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校园App,帮学生还是“薅”学生?

0
分享至


近几年为推进智慧校园,更好地服务学生们的学习和生活,不少高校选择通过手机软件提供各类服务,校园App已经成了学生们生活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但这个便利的创新举措似乎也在让部分同学感到困扰。一方面是App过多,有的同学光是校园App就下载了十来个,直呼手机内存告急;另一方面校园App操作上也较为不便,部分还植入了大量广告。不下软件无法行走校园,下了软件平添各种困扰,校园App该如何完善?

01

校园App泛滥和广告跳转

是普遍问题

学生:

开学第一周,我下了19个软件。@虞怀

之前他们都说上大学128G手机内存不够用,我不信。直到步道乐跑、胖乖校园、U校园、趣智校园、菜鸟、学习通、ICC、校易行、志愿汇、易班、企业微信、pu口袋校园等等一个又一个App涌现出来的时候…… @豆宗强者恐怖如斯

喝水、开宿舍门都需要单独下App,而且App上面广告很多。我感觉这些企业都在急于和学生日常生活绑定竞争,反而与是否便利于学生生活背道而驰。@小黑在路上

某乖生活是其中最恶心的App,在澡堂,手机上都是雾气,那个App就不停地弹出各种广告。我很好奇,谁会觉得别人在澡堂里,边洗澡边看广告?@翱翔

运动某界校园App,强制自动摇一摇广告跳转才能使用,打开和关闭都要跳转广告,太令人气愤了。@绳禾

我要投诉某达人!我是22级本科生,刚进校用某达人洗澡还好,结果用到现在开屏全是广告,稍微一碰就跳转,关闭键还特别小,根本按不着!还有步道乐跑、易班、超星学习通,刚开学的时候强制要求下载,结果三年多下来都没怎么用过!赶紧整改!@Anything Else

点名某智校园,洗个澡一颗水珠溅上去,给我跳京东买鱼缸了,要不是没开免密支付,我都怕钱包空了。@咸蛋黄

点名某生活798,想喝水得先看俩广告,自动跳转的摇一摇广告,它打开我的淘宝和京东比我自己开丝滑多了,秒开还不好关,好几个弹窗,不能一次性退干净就继续跳转。有一天接水的时候把广告关了,在关之前还是顽强的把我的美团打开了。@宜

我打卡的时候反复弹出来一个看书软件广告,关掉又弹出,等我返回桌面就发现莫名其妙下载了四个软件,我删一个,它又下一个,删一个,又下一个……最后我把打卡软件删了才好。@拎包入住的寄居蟹宝宝

我现在大三,手机里光校园类App就装了22个,多一半内存都被它们占了。最让我崩溃的是,很多App功能明明雷同,比如:有3个都能签到,2个能缴水电费,但因为不同老师、不同部门的要求,不得不一个个下载保留。而且这些App的体验真的太差了:打热水时,打开软件先弹3秒开屏广告,关掉又跳游戏推广,等弄完恨不得热水都能变温水了;某跑App经常闪退,明明跑够了,里程却显示“未达标”,申诉还得去另一个平台提交材料;有的软件还强制要求开通免密支付,一不小心就被自动扣费,退款流程繁琐到让人想放弃。@米饭仙人掌


02

真正的智慧校园

为何难实现?

老师:

我是一名高校教师,我想说学生被App困扰,我们老师也在被这些数字工具“切割”教学。我的日常工作被分割在好几个平台:备课要在A系统上传课件,上课用B软件互动答题,批改作业在C平台,学情分析还要在D工具录入数据,原本1小时能完成的事,现在要在四个平台间反复切换,而且数据还不能互通,得手动核对,特别浪费时间。@雏鹰起航

