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连云港市印发《关于进一步支持稳就业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若干措施》,通过构建就业友好型发展方式、加大稳就业政策支持力度、着力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加强高质量充分就业保障等措施,让广大劳动者享受政策红利。
每年开发市场化岗位3万个
据悉,连云港市把高质量充分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先目标,在重大政策制定、重大项目确定、重大生产力布局时,同步开展带动就业评估。加强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支持力度,优化“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建设布局,鼓励银行网点、产业园区、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等力量,参与就业公共服务载体建设和运营管理,打造“15分钟就业服务圈”。同时,加强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用,提升“就在港城”智慧就业服务平台、“港城快工”数智零工市场等服务功能,持续推进返乡创业载体建设,每年支持城乡劳动者成功创业1万人。
“我市将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聚焦先进制造业、数字经济、交通运输、生活服务、农村基层五大领域,每年开发新医药、新能源、人工智能、低空经济、养老托育、以工代赈、乡村旅游等市场化岗位3万个。”市人社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重点面向“专精特新”企业和中小微企业等,每年开发就业见习岗位5000个。盘活科研院所、教育、卫生等事业单位岗位资源,每年开发科研助理、“三支一扶”、乡村振兴计划、城乡社区组织等政策性岗位3000个。结合就业形势,开发储备临时公益性岗位5600个,将重点企业失业职工和离校两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纳入临时公益性岗位范围,执行期限至2025年12月底。
“云岗助贷”扩大至个体工商户
就业创业需要资金,连云港市加大稳就业政策支持力度。其中,将“云岗助贷”支持对象扩大至个体工商户等,单户授信额度提高至5000万元。
富民创业担保贷款个人创业者贷款额度最高50万元,小微企业按招用重点群体人数比例,贷款额度最高400万元。探索设立“劳务品牌贷”,加大劳务品牌企业信贷优惠等支持力度。加强重点企业政策支持,将大型企业稳岗返还比例提高至50%、中小微企业提高至90%。
对企业派员参加人社部门组织的赴外招聘活动,根据交通和食宿成本,按省内最高1000元/人、省外最高1500元/人标准给予适当的招聘补贴。对企业招用符合条件的重点群体就业,按1500元/人标准给予企业一次性扩岗补助,执行期限至2025年12月底。对制造业、生活服务业的中小微企业吸纳毕业年度和离校两年内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登记失业半年以上人员、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就业,并按规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的,按个人缴费额的25%给予1年的社会保险补贴,由企业申请,资金直补到人,申请期限至2025年12月底。
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是一个社会关注的焦点。连云港市将重点帮扶高校毕业生找工作,毕业证书落款年度两年内(含毕业当年度)的高校毕业生,报考本市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应届毕业生岗位,只要报名时无工作单位即可,不对其是否有工作经历、缴纳社保作限制。同时,优化就业困难人员认定标准,将符合条件的困难对象及时纳入低保等保障范围;优化退役军人补贴性教育培训政策,做好残疾人、妇女等群体就业帮扶援助;对有就业能力和求职意愿的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劳动者,可办理求职登记,按规定享受就业创业扶持政策。
重点领域开展补贴性技能培训
随着连云港市高质量发展进程的加快,需要大量有技能、有创新的人才。连云港市将扩大技能培训规模,2025至2027年,实施“匠心筑梦技耀港城”培训行动,重点围绕先进制造业、数字经济、低空经济、交通运输、农业农村、生活服务等六大领域,针对企业职工、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九类重点群体,组织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10万人次。同时,进一步发挥企业技能人才培养主体作用,推动企业自主开展技能培训、自主评价,实施首席技师、特级技师评聘工作。
高校专业设置与就业市场紧密结合,方能提高就业成功率。“构建教育与就业联动机制,将就业状况作为优化专业设置、办学资源配置、教育质量评估、招生计划安排的重要依据。”市人社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强化在连院校(含技工院校)培训基础作用,推行工学一体化人才培养,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实习实训等方式,大力开展技能培训,推动企业需求与人才培养互通互动。
来源:连云港发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