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谢绝转载
近日,湖南省邵阳市新宁县的洪女士向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反映,今年5月13日,她7岁的儿子小锐在校内被一名教师超速骑行电动车撞倒,造成腿部骨折。事后交警部门判定,涉事教师应承担事故主要责任。
家长反映——
孩子在校内被骑车教师撞骨折
住院61天恐留“高低腿”后遗症
洪女士介绍,小锐在新宁县焦家垅小学读一年级,5月13日中午,孩子在校内活动时,被该校教师林女士超速行驶的电动车撞倒。
![]()
“那天中午,我收到学校老师打来的电话,说孩子被撞倒了,我提出希望叫救护车送孩子去医院,尽快进行全面检查。”洪女士说,“但她还是选择用电动车把孩子送去了医院。”
在洪女士看来,7岁的孩子被撞骨折,老师却不愿叫救护车,是担心救护车开进学校造成负面影响。“她在没有对伤处进行固定的情况下,就用电动车运送,路途颠簸,很可能对孩子造成二次伤害,加重痛苦。”
一份当地骨伤科医院出具的出院记录显示,小锐因右胫腓骨下段骨折,右胫骨远端骨髓挫伤,住院61天。今后可能出现患肢刺激性生长过快,双下肢不等长,迟发性畸形,患肢功能障碍,关节僵硬、疼痛,骨折延迟愈合,不愈合,石膏固定综合征等。
![]()
“经过住院,孩子完成了前期的治疗,今年9月重新复学了,但仍需漫长的肢体康复训练,否则可能留下‘高低腿’等后遗症。”洪女士说,“肇事教师认为孩子重新上学意味着已经痊愈,无需继续治疗,也不愿再垫付后续费用。”
一条林女士发给洪女士的短信中写道:“我已尽到了我的责任,后续我不会再做垫付,至于后续的结论性事情,校方已答复,这次事件全部纳入学校保险赔付范围。”
交警定责——
涉事教师承担道路交通事故的主要责任
事发时车速为19.2千米/小时
对于这起肇事,新宁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出具了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其中显示:5月13日,林女士驾驶电动自行车沿新宁县焦家垅小学内无名道路行驶,12时50分许,其驾车行驶至无名道路中段位置,将从停在停车泊位内的小车间冲出的行人小锐撞倒,造成小锐受伤。
根据交通事故基本事实及证据,交警部门认定林女士负本次道路交通事故的主要责任,小锐负次要责任。相关司法鉴定书显示,事发时林女士车速为19.2千米/小时。
洪女士介绍,事故认定书中提到的“无名道路”,是焦家垅小学内孩子们上下学的必经之路,属于校内的“主干道”。“这条路的一侧被划为停车位,另一侧供车辆通行和学生行走。”
记者在洪女士提供的校内视频中看到,该段道路未实行人车分流,即使在上下学高峰期,仍有教师车辆通行。一段视频中,大批孩子们背着书包进入校园,后方教师车辆持续鸣笛示意学生让道。
![]()
“学校认为是孩子从停车位上的小车间突然跑出,老师来不及刹车,因此导致肇事发生,属于‘鬼探头’行为。但校园本该是学生的活动区域,而且是学校设置的停车位以及停放的车辆造成了驾驶员的视线盲区,肇事教师也存在超速行驶,我觉得说孩子‘鬼探头’是很不负责任的行为。”
洪女士告诉记者,小锐被撞后不久,校方对事发道路进行了整改。记者在她拍摄的视频中看到,该条道路原停车泊位保持不变,另一侧人车混用的道路铺设了车辆减速带。“减速带占据了整条道路,等于把这条路都划成了车行道,孩子们每天走在这样的路上,家长们怎么能放心?”
![]()
涉事教师——
学生从视线盲区冲出撞到电动车
已垫付45000元医疗费
对于此事,11月11日,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联系到涉事教师林女士。她回忆,5月13日中午,她骑电动车前去开会,当时小锐和同学在事发地旁停放的车辆间追逐,小锐从视线盲区冲出,撞到了车上。
“当时我就把他送去医院,后续一共垫付了45000元医疗费。”林女士说,对于为何没有叫救护车送医,林女士表示,看到孩子受伤后,她直接联系了洪女士,沟通送医的事情。“当时孩子说脚痛,我也没想那么多,认为他要立即去医院,就没有考虑那么周到。”
林女士告诉记者,事发时车道上没有人,因此她的车速达到了19码。记者询问学校是否有关于校内行驶限速的要求,林女士表示是有的,但具体的她并不知道。
“我是超速了,从法律的角度,我尽我的能力去给他治疗,我没有逃避责任,这是一个意外,因为发生在校园里,应该通过正规途径走保险处理。”林女士说。
校方回应——
客观条件受限无法实行人车分流
已要求上下学高峰期校内禁止车辆通行
当天下午,记者联系到的焦家垅小学负责人李校长,她表示,事发时林女士作为非专业人士,无法判断孩子伤情的严重程度,当时可能觉得受伤程度并没有太过严重,因此没有叫救护车。“家长说孩子因为电动车送医途中颠簸造成了二次伤害,目前没有医院的报告能够界定和证明。”
李校长表示,此次事件校方确实存在管理方面的责任,也在事发后第一时间报警并联系保险公司,涉事教师对孩子的治疗费用进行了垫付,后续将由校方责任险进行保障。
李校长告诉记者,焦家垅小学为原当地村小改扩建而来,受限于客观条件,无法实行人车分流。“我们之前就要求在上下学的人流高峰期,校内道路不允许车辆通行,并规定了校内车速不超过5码,但学校老师在执行落实方面不够到位,此次事件后,我们也加强了管理,在道路铺设了减速带,严格要求校内工作人员遵守相关规定,尽可能保障学生的安全。”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白仲夏 编辑 李婧
(如有爆料,请拨打华商报新闻热线 029-8888 0000)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大风新闻】所有,今日头条已获得信息网络传播权授权,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