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栋4单元楼道灯坏了,李大爷摸黑上下楼不方便。”“小区门口是商家后厨,工作人员进进出出,有时菜汤洒一地,路面油滑难行……”这些过去需要社区工作者“跑断腿”也未必能第一时间发现和解决的民生“小疙瘩”,如今在哈尔滨松北区学院路街道泓林社区,得到有效解决。这一转变得益于“骑手跑楼长”的敏锐“侦察”,“商户议事会”的热心议事与物业的快速响应,得益于哈尔滨市松北区委社会工作部统筹落实哈市“网格+”专项行动,推动社区在治理模式上的积极探索与创新。
![]()
清理违规车辆
近日,泓林社区创新性地将辖区划分为10个“微网格”,并引入快递、外卖骑手担任“流动跑楼长”,同时将沿街商户设为“固定议事点”,从而推动基层治理从以往的“被动响应”转向“主动上门”。这一做法不仅提升了问题发现的效率,也增强了居民的参与感和获得感。
“以前送单只盯着地址,现在每栋楼、每条巷的情况都装在脑子里。”顺丰快递员小关如今多了一个“微网格跑楼总长”的身份。他负责收集骑手们反馈的各类信息,包括安全隐患、邻里矛盾、设施损坏等,并及时上报社区。一次送快递过程中,他发现泓林金色地标16号楼1单元13楼的空巢老人陈叔和朱阿姨家门缝塞有多份宣传单,敲门也无人应答,便立即联系社区网格员上门查看,好在虚惊一场,老人只是过节期间出门了。目前,泓林社区已与顺丰快递合作,发展了多位这样的“骑手跑楼长”。他们每日穿梭于小区楼栋之间,平均每人每周能上报四至五条有效民生线索,成为社区治理中不可或缺的“移动探头”。
![]()
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流动的骑手是“眼睛”,扎根的商户则成了“议事厅”。作为7号微网格的议事点之一,伟华超市里常常很热闹。居民、骑手跑楼长们围聚在货架旁,就身边事展开热烈讨论。前阵子,小区里长期趴窝的“僵尸车”成了居民吐槽的焦点,碍眼又占地方。议事会上,骑手们建议联系交管部门清理;商户们则主动架起“小喇叭”,在店里吆喝宣传,动员车主们将闲置车辆出售或置换。社区迅速协调,交管部门定期清运,加上居民响应自行处理,难题迎刃而解,还腾挪出宝贵的停车空间。
如今,在泓林社区,“骑手跑楼长”已成为居民眼中的“贴心人”,而“商户议事会”则成为化解矛盾的“减压阀”。从骑手送单路上的随手拍,到商户店前的围坐聊,社区将治理的触角延伸至每一栋楼、每一家店,让基层治理既展现出骑手奔波的速度,也洋溢着商户邻里的温度。(来源:龙头新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