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叼牙线棒开车被罚?江苏无锡再次确认:属妨碍安全驾驶,不可申诉

0
分享至

近日,一则“江苏无锡男子因嘴里叼牙线棒开车被罚”的消息引发广泛关注。当事人疑惑自己“全程双手握盘、目视前方”,为何仍收到警告处罚。记者发现,对于“驾车时嘴里叼东西”是否违法,不同地区的执法标准存在差异,而法律专家指出,其背后核心是法律对“分心驾驶”的界定。


男子因嘴里叼牙线棒开车被罚 图片来源:问政江苏

事件回顾——

开车叼牙线棒被罚,司机表示不解

据当事人反映,今年8月25日,他在驾车途中因觉得无聊,将一支牙线棒叼在嘴里。当车辆行驶至市区一右转车道时,被交通摄像头抓拍,次日便收到了“驾车时有其他妨碍安全驾驶的行为”的警告处罚。

“我全程两手握方向盘、目视前方,完全正常驾驶,既没分散注意力,也没影响操作。”该男子对处罚表示不解,并在“交管12123”APP上进行了咨询。平台管理员回复称:“嘴里叼牙线棒如果存在分散驾驶员注意力、影响驾驶操作的行为,属于妨碍安全驾驶。”

官方回应——

无锡确认会处罚,且不可申诉

另有城市称暂无相关标准

2025年11月12日下午,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以市民身份联系江苏省无锡市12123服务热线。工作人员明确表示:“叼牙签属于妨碍安全驾驶的违法行为,电子抓拍会被录入。”并进一步解释,“开车时不能抽烟、叼牙签或吃东西,这些妨碍安全驾驶、文明行为的,都不要做。”当被问及是否能申诉时,对方表示“申诉不了”。

随后,记者随机联系了几个城市的12123热线及当地交警法规科,其均称:目前仅对“手持手机或双手离开方向盘”进行抓拍和处罚,吃东西等行为不会被拍。

法律依据——

概括性条款下的执法裁量权

律师表示,尽管《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六十二条并未具体列举“叼牙签”等行为,但其明确规定“驾驶机动车不得有妨碍安全驾驶的行为”。这一概括性条款赋予了交管部门相应的自由裁量权。



《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六十二条相关规定

实践中,执法逻辑的核心并非针对特定物品,而是行为是否实质导致了“分心”。任何分散驾驶员注意力、影响安全操控的行为,都可能落入监管范围。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王煜鑫 编辑 李婧

延伸阅读

开车送娃返校缴了停车费还吃罚单 男子懵了:怎么回事

市民杨先生送孩子返校搬宿舍,将车停在松花江路道路停车场。

没想到在收到停车缴费通知短信后,还是被贴了违停罚单,这是怎么一回事?这到底算能停还是不能停呢?

杨先生说,8月22日早上7点20分左右,他将车停放在松花江路道路停车场,然后和孩子去了学校。

该停车场属“智慧停车”区域,通过高位摄像头自动记录停车时间,此前杨先生曾两次在此停车并正常缴费,因此并未觉得异常。



杨先生将车停在松花江路道路停车场

8点02分,杨先生收到短信,提醒他停车收费事宜。杨先生更加确认了停车没问题。

杨先生 市民:



杨先生收到的短信

然而,杨先生8点59分取车时却发现车辆已被贴了违停罚单。



杨先生收到的违停罚单

这时候他才留意到路边竖有一块禁停标志,显示该路段早上7:30-8:30这一个小时是禁止停车的,而他的停车时间正好覆盖该时段。

杨先生 市民:

但这个牌子是朝马路的,按正常来讲,我停完车之后肯定要按规则从人行道走,所以我从人行道走是绝对看不见这个牌子的,没有相关的标识,也没有让我看到



杨先生没看到的禁停标志

通过"上海停车"APP查询,杨先生发现他的停车费产生于7点20分至8点59分之间,总共收费9元。



杨先生还被扣了9元的停车费

杨先生 市民:

既然是禁停,那你还要收我费,还信息给我说,我停在他们的车位上要按规定要计费缴费。



杨先生收到的提醒缴费信息

就此问题,记者联系了虹口区停车管理部门。相关负责人查询后台后解释,杨先生停车后没多久,就给他发送了缴费提醒短信,但这条短信在接收端却延迟了,导致杨先生8点02分才收到短信。

而杨先生的停车费构成是早晨7点半之前的"夜间按次收费"5元,加上白天的"计时收费"4元,共计9元



停车费构成说明

至于路边停车公告牌和地面标识,也都是按照标准规范划定的,50个车位配备了5块公示牌。





图为相关路段的指示标识

虹口区交通管理中心副主任 刘蕊:我们也在不断优化我们道路停车场的一些指示标识,我们相信以后的标识也会持续有一些提升的。

此外,记者还了解到,交警贴单时也发送了短信提示杨先生,不过当时他正在学校宿舍忙碌,并没有看到提示信息。

杨先生的经历也给车主们提了醒:路边停车一定要看清禁停时段。

坊友们有类似经历吗?欢迎留言都来说说。

责任编辑:李曦_NN2587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高盛:小米集团SU7 Pro/Max提车周期缩短 提升产能持续展现出卓越执行力

