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冬时节
“双午”的倦怠、温暖的车厢
都是“瞌睡虫”的温床
疲劳驾驶这个“隐形杀手”已悄然上路
一次侥幸的强撑
可能会像他们这样




方向盘上那几秒的“微睡眠”
足以让您的人生轨迹彻底失控
当你频繁打哈欠、眼皮沉重
注意力开始不集中
路况感知减弱
车辆逐渐失控
请注意
你正在
疲 劳 驾 驶
需立刻安全停车休息
![]()
疲劳驾驶的行车风险
务必警惕

01
判断力下降
驾驶人疲劳时判断能力会下降,直接导致反应变迟钝、操作失误增加。

02
操作力减弱
驾驶人处于轻微疲劳时,会出现换挡不及时、不准确;驾驶人处于中度疲劳时,操作动作呆滞,有时甚至会不去操作。

03
控制力变差
驾驶人处于重度疲劳时,往往会下意识操作或出现短时间睡眠现象,严重时会失去对车辆的控制能力。

04
易引发事故
驾驶人疲劳时,会出现视线模糊、腰酸背疼、动作呆板、手脚发胀或有精力不集中、反应迟钝、精神涣散等现象。如果仍勉强驾驶车辆,则极易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
行车风险
源于秋冬的温暖倦意
事故预防
在于主动的充足休息与科学安排
疲劳驾驶既危险又违法
如何避免?
这份秋冬行车“防困宝典”请收藏
1、驾车出行前,应保持充足睡眠,科学安排行车时间,尽量减少在午间、深夜和凌晨等容易犯困的时段出行。
2、驾车途中,连续驾驶4小时以上应到安全地点停车休息至少20分钟,驾车时如果感到困倦,应及时开窗通风、停车休息;确需夜间行车的,夜间连续驾驶时长不要超过2小时。
3、高速公路长途行车,要留意自己体力、精神状态,结合“逢三进一”原则(每三个服务区进去休息一次),在疲劳感、困意产生之前就到服务区休息调整,切勿抱着“感到困了再休息”“还不困再开一会儿”的心理开车!
疲劳时
强撑最危险
休息最有效
安全行车
从每一次主动休息开始
为了您和家人的幸福
请拒绝疲劳驾驶
安全才是回家最近的路

来源:江西交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