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中山点赞榜”是南方都市报、南都高质量发展研究院(中山分院)推出的重要智库研究产品。第三届南都“中山点赞榜”聚焦“百千万,新中山”,面向全市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征集2025年以来奋力推动“百千万工程”取得新成效、开创新局面的优秀案例。
此外,今年还将首次征集评选“湾区融通优秀案例”“十四五民生实事标杆案例”“AI治理应用优秀案例”“惠民善治传播优秀案例”,系统梳理中山“多元共治”实践,为城市治理从“单向管理”到“协同共治”提供路径参考。
![]()
案例名称:打造阅力非凡、悦目赏心的精神高地
参评单位:中山纪念图书馆
申报理由:自2022年以来,中山建成超百家香山书房,优化城乡文化空间格局,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推动全民阅读蔚然成风,打造阅力非凡、悦目赏心的精神高地。通过科学规划布局选址、精心指导建设管理、健全政策规范指引、加强与社会力量合作共建、积极策划输送优质资源等措施,百家香山书房在“十四五”期间取得显著成效,多家书房近年来先后获国家级、省级荣誉,群众乐于走进香山书房进行品质阅读、高效学习、人文交流。
![]()
香山书房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按“宜融尽融”“能融尽融”思路,融合嵌入群众身边各种生活、工作、学习场景。百家香山书房中,近40%设在村居公共活动场所附近,30%设在公园、景区、商圈附近,30%设在住宅小区和学校内,打造“阅读+生活”“阅读+学习”“阅读+生产”融合平台,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社会触达率和影响力。群众只需关注香山书房公众号,按“3D导览”功能指引即可实现说去就去。
![]()
香山书房以“大文化”理念,创新探索公共阅读服务与其他业态融合发展模式和路径。打破传统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博物馆之间服务功能壁垒,结合休闲、旅游、商业、生活等服务场景,将“藏、阅、借、还”、文艺演出、艺术展示、传统文化传承等功能区域有机结合,打造主次分明、特色明显、兼容并蓄的阅读文化新空间,推动聚人气,更能带热一方文旅消费,构建文旅融合新载体。
![]()
2023年以来,累计开展各类文化活动约2600场次,近17万人次参与。打造“四个之”系列阅读品牌活动,即“香山书房之约”“香山书房之学”“香山书房之夜”“香山书房之星”系列活动,为基层输出“名家面对面”分享会、“乐享阅读”音乐读书会、“中英双语亲子绘本剧场”“新阅来潮”“中华优秀国学经典”等优质文化资源。
![]()
此外,香山书房联动中国好人与热心团体组成志愿联盟,定期为基层特殊儿童策划开展童心向党、爱国主义、传统佳节等主题融合阅读活动,两年来近14万特殊儿童及家长受惠。
深入挖掘香山历史文化名人资源,策划“烟火中山·书香乡村”系列活动,先后开展马应彪、萧友梅、郑观应、黄苗子、杨殷等名人阅读推广活动,创新“阅读+展览+非遗+交流+研学”活动形式,形成“一镇街一人物一特色”文化IP,提升群众对本土先贤文化认知,展现文化赋能“百千万工程”的深度与广度。
在市内“百千万工程”典型村,策划“香山书房+”妙趣暑假活动,以“走进乡村”文化故事会、“粤享乡村”粤语推广会、“共话乡村”新书分享会、晒书集市等形式润泽乡村文明建设,为推动“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注入涓涓细流的精神文化动力。
实施“两个阅读推广人计划”。两年来,先后在全市范围内招募热爱书香阅读、热心公益文化的青年人才,开展“青少年阅读·灯塔计划”“香山书房阅读推广人·生辉计划”,邀请中国阅读三十人论坛核心成员授课培训,培养近500名阅读推广人队伍,为各镇街公共阅读阵地开展阅读推广提供人才支撑。
![]()
2023年1月至2025年8月底,全市香山书房累计人流量约883.8万人次,借还图书文献约336.6万册次。根据问卷调查,94.6%受访群众认为香山书房建设有必要;83.3%对香山书房建设管理表示满意;70.8%的受访群众曾参加线下阅读活动,对香山书房“图书种类丰富”“借阅流程简便快捷”“工作人员热情、专业”“举办多样化的阅读活动”较为满意。
![]()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刘贤沛 通讯员赵嘉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