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湖南省高校大学生创业工作推进会暨2025年大学生创业活动周启动仪式在中南大学举行。全省74所高校的相关负责人与学生代表在主会场参会。会上成立了湖南省高校大学生创业社团联盟。
启动仪式上,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高山表示,截至2025年10月,全省大学生创办经营主体数较去年9月新增16439个,其中创办企业数新增7190个,分别增长53.0%、45.8%;2025届毕业生自主创业率较上年提升46.7%,全省大学生创业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
政策支持,将有30名左右创新创业教师获评高级职称
这一年,湖南省教育厅出台《支持大学生创业若干措施》,对高校实施“三纳入、一公布”,即将高校大学生创业工作纳入高质量发展考核,权重占比11%,纳入党委书记年度党建述职,纳入生均拨款因素。2025年已安排2亿元用于高校创业工作绩效奖补,对高校创业工作成效定期公布。
同时,对教师实施“两直接、三优先”,指导学生创业有成效的教师,可直接申报省级教学成果奖、直接立项省级教改项目,并在职称评审、教书育人项目和研究生指标安排方面优先。特别是对于职称评审,教育厅联合人社厅、科技厅专门发文,支持高校“单设通道、单定标准、单独评审”。目前已有33名教师直接申报省级教学成果奖、45名教师直接立项教改项目,一批教师在教书育人项目、研究生指标安排方面获得政策倾斜,年底前将有30名左右创新创业教师获评高级职称。
对学生实施“六可以”,支持创业学生休学、转专业,创业经历及成果折算学分,替代毕业论文,创业有成效的学生评奖评优优先、保研优先。目前共有近万名学生因该政策解决“后顾之忧”。例如,19所重点推进高校中就有4793名学生以创业成果折算学分。
![]()
△11月12日,大学生创业成果(产品)展在中南大学同步举行。
金融支持,湖南省大学生创业投资基金已投1.13亿元
与此同时,湖南支持大学生创业基金体系逐步建立。其中,省财政出资5亿元组建大学生创业投资基金,目前已面向全国征集项目11447个,通过立项评审739个、完成投资215个,投资金额达到1.13亿元。其中,省内有37所高校的154个项目获得基金支持,中南大学39个项目位居前列。牵头设立规模2亿元的大学生创业大赛公益基金,用基金收益保障“金种子杯”大赛举行。鼓励支持高校设立校园基金,19所高校中已有11所设立基金,其中南华大学基金已到位520万元,长沙理工大学到位350万元,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科技大学、湖南工学院、湖南机电职院等到位200万元;今年以来累计支持项目271个,投入资金343万元。
此外,高校孵化平台加快升级。其中,49所高校孵化基地上线“湘易办”,实现网上展示和业务办理。经教育部批准,成立了“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成果转化中心·湖南”。中南大学、湘潭大学、长沙理工大学、南华大学、湖南工业大学、湖南工商大学、湖南工学院、湖南铁道职院等8所高校入选省级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
在以赛促创方面,首届“金种子杯”大学生创业大赛吸引了来自409所海内外高校(外省高校267所、海外高校23所)的4.04万个项目报名,评选16个金奖、32个银奖、48个铜奖。其中,省内40所高校共斩获10个金奖、18个银奖、36个铜奖,湖南大学以2金3银6铜的优异成绩领先。目前已有25个获奖项目在湘落地,获得950万元基金支持。各高校还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挑战杯”竞赛,参赛人数创历史新高,大学生创业热情持续高涨。
湖南还助推大学生创业导师队伍不断壮大,创业课程体系加快完善等。
发挥优势,湖南大学2位院士亲自带教学生创业团队
交流分享支持大学生创业做法与经验,湖南大学、南华大学、长沙理工大学、湖南农业大学、湖南机电职院等高校代表先后发言。
其中,湖南大学充分发挥科研优势,建立了“院士领衔-教授指导-平台共用”的科研支撑机制,2位院士亲自带教学生创业团队,38位国家级人才直接指导创新创业项目实践,536台仪器设备面向学生开放,成立机器人视觉感知与控制、电能高效转换、电涡流磁阻尼新技术等3个中试基地,对创业学生实行科研专利“先用后付”,全面推动硬核科技向前沿创业转化。
南华大学建设了第二批省级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提供5000平方场地,200余个工位,配套提供法务、财务、媒体、共享设备等一站式服务。设立总额5000万元的“南华创新创业基金”,推出“3万启动金+4万成长金”双轨资助模式,已支持32个创业项目,孵化17家公司。
长沙理工大学卓越工程师学院颠覆了以知识点为核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构建了与产业需求动态同步的“基础初阶→综合中阶→企业高阶”三阶递进式真实项目课程体系,引导学生在螺旋式上升的挑战中成长。
湖南农业大学创业孵化基地紧扣农业特色,为创业学生提供“一站式”服务,目前入驻初创企业及团队45家,其中5家获大学生创业专板挂牌资格,9家获省大学生创业基金350万元支持。
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唐秀永分享了自己作为创业导师的工作感悟,表示将继续做创业学生的“暖心的同行者”,给予大家实实在在的支撑。
分享感悟,创业“金种子”现场演示创业成果
近一年来,湖湘大地也涌现出很多优秀的青年创业者。作为创业学生代表,国防科技大学创业学生顾善植、中南大学创业学生陈少华、清华大学来湘创业学生王智权分别讲述了各自的创业故事。
顾善植是国防科技大学在读博士,他代表团队参加《夺金2025》获得了人工智能赛道冠军,还获得了湖南省大学生创业投资基金100万元投资。顾善植说:“在真金白银的政策支持之下,我和我的小伙伴们发布了全球首款基于国产算力预训练的移动端视觉基座大模型。”他还现场进行了“诗生画”的演示,并期待团队成长为全球领先的AI能力服务商。
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硕士生陈少华从自己的创业初心讲起,表示在学校的支持和老师的指引下,经过多年研发,从美甲创意获得灵感,创造性地提出为镁合金“量身定制”导电耐蚀一体化涂层技术。陈少华表示,五年来,团队在金属的耐磨、耐高温涂层领域也相继取得了重要成就,团队的相关产品已在北斗卫星通讯以及载人登月工程上取得重要应用。
王智权是清华大学化工系2014级本科、2018级直博生,也是湖南清皓普众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他透露自己之前在清华的八年时间里,长期担任校内辅导员,服务孵化了数十个清华系的创业公司,自己也积累了创业经验。来到湖南创业后,湖南也帮助他在三年时间里快速地成长和发展。
据了解,本次湖南省大学生创业周将于11月12日—20日期间,举办大学生创业成果(产品)展、“金种子杯”大学生创业大赛进校园宣讲、企业家进校园讲好就业创业故事、校园孵化基地开放周、大学生创业社团联盟首次大会暨论坛、“携笔从戎 强军有我”高校大学生征兵宣传活动等活动。
接下来,湖南将从深化教育改革、升级孵化平台、建强导师队伍、创新宣传机制等方面持续发力,全力推动大学生创业工作实现新突破。
潇湘晨报记者李楠
爆料、维权通道:应用市场下载“晨视频”客户端,搜索“报料”一键直达“晨意帮忙”平台;或拨打热线0731-85571188。政企内容服务专席19176699651。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