在智慧校园的建设过程中,部分高校尝试自主研发软件系统,但由于技术能力有限及应用场景较为单一,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常出现各类故障,且短期内难以彻底修复,影响师生的使用体验。另一些高校则将管理系统外包给第三方企业,所开发的系统表面功能完备,却常因与现有平台不兼容而难以整合,一旦出现运行错误,往往无法及时修正,最终导致系统陷入瘫痪。@西部一所本科高校相关部门负责人

专家: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教授 彭泽平

部分高校App难以实现统一化,是高校组织逻辑、用户需求偏向与技术系统架构之间多重张力的集中体现。

一是高校治理结构的分割性。高校内部治理存在党政、教学科研、后勤服务等多个系统,且各系统中涉及的责任主体往往采用不同的数据标准与技术架构,难以建立常态化的数据共享体系。同时,高校校园App管理涉及信息办、宣传部、学生处、教务处、各学院或研究院所、后勤集团等多个主体,缺乏统筹机构进行统一规划与协调。

二是用户需求结构的异质性一方面,体现为学历层次差异,例如,本科生更关注课程表、校园生活服务等,而研究生则更依赖学术协作、实验室设备预约等功能;另一方面,体现为使用场景差异,学生期望App能在学习、生活、社交、娱乐等不同场景提供精准、高效的服务。如将功能全覆盖的单一应用承载所有不同需求,可能造成应用的功能冗余与交互逻辑混乱。

三是技术系统架构的复杂性高校往往在不同时期建设的系统采用了不同的技术架构与数据标准,导致校园内多种技术体系并存的复杂局面,对其整合的技术难度和成本均较高。例如,数据标准与接口方面的差异,各部门系统在数据定义、存储格式、交互协议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

03

听见学生们的诉求

学生:

其实我一点都不反对数字化,反而很认同科技给校园带来便利。但现在这种“形式数字化”真的太折腾人了。我希望学校能把这些分散的功能整合成一站式平台,一个App能通行、能支付、能处理学习和生活琐事,有些功能可以像地铁刷码一样,断网也能用,不用在多个软件间反复切换,或者用小程序替代一些不常用的服务,别让人下载安装App占内存,我真的不想再买一个大内存的手机了!@米饭仙人掌

过来人:

我毕业八年了,现在回想自己上大学时,就一张校园卡,吃饭、打水、进图书馆、缴学费全搞定,简单又高效,从来没遇到过现在这种“App围城”。在我看来,智慧校园的核心是提质增效,而不是堆砌App,现在很多校园App都在做无用创新

比如有些缴费App,好好的支付功能非要加一堆社交模块,签到软件里塞积分商城,反而把核心需求给稀释了,用起来特别繁琐。我记得我快毕业的时候,母校开始整合校园服务,推出了一个综合平台,把教学、生活、管理功能全纳进去了,还能自定义模块,不想用的功能可以隐藏,那时候用着真挺舒服的。

其实学生和老师要的真的很简单:少点广告、少点冗余功能,核心功能稳定好用就行。现在的高校在引入App时,别盲目跟风采购,多听听学生和老师的真实意见,没用的软件及时下架,重复的功能赶紧整合。数字化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越精越好,这才是真正的智慧校园该有的样子。@齐鲁文化传承民间志愿者齐辛

旁观者:

应该做一个综合App,各种功能整合,不是分工到各个App影响内存、浪费时间和精力。校园App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学生,而不是让学生成为App的“奴隶”。@迷

校园App多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这些App普遍都是些“流氓”软件——满屏关不掉的开屏广告、层出不穷的弹窗广告,早已让学生怨声载道、苦不堪言。可这些软件又具有垄断性质,牢牢绑定校园核心服务,如果不下载使用,就无法提交课后作业、无法使用洗澡系统,学生根本没有选择余地。学校管理部门应真正站稳学生立场,一方面畅通反馈渠道,主动倾听学生诉求;另一方面完善相关管理制度,从管理型积极向服务型转变,切实解决学生的实际困扰。@Augety

