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消品讯)近日,雅诗兰黛(EL)集团旗下顶奢护肤品牌“海蓝之谜”以侵害商标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为由,将广州市白云区复大化妆品厂等七家企业及个人诉至海南自由贸易港知识产权法院,案件将于下月正式开庭。海蓝之谜已申请诉前财产保全,法院裁定冻结相关方财产合计2500万元,按诉前保全规则推算涉案金额至少2000 万元,创下近年公开化妆品民事侵权案例最高纪录。
![]()
《快消品》了解到,此次被诉主体包括沈某贤等个人及广州柔娜儿化妆品有限公司、广州昕妍生物有限公司等七家企业,其中六家为化妆品代工厂,且多数位于化妆品产业集聚区广州。法院裁定显示,广州鸿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四家企业及沈某贤名下 2000 万元财产被冻结,广州复大、广东贝诗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称 “贝诗特生物”)等三家企业 500 万元财产被冻结,冻结期限根据财产类型分为一至三年,裁定已立即执行。
![]()
企查查信息揭示了被告方的关联脉络:沈某贤曾担任广州昕妍股东,现为广州柔娜儿实际控制人,形成“个人-多家企业”的管控链路。部分被告企业还存在侵权前科:广州奥颜曾涉外观设计专利权纠纷,贝诗特生物曾被起诉不正当竞争。广州复大虽成立于2008年,业务涵盖化妆品OEM/ODM及海外出口,但国家药监局数据显示其化妆品生产许可证已于去年12月注销。
![]()
海蓝之谜成为侵权目标并非个例。今年3月广东315晚会曾曝光,部分小红书店铺以“临期特价”为幌子销售高仿海蓝之谜,甚至勾结快递公司伪造“保税仓发货”物流信息。以海蓝之谜精萃水为例,专柜售价1520元,而平台假货最低仅售79元,价差超19倍。国际品牌近年持续加大维权力度:2024年10月,资生堂 (中国) 以不正当竞争为由起诉多家企业,索赔300万元,创其入华以来最高索赔额;同年7月,雅诗兰黛中国就悦木之源品牌侵权胜诉,获赔1060万元,成为行业千万级赔偿典型案例。“这两年来,专利法、商标法中的相关侵权判罚金额显著提高,体现了立法层面对于商标保护的重视。” 广东法制盛邦律师事务所邓刚指出。
![]()
更值得警惕的是,国货美妆正成为侵权新目标。近期底妆品牌方里创始人菊子在社交平台透露,两年内发现537万件假货,货值达2.8亿元。“(假货)是非常完善的产业,有些不法商家对诉讼函置之不理。”
化妆品侵权屡禁不绝,根源在于“高利润+低追责”的利益链条。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资本逐利性的描述恰是写照:“当利润达到100%时,他们敢于践踏人间一切法律。” 而企业、平台、监管未形成合力,则使造假者有机可乘。自然堂集团公共事务总经理陈娟玲曾在上海两会提交建议,直言“伪劣化妆品形成完整侵权产业链,危害行业发展”,并提出“政府主导+企业联动”的治理思路:“需指导企业取证分析,对接执法力量,同时通过以案释法明确维权标准。”
(资料来源:青眼)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