高盛:小米集团SU7 Pro/Max提车周期缩短 提升产能持续展现出卓越执行力

财联社
2025-11-12 18:18:11
扎心!浙江一女子吐槽老公每月给9000元不够花 每天伙食费都要200

扎心!浙江一女子吐槽老公每月给9000元不够花 每天伙食费都要200

热心市民小黄
2025-11-12 11:58:48
战争正式打响!大陆终于对台“下狠手”了!外媒:台积电插翅难逃

战争正式打响!大陆终于对台“下狠手”了!外媒:台积电插翅难逃

近史博览
2025-11-11 14:20:26
正式退出?朱婷官宣决定,提出申请,离队原因曝光,姚迪祝福

正式退出?朱婷官宣决定,提出申请,离队原因曝光,姚迪祝福

体育有点水
2025-10-04 13:15:39
华为、小米、苹果谁在吹牛?双十一终极战报公布,销量差距太明显

华为、小米、苹果谁在吹牛?双十一终极战报公布,销量差距太明显

老孙说科技
2025-11-12 09:35:56
两性关系这10句“肉麻话”,女人很爱听,特别是中年女人,很甜

两性关系这10句“肉麻话”,女人很爱听,特别是中年女人,很甜

荷兰豆爱健康
2025-11-13 03:01:05
尊界SUV M900渲染图曝光:车身超5.5米 对开门设计

尊界SUV M900渲染图曝光:车身超5.5米 对开门设计

手机中国
2025-11-12 18:06:17
004型核航母来袭!12万吨巨舰对标福特,电磁弹射改写太平洋格局

004型核航母来袭!12万吨巨舰对标福特,电磁弹射改写太平洋格局

花花娱界
2025-11-12 21:39:25
日本摄影大赛一等奖作品疑是 AI 生成,作者承认没自己拍

日本摄影大赛一等奖作品疑是 AI 生成,作者承认没自己拍

IT之家
2025-11-12 22:16:08
何穗产后首晒照、网友:这是刚生完的人吗?

何穗产后首晒照、网友:这是刚生完的人吗?

艳姐的搞笑视频
2025-11-12 17:11:48
全运会第3日综述:广东队21金领跑奖牌榜,山东队20金紧随其后

全运会第3日综述:广东队21金领跑奖牌榜,山东队20金紧随其后

烧体坛
2025-11-12 23:32:45
炸裂!考古惊现4000年前大禹“夏王图腾”,原来神话传说都是真的

炸裂!考古惊现4000年前大禹“夏王图腾”,原来神话传说都是真的

阿握聊事
2025-11-11 20:25:37
高市扬言参战,开战前提只一个,解放军还没出手,日本先起内讧了

高市扬言参战,开战前提只一个,解放军还没出手,日本先起内讧了

阿芒娱乐说
2025-11-13 01:01:57
重大决裂!美军被断供

重大决裂!美军被断供

鲁中晨报
2025-11-12 15:03:09
郑丽文惨遭迫害,赖清德玩阴的,中央政府雷霆出击,力挽狂澜

郑丽文惨遭迫害,赖清德玩阴的,中央政府雷霆出击,力挽狂澜

小影的娱乐
2025-10-24 06:24:47
民进党,极有可能在下一届台湾地区选举后,成为长期一家独大政党

民进党,极有可能在下一届台湾地区选举后,成为长期一家独大政党

通文知史
2025-09-18 12:50:07
陈布雷得知地下党女儿被捕后,竟要毛人凤立即枪毙,此举反救她一命

陈布雷得知地下党女儿被捕后,竟要毛人凤立即枪毙,此举反救她一命

睡前讲故事
2025-11-08 13:28:15
福特CEO:先别管华为和TikTok了,想想中国电车吧!

福特CEO:先别管华为和TikTok了,想想中国电车吧!

米粒说车唯一呀
2025-11-11 13:36:16
战后越南是怎样快速恢复人口的?这个办法太狠,我们永远不会学

战后越南是怎样快速恢复人口的?这个办法太狠,我们永远不会学

小影的娱乐
2025-11-09 14:08:10
广西一户人家办白事没人来帮忙,中午还没能开席,村民:他活该

广西一户人家办白事没人来帮忙,中午还没能开席,村民:他活该

唐小糖说情感
2025-10-29 08:32:22
2025-11-13 05:19:00
大风新闻
大风新闻
传播最有价值的新闻
9701文章数 631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男子打92岁母亲 邻居:老人4女1子 打人者为小儿子

头条要闻

男子打92岁母亲 邻居:老人4女1子 打人者为小儿子

体育要闻

消磨你上千小时的足球游戏,走过第20年

娱乐要闻

再王珞丹和白百何 明白两人"差别"在哪

财经要闻

段永平最新访谈:聊企业经营 投资理念

科技要闻

前阿里人亲述: “经济上行”期双11什么样

汽车要闻

7座皆独立座椅/新增5座版 体验第三代吉利豪越L

态度原创

手机
亲子
健康
房产
旅游

手机要闻

TOP5厂商齐推双2亿像素:华为、小米、OPPO、vivo、荣耀!

亲子要闻

男孩总是躁怒崩溃,送去医院就诊,被确诊的却是孩子父母

血液科专家揭秘白血病七大误区

房产要闻

海垦城建·鹿城壹号品牌发布会暨美学示范区璀璨启幕

旅游要闻

638栋楼的灯光秀,与滕王阁的千年对话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