了埋伏,全军覆没。
而这一怒,不仅葬送了明朝最后的家底,也遭到了他自己的悲惨命运。
《孙子兵法》有句话讲得好:“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
真正聪明的人,越到关键时刻,自己就越沉得住气。
这个时候,他们自己也知道,发脾气解决不了问题,反而只会制造更多问题。
暴躁让人众叛亲离
哪怕是再深的感情,也经不起日复一日的伤害。
尤其是暴躁的情绪,更是容易走向众叛亲离的地步。
三国时的张飞,对士兵要求极其严苛。
刘备也多次劝他:“卿刑杀过当,又常鞭挞健儿,此取祸之道也。”
可惜的是,从头到尾他都没听进去。
最后,在出兵伐吴前,被部下范疆、张达刺杀。
最终这个一世英雄,竟因自己的暴躁脾气而断送了性命。
《菜根谭》有句话说得透彻,性躁心粗者,一事无成;心和气平者,百福自集。
现实当中,真的是不可能有人愿意长期忍受一个火药桶的。
而那些性格暴躁,情绪动不动就一点就燃的人。
最终,当身边的人都渐渐远离时,失败就已经注定了。
暴躁让人错失良机
人这辈子,其实属于自己的机会,往往都是很娇贵的。
而这种娇贵,更是经不起一个人的粗暴对待。
白居易年轻时拜见宰相李绅,呈上诗作。
李绅正为政务烦躁,随手把诗稿扔在案上:“现在没空看!”
后来,这首诗传到皇帝耳中,大为赞赏。
李绅这才想起那个被自己赶走的年轻人,可惜为时已晚。
而白居易早已对他失望,转投其他门路了。
哲学家塞涅卡说:“愤怒是短暂的疯狂。”
在愤怒发作的瞬间,你可能赶走了贵人,错过了机遇,毁掉了前程。
而等自己开始冷静下来才发现,为时已晚。
所以,控制情绪不是软弱,而是智慧,就像驯服烈马,缰绳要始终握在自己手里。
因此,为人处事上,说话前停三秒,做事前想三步,才能得到更多的好结果。
事实上,这世上的成功,大多都是属于那些沉得住气的人。
反之,那些所有的失败,往往都从一个“怒”字开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