有研发能力的学校如果可以开发个属于自己学校的App,那就很带派了!既能方便师生,又能彰显校园研发水平和实践能力。@Feng.百川

专家:

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邹南芳

高校校园App泛滥的乱象本质上是数字化转型初期治理体系滞后的典型表现,是高校内部治理结构中部门壁垒、职能分割在数字空间的真实映射。总的来说,高校学生需要的是真正能便捷学习与生活的工具,而非形式主义的负担。理想的校园App应实用、稳定、少广告、重隐私,故而未来的校园App的改进应注重功能整合与体验优化、尊重学生意愿与保障公益性、加强监管与明确开发或选用标准。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教授 彭泽平

高校校园App泛滥的治理应形成超越工具理性、回归育人本位的价值导向,探索系统性的协同治理模式。

其一,构建多元主体协同的治理架构高校应成立由信息技术部门、教务处、学生工作处、各学院或研究院所、后勤集团等组成的常设性的治理组织,对全校范围内App的开发、引入与集成进行统一规划和审批。

其二,完善智慧校园建设的制度供给高校应建立统一的数据治理与安全保障制度,明确数据的所有权、使用权和管理权,制定严格的数据采集、存储、传输和销毁规范,尤其是针对敏感性的个人信息、科研等数据,要建立高等级的隐私保护和安全防护机制。此外,需完善应用服务的准入、评估与退出机制,以实现服务集合的可持续优化与系统性风险控制。

其三,打造功能高度集成的技术平台采用“中心化平台+模块化微应用”的架构,将教务选课、成绩查询、图书借阅、财务缴费、校园卡服务、消息通知等逐步纳入统一的服务体系,进而从根本上破除各部门之间的数据壁垒,实现校园各类数据的融合与智能流转。

记者

月谈评论员周思宇

迈入人工智能时代,智慧校园建设成为提升高校治理能力和效能的关键一环。然而,不少学生却反映,部分高校出现校园App泛滥现象,这种“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正在无形中增加师生负担,偏离了智慧校园“服务于人”的初衷。

基础设施若是“花架子”,便难免在关键时刻“掉链子”。校园App泛滥乱象,折射出当前高校数字化转型中的深层次矛盾:一方面是师生对便捷、高效的数字化公共服务的迫切需求,另一方面却是部分高校在基础设施支撑、数据融合能力、平台统筹规划等方面的滞后与不足。这种供需错位,不仅影响智慧校园建设整体效益,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师生对数字化转型的认同感与获得感。

对此,高校亟需从顶层设计入手,加强智慧校园建设的系统性与协同性。如,应围绕师生在教学科研、管理办事、生活服务等方面的核心需求,着力提升数字化基础设施的承载能力与稳定性,推动数据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同时,积极探索“一站式”集成服务模式,打造统一入口、多端协同的校园应用平台,减少重复建设与资源浪费,真正实现各类业务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实现“让数据多跑路、师生少跑腿”的建设目标,使智慧校园真正成为赋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

主持人说

“洗完澡出来,发现洗澡App跳转广告给我打了辆车”或许是网友的一句调侃,但也实打实地反映了广大学生群体当前在使用校园App过程中的困境。校园App的推进不该一味地做“加法”,也可以考虑适当地做“减法”,尽可能多地保证多种功能在同一个App上完成。理解部分高校因技术原因难以独立完成集成App的研发,但也应听到学生的呼声,更多地为学生们争取利益。另外,对于“无法关掉”的跳转广告,除了高校外更需要相关部门的介入,不能让部分企业把学生当作获利的工具。让校园App将关注点从如何“薅”学生上,转移到如何优化功能、畅通收付款渠道等方面,帮助广大学生更好地享受多彩的大学时光。

对于校园App泛滥的问题

你怎么看?

留言区说说吧

来源:半月谈

策划:张子晴 苏娅

记者:周思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学申论的谈妹 incentive-icons
学申论的谈妹
时事政策顾问,学习生活益友
14459文章数 2537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