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安徽明光:“三邻”工作法激活城市文明治理“神经末梢”

0
分享至

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

“现在楼道敞亮、停车方便,晚饭后还能跟邻居一起在驿站歇脚,这日子越过越舒心!”家住明光街道滨河社区滨河小区的居民张阿姨,说起小区的变化满脸笑意。

作为2016年交付的拆迁安置小区,滨河小区曾因物业“三换脱管”、环境脏乱、邻里隔阂等问题让居民犯愁,如今却变身“文明样板”,这背后藏着明光街道以“三邻”工作法践行“为民办实事”的治理智慧。

在“近邻共商”中,社区把决策权交给居民,让每一项举措都贴合民心。社区党总支牵头搭建“社区—业委会—物业”三方联动机制,通过党员、网格员分组入户,收集居民意见160余条,超过70%业主同意将物业费从0.71元/㎡微调至0.75元/㎡,既保障物业正常运营,又赢得居民认可;原物业撤离后,通过共商成立社区兜底的戴湾物业公司,由社区“两委”成员兼任负责人,每月考核服务质量,让居民“有问题找得到人”。结合居民诉求完成15项民生工程改造,翻新楼体、重铺污水管,新增监控56台、更换消防灭火器35个,还硬化路面、加设充电桩和停车棚。就连明城御府小区11号楼“楼道堆废品、门口养鸡”的棘手纠纷,也通过“暖邻议事厅”组织居民代表、执法人员与涉事居民协商,清运杂物、补种绿植,把“投诉点”变成了“文明点”。

“友邻共治”则让居民从“受惠者”变成“参与者”,凝聚起治理合力。社区发动党员牵头成立暖邻帮扶队、安邻巡逻队、睦邻调解队、网格“暖心”队等4支“邻聚力”队伍,及时收集居民诉求、处理群众纠纷。南郢组曾因“桃树遮挡视线”引发邻里争执,睦邻调解队队员魏如虎第一时间上报,社区党总支联合调解队“一人拉家常安抚情绪、一人讲安全讲利害”,最终调解居民主动砍树,两家握手言和。为调动参与热情,社区还推行积分管理“五个一”标准,设积分小铺、洗衣液、文具等兑换品,公开兑换规则,居民参与巡逻、调解、帮扶就能累计积分。截至目前,已有216份物品被兑换,“走出小家管大家”的自治氛围越来越浓。依托社区大党委,街道还联动网格单位解决跨部门难题,推动31条背街小巷焕新、修建3处停车场,让“单一治理”变成“协同惠民”。

而“睦邻共享”则用温情服务拉近邻里距离,让社区充满烟火气。社区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按时间节点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节庆活动,搭建邻里互动平台。春节猜灯谜、端午包粽子,七夕“四季村晚”上,10余支舞蹈队表演《映山红》《梅花赋》等节目。居民于光华就通过组队练舞,和楼栋邻居从“脸熟”变成“常聚”,逐渐消除陌生感。小区门口的党群服务驿站更是“便民小站”,医疗急救箱、微波炉、冰箱、雨伞等设施一应俱全,户外工作者能随时来热饭、充电、歇脚;二楼的矛盾调解室、议事厅定期开展宣讲和培训,每晚还有党员干部开展1小时延时服务,处理管道疏通、困难帮扶等小事,构建起“15分钟便民生活圈”。

如今的滨河小区,早已旧貌换新。监控全覆盖让安全感满格,10余名党员担任业委会成员、楼栋长,带动居民清理楼道、维护绿化;居民共议事务、共办活动,“陌邻”变“睦邻”,“人人讲文明、户户守秩序”的氛围愈发浓厚。

“‘三邻’工作法的核心,就是把‘为民办实事’落到每一件小事上。”明光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深化这一工作法,扩大“邻聚力”队伍规模、丰富服务形式,让城市文明治理的“神经末梢”更灵敏、更温暖,让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在家门口升级。(郁登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人民资讯 incentive-icons
人民资讯
人民网内容聚合分发业务
486340文章数 5600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