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创作不易,感谢您的支持。
“我认倒霉也就算了,但越想越来气。”这两天,我在宁波碰到一位新手车主小王(化名)。他清晨高峰打灯变道,和一辆正常行驶的车“嘭”地撞在一起。交警勘察后认定他负全责。小王当场就想走保险,心里还安慰自己:修车钱有三者险顶着。没想到,对方司机掏出一句:“我是网约车,修车这几天停运,误了钱,你还得赔。”
他愣了两秒:“这不都在保险里吗?”理赔员一句话浇灭了他的希望——停运损失不在车险保障范围内。这种损失被归类为“间接损失”,保险公司免责。要赔,得你自己掏。对方司机开口就要500元一天,小王火气直往上冒。后来一通协调,参考宁波市网约车单车日均营收约300元/天,小王赔了3天,900元,现金结清。事后他跟我说:“买保险的时候谁会想到这茬?业务员也没提醒啊。”
事故细节复盘,小王的心结卡在哪
画面很简单:早高峰、车多、路窄,小王打左转向灯,变道时与旁侧车道车辆发生碰撞。交通法规讲得很清楚,变更车道不得影响相关车道内车辆正常行驶,交警直接判他全责。流程往下走,他拨保险电话、准备定损,本以为也就常规赔付。对方一句“网约车停运损失”,把节奏全打乱。
理赔员的话更直白:“误工损失我们认,对方人受伤、不能工作,这属于赔付规则内;停运损失是车辆因为维修不能上路产生的收入损失,商业车险免责,保险公司一般不赔,由实际侵权人承担。”小王听得满头问号,翻保单,才在免赔条款里找到“间接损失不赔”那一行小字。对方司机要价500元/天,他没法接受,来回拉扯,最后按宁波网约车单车日均营收约300元/天,赔了3天,算是体面收场,但心里憋屈。
不是个案,大家撞到营运车都在“自掏腰包”
另一个宁波车主孙女士(化名)今年续保前特地打听:哪家保险能管网约车停运损失?原因也一样,她去年追尾过网约车,全责,谈妥后自己出了1000元停运钱。她不想再“被动挨刀”。结果一圈问下来,所有报价的保险公司都说“不含”,理由一致:这是间接损失,不在交强险和商业三者险的保障里。
我去问了几家在宁波份额较大的保险机构,得到的回复也很整齐:交强险不赔、商业车险不赔。有位负责人给了个方向——在“非车随车产品”里考虑加保障。具体是哪款?暂无相关信息,对方也没给出可落地的产品名。
背景数据摆在那:截至今年6月底,宁波市区注册出租车4626辆,网约车45151辆,持证驾驶员143167人。车一多,事故概率就上去了。2012年最高法关于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司法解释第十五条明确“车辆停运损失属于财产损失”。可这个损失,该不该由保险来赔?解释里没写,裁判尺度各地也不完全一致,留了一块“灰色地带”。
网约车能不能要停运损失,有几道硬门槛
交警部门给了三条清单,我把它摘出来,大家存一下图灵魂记忆:
对于普通车主,我也想把这句话反复强调三遍:买保险前把免责条款看清楚。尤其哪些赔、哪些不赔、赔多久、赔多少,业务员说得再热情,签字前自己再扫一遍。
矛盾卡在这三点,大家都不舒服
![]()
这些感受,不是我编,是这段时间我在宁波街头一个个听来的抱怨和叹气。说真的,制度空白带来的交易成本,最后都摊在普通人身上。
我想说的几句硬话,也放在这
给到车主的“现场自救”清单,建议收藏
这个问题,我不想把矛头只指向某一方。网约车司机靠车吃饭,修车那几天没收入,心里焦虑能理解;普通车主被告知“保险不赔你得自掏”,心里苦闷更能理解。关键在规则要跟上现实,别让大家一出事就陷入扯皮。
你们怎么看?撞到网约车要不要赔停运损失?保险该不该把这块纳进来?评论区聊聊你的经历,看看能不能把这件事的“行规”捋得更清楚一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