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体报道截图
“20岁女留学生张某某在俄失联”一事算是有了眉目。根据张某某父亲的公开发声得知,张某某已经离世,案件正在办理中,具体细节不便透露。按理说,不管生死,事情既然已经有了结果,那么“网络好人”也该退场了。
至于张某某经历了什么?为何突然失联?又为何突然离世?这些应该归张家人操心。可吊诡的是,警方还没给出调查结果,“坠亡和遭遇霸凌”的说法却被大肆传播开来,而且更无聊的是,面对这场意外很多自媒体开始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反思。
其中留学生心理问题、跨国应急保障、语言壁垒、地域局势等都能被关联起来分析得头头是道。就好像张某某和她的家人要是听取了这些意见,张某某就不会发生这场意外。可问题是我们所面对的现实世界,它可能是线性存在吗?
不可否认,国内最近几年关于留学不再那么神往,虽然数据上可能还在继续涨。但是很多学生和家长已经破除留学迷信。也就是说,无论是缓解就业压力,还是纯粹为就业蓄力,都其实越来越理性了。
很少有家庭举全家之力让孩子去留学了。换句话说,留学这件事情已经越来越理性化了。之所以如此强调,并不是说张某某的失联到离世一定是正常的,而是我们在看待意外时,是要放到复杂世界里去衡量的,并非说一出了事儿,就能找到一堆原因,就能有闭环的逻辑导向必然性。
要知道,根据网上的信息来看,张某某的父亲在女儿失联时发出求救时,就曾遭遇不少网友谩骂,理由是不该让女儿去俄留学。所以真心建议,有问题找管事的机构求助,不要随便上网摇人。
因为面对网友的散装的逻辑,没有人能扛得住。比如“俄乌局势不稳,让女儿去留学这不是往火坑里推?”又如“俄的经济那么差,各方面都在衰落,国内那么多大学放不下你女儿?”再如“闺女才20岁,怎么舍得留在二毛子那里。”如此种种,就觉得千不该万不该,张某某不该去俄留学。
大家有没有发现,人家张某某的父亲明明只是求助,可总有人想教人家做事,并且教就教吧,好歹逻辑上,常识上靠谱也行。只是我们仔细咂摸以上爹味十足的散装逻辑,总感觉不太对,甚至有些荒谬。
首先,俄乌局势稳不稳,跟去俄留学好像没多大关系,毕竟战场不在俄。所以火坑论自然是站不住脚的,这种逻辑也只能在评论区传一传,日常吹牛中说一说,真要是实打实的理论,确实有些搞笑了。
其次,俄最近几年经济差不代表各方面都差。如此强调,跟挺不挺俄无关,是想说别总是异想天开的臆断现实。很多人留学,是因为语言和专业的匹配度,而且各国的大学里,总有一些比较特色和强势的专业存在。
至于二毛子如何如何,这显然是地域偏见了。这没什么好说的,无论是国内国外,只要是随便地域黑,基本都是无脑偏见。所以也就能理解面对张某某离世的事情,为何张某某的父亲都不愿意再多说话了,因为说完后可能招来更多非议和辱骂。·
因此回过头来看“20岁在俄失联女留学生离世”,总觉得能上热搜也是很奇怪,有效的信息那么少,媒体报道也很碎片,但竟然能直奔热搜前三。就想问一句:热度到底是怎么来的?难道就因为网友们的不讲常识和逻辑混乱吗?谁能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