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1月1日,“从历史到当下:当代高校文学创作研究圆桌论坛”在苏州举行,围绕苏州大学教授、作家房伟的中短篇小说“三部曲”《猎舌师》《小陶然》《狩猎时间》进行探讨。
![]()
“三部曲”《猎舌师》《小陶然》《狩猎时间》
小说集《猎舌师》是房伟新抗战系列小说的合集,通过具体历史场景的“横截面”,对抗战历史作“全景式”重新理解,大量扎实、丰富、细琐的史料准备,冷静复杂的学术思维,使其对家国大义和人性幽微有更加立体辩证的呈现与审视。中国式情感小说系列《小陶然(修订版)》讲述了不同年龄层当代中国人的情感生活体验,看似是不同人的人生轨迹,都指向一个普通人平凡纠结的生活。高校知识分子系列《狩猎时间》以高校教师的生存境遇为轴,撕开“象牙塔”的温情面纱,从不同视角描摹学术江湖的欲望沉浮、制度枷锁与人性博弈,小说集犹如锋利的多棱镜,映照出崇高与卑琐、坚守与溃败交织的复杂人性。
在苏州大学人文社科处处长陈一看来,房伟的文学创作以鲜明的个性特征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著称,主题涉及民族历史、城市文化、现代性探讨、身份认同等问题,具备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在文学批评领域也有着丰硕成果,这些都离不开苏州大学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浓厚的学术氛围。
毋庸置疑,房伟是高校文学创作者中的重要一员,近年来同样在进行文学创作的苏州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院长王尧对此有自己的观点:当下的人文学科工作者应当具备两种能力,一种是论述能力,一种则是叙述能力,当下把文学作为知识生产方式加以培训教育的方式使得学生的审美叙事能力、语言能力以及想象力有所弱化,应该扭转这一现象。房伟是将这两种能力相结合得成功的一个范例。
以复旦大学教授王宏图的观察,当今的学院小说有被标签化的风险,高校创意写作面临的最大困境不在于技巧,而是如何让写作者拥有能够持续创作的内在驱动力。房伟将自身丰富的生活经历与跌宕起伏的成长体验推演至各种题材的创作中,一方面令作品中细致入微的世俗生活鲜活接地气,一方面经由笔下人物引发读者强烈的情感共鸣。
深究房伟的写作特质,《当代》杂志主编徐晨亮认为,房伟的创作吸收了传统现实主义的创作方式,又融合了悬疑、谍战等大量类型文学与网络文学的要素;既有中国古典文学中志怪传奇的影子,又有与西方先锋文学对话的特色,对素材、知识、写作技巧等出众的融合与吸纳能力,源于其在小说创作方面拥有一个强健的“胃”。其聚焦当下中国式情感与高校知识分子的小说集《小陶然》《狩猎时间》则显示出其才华与热情之外深刻独到的社会学眼光。
![]()
活动现场图
不难发现,房伟对于历史书写有自己的独到之处。《中国当代文学研究》杂志执行主编崔庆蕾以《猎舌师》为例,指出房伟对历史的叙事带有可贵的反思性,创作抛开常见的正面宏大叙事模式,而从具体的人物、日常生活入手,更注重对“抗战”中“生活”的书写。作品对包括外国士兵等在内的小人物的呈现,超越了二元对立与是非判断的思维,构建了一个多声部、多侧面的历史现场,让读者看到了历史更丰富的细节和表情,也引发了人们对历史、人性复杂性的深入思考。
一定意义上,作为“70后”的房伟,如《南方文坛》杂志副主编曾攀所说,在年龄走向成熟的过程中创作题材与风格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而如何使创作走向成熟、又在成熟之后勇敢地走出创作舒适圈,是一个值得所有作家深入思考的问题。
对于这个问题,《上海文学》杂志副主编来颖燕试图从房伟的写作中找到一种回答的路径。她阐释道,与其他在高校进行文学创作的年轻作家不同的是,房伟有许多不同的“取景框”,可以展现各种不同的文学风景。他是一个从北方走向南方的作家,文体格调与灵魂有着北方的苍凉风格,在情感表达上又有着南方的细腻,而他基于现实之上展开的想象与虚构让他的创作有更坚实的基础。
这或许也是《扬子江文学评论》杂志副主编何同彬认为房伟的创作能够给青年作家带来一定启发的缘由所在。他解析当下青年作家写作的四大症候:“围栏症”表现为作家的自我圈养,过早受学院体制束缚而难以兼具学者气质,因此无法维系长久写作的能力;“恐大症”体现为青年作家迷恋微小叙事与个人化叙事,因此难以驾驭长篇创作;“蜉蝣症”暴露出部分青年作家基本功薄弱的问题,甚至丧失了最基础的叙事能力;“封闭症”则表现出作家视野的封闭,拒绝与宏大叙事和整体世界进行交流。解决了这些问题,个体写作将会有新的面貌。
![]()
作家房伟
房伟无疑是一个会讲故事的人,苏州大学教授张蕾表示,他的作品之所以好看,在于并非天马行空不知所云的叙事,而是不论何种题材皆依托于具体的人生经历,天然带有较强的故事性。而在叙事上,他既深植于现实主义的传统中,又对其范式进行了一定的突破与重塑,同时不动声色地运用了各种叙事技巧。苏州大学副教授朱钦运也认为,房伟立足于当下进行创作,为读者不断提供更加鲜活具体的生活经验,从而窥探一整个时代的风貌。苏州大学副教授王振进一步剖析,房伟将生命体验融入文本之中带给读者,提示读者要怎样与周边的世界连接,而且特别强调在复杂的时代环境中,如何通过叙事来传达被异化的微妙情感。
作为《猎舌师》《小陶然》《狩猎时间》的编辑,作家出版社编辑向萍道破近年来房伟创作丰沛的原因,在于他的小说创作伴随着自身不得不写、不吐不快的强烈愿望,写作业已成为他的一种生活方式。
论坛由苏州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和江苏当代作家研究基地联合主办,由苏州大学副教授臧晴、刘阳扬主持,苏州大学文学院讲师陈浩文、牛煜,苏州工学院讲师魏雪慧参与研讨。
原标题:《他在“论述”与“叙述”之间展开文学创作|房伟作品苏州研讨》
栏目主编:陆梅、李凌俊
来源:作者:文汇报 何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