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雷的爆炸打破了泰柬短暂的和平。
11月10日,泰国士兵在沙塞府巡逻时触发地雷,造成1人截肢、1人受伤的惨剧。
仅仅28天后,由美国总统特朗普高调促成的泰柬和平协议,便被泰国总理阿努廷宣布 暂停原定释放的18名柬埔寨战俘计划搁浅。
这场被特朗普视作 “诺贝尔和平奖级” 的外交成果,为何如此不堪一击?
![]()
事件发生后泰国军方迅速发布声明,直指地雷是 “拆除铁丝网后偷运入境的新埋设装置”,要求对方给出解释:“柬埔寨不展现诚意,泰军将暂停所有协议”。
柬埔寨方面立即反驳,外交部强调柬方作为《渥太华公约》缔约国,“从未也绝不会埋设新地雷”,并称边境雷区多为 20世纪70年代内战遗留。
双方都不承认对方的说话。
11月11日,阿努廷在边境视察时明确表态,将不再遵守和平协议中的 “撤除重型武器、联合排雷、打击诈骗、边境共管” 四项核心内容。
柬埔寨国防部虽表示 “局势仍平静”,但也承认双方前线军队已紧急沟通,原本缓和的边境再次笼罩战争阴影。
![]()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非首次因地雷起争端,今年7月,类似指控曾引发两国近代史上最严重的冲突,造成48人死亡、30万民众流离失所。
泰柬此次和平协议的脆弱,根源在于跨越百年的领土争端。
双方争议焦点集中在柏威夏寺周边区域,这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的寺庙,虽经1962年海牙国际法院裁定归属柬埔寨,但周边边境线始终未明确划定。
2008年以来,围绕该地区的武装冲突已发生十余次,2011年的交火曾造成20人死亡,数千人流离失所。
今年5月,边境摩擦再次升级两国军队在争议区域短暂交火后,柬埔寨提议将争端提交国际法院,而泰国坚决反对,坚持通过双边谈判解决,分歧进一步扩大。
![]()
更具戏剧性的是柬埔寨流出的一段通话录音显示,泰国前总理佩通坦曾请求柬埔寨参议院主席洪森调停,却因批评本国军方引发宪政危机,导致其职权被暂停,让两国关系雪上加霜。
专家指出领土争端、民族主义情绪与国内政治博弈交织,让简单的边境问题变得错综复杂。
在这场持续数月的冲突中,特朗普政府的 “调停” 始终充满争议。
资料显示美国为促成协议签署,曾对泰柬两国施加高压:威胁对柬输美商品征收 35%、泰输美商品征收 18% 的惩罚性关税,而美国正是两国最重要的出口市场。
更值得玩味的是美方还要求马来西亚在东盟峰会期间,将中国排除在和平协议签署仪式之外,妄图独占 “和平功劳”。
![]()
这种胁迫式调停的弊端早已显现。柬埔寨前领导人洪森在协议签署前就预警,边境局势 “非常脆弱,冲突可能再次发生”。
泰国学者塔纳帕直言,美国主导的协议更像 “象征性表演”,未触及领土争端核心,双方缺乏基本信任。
果不其然协议签署后,美国并未参与后续的监督执行,当地雷事件爆发,所谓的 “和平成果” 瞬间崩塌。
而阿努廷在被问及是否要向特朗普汇报时,更是强硬表态:“我们是主权国家,无需向任何人汇报”,凸显美方调停的尴尬处境。
边境局势的紧张最终承受代价的是两国平民。今年7月的冲突中,泰方有13名平民死亡、46人受伤,柬方也有多名平民伤亡,约300000人暂时流离失所。
更令人愤慨的是,柬埔寨排雷机构证实,泰国军队在冲突中使用了国际禁用的集束弹药,对平民和排雷人员构成 “无差别威胁”。
即便在和平协议签署后的一个月里,边境民众也未能重返正常生活。
泰国法政大学教授塔纳帕指出,地雷问题不仅引发政治危机,还导致边境耕地无法耕种,数万家庭失去经济来源。
联合国难民署数据显示,目前仍有超过 5 万流离失所者未能返回家园,人道主义援助面临巨大压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