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媒体近期频频发出警示,称欧盟在中美两大国的战略博弈中,正面临着沦为“棋子”而非“玩家”的尴尬风险。这种深切的忧虑并非空穴来风,它折射出欧盟在当前全球格局重构中所处的复杂困境。
![]()
欧盟这段时间的日子不轻松,来自大西洋两边的压力一起上来,美国把贸易盘子往保护那边挪,《通胀削减法案》把本土绿色产业的补贴加码,欧洲造的电动车跑到市场上就不占便宜,德国那几根工业主梁被正面挤,科技上面美国对华出口管制收紧,还拉着盟友同步动作,荷兰的阿斯麦这家光刻机企业,面向中国的先进芯片设备出口被卡住,技术合作和市场准入这两个目标在桌上摆着,怎么取舍每天都在会议里转圈,欧盟又不敢一把跟着美国走,中国是这边重要的贸易伙伴,2024年货物贸易额做到了7320亿欧元,德国的大众宝马奔驰把最大海外市场放在中国,巴斯夫在中国是百亿欧元级别的投,产业链从研发到供应到销售绑在一起,谁提脱钩谁就得算欧盟自己要付出的账单这个数字不好看。
![]()
往里看更复杂,二十七个成员国坐一张桌子上,意见往往像风向散着跑,东欧这边波兰和波罗的海三国,历史和地缘把俄罗斯放在安全威胁的第一栏,安全要靠美国和北约框架,外交上不想做让华盛顿不舒服的动作,南欧的意大利西班牙手里更看重经济恢复和出口增长,担心引发贸易摩擦的措施伤到市场,德国作为核心位置站在两条线中间,一边是工业命脉靠中国市场,一边是整体安全体系靠美国,结果就是遇到大事会议多决断慢,2025年欧盟面对美国压力在农产品和天然气市场准入上给了空间,外贸上又对来自中国的电动汽车加了关税有的税率到38.1%,德国汽车产业对未来订单和布局提出担心,政策里的张力被直接投到企业的预算表里。
![]()
战略自主这个词在布鲁塞尔成了工作口径,意思就是按欧洲自己的利益来做事,安全经济技术这些面向减少外部依赖,落到地上就发现步子并不大,安全防务方面设了欧洲防务基金,快速反应部队的方案摆出来,乌克兰战事拖着时间线,传统安全上对美国的依赖不降反升,各成员国对威胁的理解差距还在,经贸产业链这边欧盟想把关键环节留在欧洲,遇到美国《通胀削减法案》带来的吸引效应,部分产业有外迁的风险开始算账。
![]()
有分析在行业里说企业会在安全保证或者在美国对华政策上做交易性谈判,换回来的东西不一定能减依赖,有可能加深关系,欧盟委员会的贸易委员马罗什·谢夫乔维奇在公开场合强调贸易政策按公平和基于规则竞争来走,德国联邦经济发展与对外贸易协会的董事会主席迈克尔·舒曼说明白了,战略自主已经进到现实政策导向,按欧洲自身利益决策,不做简单追随,这样带来公信力平衡性和政策独立性。
德国媒体的提醒在欧洲社会里出现,意思是把内部资源整合好,把成员国之间的分歧处理掉,走一条符合自身利益的路,否则在全球格局的变化里位置会往边上滑,欧盟有大市场有技术有人才,经济总量排在世界前面,条件具备做重要一极,关键点不在外部压力多大,关键在内部能不能形成共识,把战略自主从口号变成可以执行的行动包,欧盟的下一步看它能不能把命运握在自己手里,在中美博弈的棋盘上从被动的棋子切换到有战略意志和行动能力的玩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